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秋日明朗
东江之畔,清风徐来
我想在江边
点一杯咖啡,拿一本书
等风,也等你
文艺
万江




万江,一个很适合独处、拍照、发呆、聊天的地方。书香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沿着水乡路,误入繁花巷,或许有一场画展让你沉思,或者染一块小手帕、做一个陶瓷碗、喝一杯龙井,都是那么自然。这里的文艺气息给人带来的放松感和精神满足感,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文艺万江
ON SHOW




在万江,图书馆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近60家书店藏身于商圈市井、街头巷尾,在江边就能偶遇初具规模的美术馆、文化馆和艺术空间,大大小小的艺术机构、文艺手工作坊超过130家。万江的下坝坊、坝头1978水岸艺术新天地、沿江东路油九片区、金鳌洲金鳌路、帮凹村、梧桐小镇都是独具特色的文艺路线。
今天,万江街道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正式发布了《万江文艺地图》!保存这张地图,找一个晴天,来万江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文艺青年吧!

“


去年,万江“新八景”正式发布。在八大景点中,私藏着不少小众文艺胜地。

首要推荐的当然是“书山有径”——万江图书馆。万江图书馆现有藏书22.8万余册,各种阅览座位500余席,设有自助图书馆、文学库、儿童玩具馆以及全市首家镇街绘本馆。馆内安静、舒适,网红“书山”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文艺打卡点。在书香中发呆一整天,也不会焦虑。(周末和寒暑假,位置得靠抢)

当国潮遇上书香气,这份文艺小清新就会多一“帅气“。在“新八景”之一的“花海腾龙”,藏着一个极具特色的阅读驿站——正丫湾城市阅读驿站。该驿站依托“东莞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特色文化品牌,以传统龙舟、醒狮文化及滘联本土正丫起龙文化为主题,同时融入潮玩、文创、轻食等元素,占地150平方米(含户外阅读区域),现有藏书2800册,是读者的新晋打卡点。

阅读·悦读

来“茶香石美”,会收获不一样的文艺惊喜。万江茶文化馆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9月底已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存有历代茶器具、资料文献、各类名茶、藏茶等藏品1000余件,一、二层展厅以时代脉络为主线,通过五大板块,用馆藏、茶画、布景等方式,向客人讲述中国茶文化的古往今来。这里还设有绿绮楼、秉义茶居、竹隐精舍、风篁茶馆、寒木斋、旗峰山会、东官堂等各具特色的茶空间,拍照打卡那是一流。

“


让灵魂与光怪陆离的创意思维和新概念碰撞,这样的文艺才是当代年轻人的潮流。在万江,从一片废墟中重生的文艺很常见。
位于万江沿江东路油九片区的野美术馆和锅炉房艺术中心,通过对老厂房进行改造而华丽转身,以其工业风的装修风格,集品咖啡、看画展于一体,广受年轻人热捧。来访者喜欢在安静的画廊里感受作者汹涌澎湃的思想,喜欢看到闲置的砖块和瓦砾重新被唤起生命力。


同样从废弃厂蜕变而成,新村社区的锐空间以其低调的外表和乾坤内核吸引了广大年轻人的注意。这里原本是RECASA品牌的家居产品线下展示空间,如今面向公众开放。存留着东莞制造印记的墙壁前面,陈列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家居设计,不禁让人感叹艺术与生活结合的美妙。在这里溜达、看展、休闲、品咖啡、拍美图、遛娃,享受独有的静谧时光,最适合不过。

在万江的百年古村落下坝坊,还有一家古树环绕、绿意盎然、清新雅致的小院落——言一人文空间。2020年初,院子主理人以可园文物建筑修复工艺,改造了4栋荒废已久的老宅,将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的简约风相结合,成就了这个可以赏茶艺、品茶韵、观茶史、学茶礼的美学空间。置身其中围炉煮茶、焚香品茗、弹琴对弈,古典文艺真的很让人着迷。

位于蚬涌社区的囍舍,由老旧电子厂改造而成,经过小一年的筹备,目前整个园区已焕然一新,并于近期对外营业。高颜值的文创园,集文艺范与休闲风于一体,不仅在这个秋天为爱喝咖啡、爱拍照、想“躺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还成为了多位90后的创业基地。潮流时尚的场景设计、年轻多元化的业态、网红店一起把这个文创园打造成迸发青春与活力的模样。在这里,客人们相互串门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年轻的主理人们不仅不会介意,反倒同样热爱串门。囍舍也由此产生了一种社区邻里的亲切感。

图源:东莞日报
“


在染缸中为衣服赋予灵魂,在穿针引线中领略中式美,把一抷泥土变成一座城堡,在万江,一双巧手能创造出很多种可能的文艺。
位于金鳌洲金鳌路的濯青·植染文化传习所是目前东莞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古法蓝靛染工作室,是一个以古法蓝染四大工艺为主导,并融合其他非遗手工技艺的文化空间。在植物中萃取颜色,通过不同手法的扎染,最终每一块布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艺术,是非遗,也是与大自然的一种亲近。



繁华喧嚣的华南摩尔闹市中,有一间静谧雅致的静圆中式美学馆,非遗苏绣由此开始与万江发生联系。这里集旗袍定制、茶道、香道、花道、琴棋书画、非遗技艺教学等传播于一体,馆内宁静雅致,绫罗绸缎、丝帛锦绢、宋锦、苏锦、云锦、香云纱等非遗工艺作品尽显东方之美。若你感兴趣,亦可在绣架前,听听关于“一根二绒三丝四线”的故事,或动手穿针引线,绣一把扇子或一个香囊,体验无数次的上下穿梭游走的刺绣之路。

关于“玩泥巴”这件事,万江小享社区的万艮通很有经验,他从事陶艺30余年,那些从泥巴摇身一变的艺术品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隐匿在小享村间巷落里的“听雨居”是他的工作室,里面所有的茶具、锅碗瓢盆、墙壁挂画都是万艮通用泥巴捏造、烧制而成,栩栩如生。体验陶艺之趣,亲手用泥土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为生活赋予美感,用一个下午回到小时候,谁说“玩泥巴”不文艺?





在东江畔长大的万江
慢是她的生活节奏
温柔是她的性格
文艺是她的标签
在万江,文艺绝对不只是简单地拍张照片,打个卡。有人驱车千里只为在江边慢品一杯咖啡,有人寻寻觅觅只为了安静地发一天呆,当焦头烂额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柔情似水的她会手捧温柔慰藉每一位过客。
收藏这张“文艺地图”
让生活慢一点
让心静下来
“艺”起来万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