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
东莞疾控提醒,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冬季流感高发期,个人要做好防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健康。
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
11月23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46周第779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46周(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全国报告20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近期我国呼吸道疾病流行过程中监测的结果显示,目前监测到的病原主要以流感病毒为主。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和流感均由病毒感染引起,且症状都很相似,从这些特点可以区分它们:
病原体不同: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普通感冒可能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有关。
传染性不同:流感相对于普通感冒传染性更强,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症状细节不同:流感易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的表现比较突出,严重的可导致肺炎。普通感冒一般无发热或仅表现为低热,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相关的表现比流感更为明显。
流感是怎么传播呢?
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但是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预防流感,我们该怎么做?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孕妇;
6~59月龄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勤洗手多运动
保持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4.与患者保持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等及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5.常通风
家中每天应尽可能保持开窗通风。
6.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孕妇等人群出现症状需提高警惕,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