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呼吸道疾病②丨儿科急诊单日一千人次!东莞市儿童医院专家提醒
东莞+ 2023-11-27 15:40:58

“小孩发烧40多℃,三天不退,今天凌晨不得已打了120送到医院……”

“家里两个孩子已经处于半休学状态,老人家帮忙照顾也被传染生病,孩子爸熬两天也不行直接病倒……”

以上是记者朋友圈里两位家长的经历。眼下正处于儿科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因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孩子较多,不少家长备受折磨。

记者从东莞市儿童医院了解到,目前因支原体肺炎就诊的患儿有所减少,因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感染就诊的患儿有所增加。

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应对?我们来听听该院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东莞市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儿科组组长刘国军的建议。

▲市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人数较多

11月27日上午10时,记者在东莞市儿童医院看到,一楼大厅人头攒动,儿科急诊等候区座位已经坐满。

据了解,该院26日儿科急诊单日就诊量约1000人次,儿科门急诊就诊量3500人次,处于高位,大部分是因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就诊。

在该院住院部13楼儿科综合病房内,47张病床全部住满,刘国军忙着查房、和家长交代注意事项。

▲刘国军正在查房

据他介绍,前段时间因感染肺炎支原体导致重症肺炎住院的患儿居多,如今这部分患儿占比减少,感染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的患儿占比增加,有的是混合感染。

为了应对就诊高峰、缓解床位紧张局面,该院以“全院一张床”的理念,统筹调配床位,最大限度满足患儿的床位需求;儿科医护人员减少休假和外出,增加夜间和节假日出诊专家;走上领导岗位的儿科医生回来支援儿科门诊。

孩子一发烧、咳嗽、流鼻涕,不少家长就紧张地往医院跑。刘国军提醒,这样是没必要的,反而会增加交叉感染机会。一般情况下根据症状选择居家观察、居家用药,发现状态不对时及时就诊。

首先,如果孩子发烧后精神状态还不错、呼吸平顺、能吃能喝能玩,居家对症处理即可,比如超过38.5℃吃退烧药。

其次,如果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最好赶快就医。

再者,如果高烧吃了退烧药还持续发烧、精神不好,或者退了一会又烧上去了、退了烧还是精神迷糊,或者婴幼儿发烧后烦躁不安、呕吐不止、吃不下东西,就要及时就医了。

刘国军提醒,如今获取信息非常方便,家长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权威医疗科普推文,当孩子有呼吸道症状时正确应对,平稳安全度过就诊高峰期。

▲儿科急诊门前等待就诊的患儿和家长

【知多D】

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如何区分?

流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呼吸道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至4天,平均为2天,临床表现一般是突发高热,咳嗽、咽痛,可伴寒战,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感到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另有部分分型的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它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文字:李广 图片:李广 视频:肖延昆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