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横沥镇正全面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着力构建“1312”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即打造一个“创先”典型镇、3个典型村,抓好12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现对12大行动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解读,剖析工作方式方法,发掘工作亮点,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近期,横沥镇印发《横沥镇绿美城乡建设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紧密围绕“山、水、城、村、路”,坚持科学节俭绿化,重点推进绿美森林、绿美城市、绿美乡村、绿美水系、绿美通道五项建设,到2023年底,完成打造口袋公园3个,“四小园”建成总数达1100个以上,完成村尾3公里碧道建设;到2025年底,全镇建设改造口袋公园20个,“四小园”建成总数达1200个以上,建成“美丽乡村路”5公里;到2027年底,累计完成不少于29公里碧道建设任务。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横沥镇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绿美生态基础。
推进绿美森林建设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林木资源保护,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修复,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利用三角湖湿地公园、圣荔园、张坑公园等一批镇村级公园,探索打造特色森林步道,推动山水生态、景区景点、田园风光与风俗文化的有效融合;鼓励村(社区)因地制宜完善林区道路、山间小径、防火通道、作业便道,在提升林区交通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的人工屏障,力争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林区道路网络。
推进绿美城市建设
——争创省级森林城镇。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城镇,持续推进城镇公园品质提升,选取村(社区)公园,实施环境整治、设施维修、景观提升、绿化景点打造等;持续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到2025年底完成20个口袋公园建设改造,全面实现“一社区一公园”目标;充分利用废弃地、闲置地等开展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到2024年,布局不少于1个园林绿化垃圾应急储存点,力争培育1至2家大型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提升城市绿化管护水平。加强园林绿化管理,从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管养等环节,加强对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引导和监督。
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发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动员有条件的村(社区)创建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绿美红色乡村,促进乡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持续开展“五边”“四旁”绿化,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因地制宜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建设,增加村庄绿化面积,增设休闲绿地、景观小品、墙面彩绘等,绿化美化村庄;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果,全域谋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发挥地方特色,统筹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强化示范村创建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可复制、易推广的乡村绿化美化经验做法,打造绿美城乡建设横沥样板。到2023年底,启动1条绿美示范村建设。
推进绿美水系建设
——开展绿美碧道建设。重点对东引河(横沥段)进行补植更新、养护管理、景观节点提升;推进石涌新排渠、村尾排渠等重点河涌的碧道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完善、生活气息浓郁的活力水岸;制定寒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堤防达标整治、拓宽河道及清淤疏浚,改善片区景观,使河道的防洪排洪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沿线片区的总体水生态、水景观得到提升;推进“六类排水户”污水整治,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剩余76个地块普通住宅的雨污分流,实现全镇雨污分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加强河湖岸线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第二批零散工业废水整治,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
推进绿美通道建设
——提升城镇道路绿化质量。加强原有道路绿化的日常养护工作,不断丰富绿化植物的品种,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力争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养到位的城镇道路环境;及时做好新建道路的绿化养护工作,鼓励村(社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村道、巷道的绿化美化工作,着力为城乡增颜值、提品质;2021至2023年在全镇打造3条林荫大道,2024至2025年持续做好林荫路养护;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做好道路硬底化查漏补缺和提档升级,促进村内道路沿线亮化、绿化、美化,到2025年底建成不少于5公里“美丽乡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