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清溪实践 | 清溪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最美清溪 2023-11-14 10:39:46

图片

 

日前,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公布了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共有22个县、110个镇、1062个村入选,东莞入选首批典型镇村名单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清溪镇等10个镇入选典型镇,15个村(社区)入选典型村。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瞄准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服务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是推进这项头号工程的开局之年,首批典型县镇村具有标杆示范作用,更好地带动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在不同赛道争先进位为紧抓省、市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清溪镇高度重视,积极构建工作体系、健全制度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广泛宣传发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迅速开局。根据清溪的功能定位、生态本底、人文底蕴和产业基础,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特色亮点,构建了“1610”典型引领工作体系,牵引全镇“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图片

 

打造1个融合发展综合片区

打造清溪高质量发展“名片”

清溪镇“1610”典型引领工作体系,明确打造1个融合发展综合片区、打造6个典型村、抓好10大行动,集中资源力量培育一批典型,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牵引“百千万工程”开局起势、开局见效。

其中,1个融合发展综合片区,即选取青湖片区,努力打造成为莞深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态科创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积极探索镇与村、产业与城市、生态与科创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清溪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莞深融合典型,在规划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向深圳学习、与深圳对接,形成融深发展优势,打造融深发展样板。
产城融合典型,加快青湖湾科创中心、米德兰“工改M0”、富士工业城“工改工”、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二期等一批连片更新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通过改造提升,导入战兴产业,推动产城融合。
城乡融合典型,青湖片区在提升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的青皇、三星、渔樑围、大利等村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城市配套完善,推动城乡融合。
生态科创融合典型,充分发挥契爷石湿地公园、山水天地森林公园、厦坭河等生态优势,以及青湖湾、力合双清等平台的作用,促进科研力量加速积聚、科创要素高效配置,推动生态科创融合。

 

 

打造6个典型村

带动各村(社区)在不同赛道争先进位综合考虑发展基础、特色亮点、片区分布等因素,在清溪镇选取6个代表性强的村,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强特色、促提升”,打造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典型,为全镇各村(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经验借鉴。

 

铁场村侧重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统筹整合村内山、水、林、田、湖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山水融合·古韵田园”的美丽乡村,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长山头村侧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通过统筹村内农田资源、村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独特生态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美丽乡村。

 

土桥村侧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特色,坚持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造党建引领的和谐善治美丽幸福乡村。

大利村侧重产城融合发展特色,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开展整体规划,推动产业发展提档、人居环境提质、生活质量提升,打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典型乡村。

 

渔樑围村侧重产业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特色,着力在引育新兴产业、集体经济多元投资、村级工业园改造等方面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典型乡村。

 

铁松村侧重文化资源保育活化特色,以及麒麟文化、篮球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为依托,深入探索文化资源保育活化利用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文化保育活化利用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乡村。

 

抓好“十大行动”

全面构建清溪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清溪镇结合实际,聚焦10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以镇“头号工程”力度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有序实施,加快构建清溪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镇村规划提升行动

强化规划龙头,抓住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典型点规划、关键专项规划等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能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绿美生态建设行动

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林分、改善林相的基础上,突出村庄绿化、道路沿线绿化、滨水岸线绿化,抓好群众身边的绿美提升。

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统筹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圩镇秩序管控、环境品质提升等工作,镇中心区和大部分村(社区)达到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建设标准,推动镇村面貌大幅提升。

城中村改造提升行动

先行推进2个试点项目,下来每年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通过“一村一策”“留、改、拆”多种方式结合,攻下城中村改造这个“老大难”问题。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

壮大集体优质物业体量,拓宽股权投资型、服务型等集体经济多元实现形式。

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行动

以打造现代化产业园为牵引,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加大连片产业净地、高标准厂房和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更好支撑产业升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

加强耕地整理、低效用地盘活、生态功能修复,加快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等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行动

全面增强村级党组织功能,推进“多员合一”“多网合一”综合网格改革,以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本外人口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省内对口帮扶协作行动

突出产业共建,开展就业、消费、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帮扶协作,确保省、市下达的各项帮扶任务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