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莞乡| 东莞城与乡双向奔赴:“百千万工程”,驱动美丽乡村“蝶变”向未来
东莞+ 2023-10-08 19:20:29

南国的秋向来比较迟,若不是台风掠过,虽然已是十月,东莞暑气怕是还未褪去。炽热的中秋、国庆假期,在寮步镇缪边社区,一场场充满活力的篮球运动,点燃了群众的热情。

缪边社区,与热闹非凡的东莞篮球中心距离不到1.5公里。谁能想到,这个面积仅1.5平方公里的社区,竟以篮球为特色,建设全长约1.2公里的文旅参观体验线路,成为东莞首个篮球特色精品示范村。

如今,从“脏、乱、差”到东莞有名的“网红”打卡点,缪边的广场、小巷流光溢彩,热闹繁华,让人领略到发展新气象、经济新活力,已然为乡村振兴篇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前,东莞正全面深化“百千万工程”推进思路,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进一步走深走实。迈上“双万”新征程,“百千万工程”如妙笔点化着和美东莞,如春风吹拂着莞邑大地,城市与乡村双向奔赴,共同走进一个更加美丽的时代。

社区“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

缪边社区位于东莞市寮步镇南面,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新围、旧围、缪屋),户籍人口1526人,非户籍人口约1.1万人,是东莞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缪边社区的“篮球热”持续升温。随着一天的酷暑渐渐褪去,跟随汇聚的人流、车流,沿路向前,一个充满艺术和篮球气息的文体广场便跃然于眼前。

从文体广场六根橙色钢架并排以相同弧度形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可以看出设计灵感就是来自篮球,与1.5公里外有“CBA第一馆”的东莞篮球中心遥相呼应。

球场上,巧妙的传球、华丽的转身、精彩的投篮、完美的配合,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欢呼声与呐喊声,让篮球的气氛不断升温。同时,文体广场活泼跳跃的色彩铺装,浓厚的篮球文化彩绘,以及室内风雨球场、休闲舞台、儿童乐园等设施,让市民享受高标准、高质量的运动空间,尽情运动、挥洒汗水。

夜幕降临,一群群球友和球迷热情高涨,文体广场成为缪边社区最热闹的地方。以此为中心,篮球元素延伸至民福路入口标识、篮球冠军之路景观墙、和美湿地公园、善美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村史馆等节点,各个节点相呼应,充分展示了缪边社区的篮球活力与魅力。

“眼前这个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蜕变为备受欢迎的篮球特色精品社区,这一切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缪边社区党总支书记缪志超告诉记者,搭乘“乡村振兴战略”快车,缪边社区从整治村容村貌着手,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社区“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活力越来越旺,面貌焕然一新。

成为东莞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沉睡的夕阳带走了燥热的暑气,从四面八方聚集的热情球迷常常把文体广场周边围得水泄不通。谁能想到,这片欢乐的文体广场,也曾有一段不堪的过往。“以前都是垃圾、臭味,没有人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变化。”一位观赛的爷爷说道。

缪边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那时,乡村振兴工作在东莞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向乡村注入。缪志超也在思考,“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区,缪边的乡村振兴之路应该如何走?”

同年,松湖智谷在东莞工业领域中积极探索,成为东莞第一个工业上楼项目,因匠心造园筑城迅速成为全国工业上楼的“网红”样本。作为松湖智库的“邻居”,缪志超意识到“机遇”来了。拆除违章建筑,改造农房墙体立面,更新乡村公共空间……缪边社区开启“变美”之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美丽环境孕育美丽经济,缪边社区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贯穿小镇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缪志超表示,缪边社区积极迎接深圳的产业外溢和松山湖的创新资源辐射,开启了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社区整治建设大行动,大力建设美丽幸福乡村,打好生态宜居牌,先后投入4045多万元,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打造缪边公园等一批美丽幸福村居工程建设,对民福路、鸿利路、永富街等道路进行景观升级改造,建设1.2万平方米的缪边公园,启动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刘氏宗祠、图书馆、新综合市场等民生亮点项目。

去年,缪边社区围绕创建第二批特色精品示范村目标,大手笔投入1900多万元,以“筑梦篮图 智美缪边”为主题,打造了一条全长约1.2公里的篮球文化主题路线,成为东莞市首个篮球特色精品村、篮球网红打卡基地。如今,凭借诗意现代风光和浓郁篮球文化,这里已成为东莞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依托“生态美”,造就“百姓富”。2016年,缪边社区主动回购近7万平方米厂房物业,全部回归集体所有;2019年对一集体旧厂房成功升级改造为缪边商业中心,实现租金翻3倍。同时,突出做好与松湖智谷的产业对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有工业企业118家,其中规上企业21家。2022年集体总资产17041万元,集体经营总收入3820万元,纯收入2775万元,股民分红900元/人/月。

打造安全卫生、环境优美、舒适文明的和谐社区

越来越多的实践,在东莞乡村的广阔天地中进行。

去年以来,莞城街道博厦社区整合辖区资源优势,围绕省“特色精品村”标准及东莞“十个一建设工程”要求,结合博厦社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改善特色精品社区居住环境、改变特色精品社区建设面貌、整饰村容村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社区打造成安全卫生、环境优美、舒适文明的和谐社区。

博厦社区是由居民与农民结合的混型社区,至今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群,与新建的现代建筑协调结合。博厦社区党委书记苏健翔告诉记者,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服务管理为抓手,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绘就了一幅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的美好画卷。

比如,辖区内设置有“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分类图,有各类升级改造的“街头小公园”,形成居民运动健身、闲话家常的“运动健身圈”;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方便居民就近体检、就医、购药等的“健康保障圈”;有“天真无邪银铃般的笑声”的幼儿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中学,方便居民就近入学……

同时,博厦社区以开展“民生大莞家”品牌工作为契机,结合社区地域实际,将原来的脏乱差空地打造成整洁干净的城市公共“小公园”,先后建成了江南小公园、九坊小公园、大塘小公园、黄屋儿童友好公园、大堤健身休闲长廊,既美化环境又为社区居民创造便利。

在博厦社区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站,每天都有一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孩子们嬉笑打闹,老人们唠唠家常,一幅和美的社区图景尽收眼底。苏健翔介绍,社区依托社区新时代社会实践站,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挖掘社区特色,携手“工农8号”园区、森辉自然博物馆、富通自在城物业、溢星空生命中心等爱心企业组织开展了文体活动周、中秋国庆游园、便民志愿服务、群众文艺演出、青少年手工制作、传统美食制作、入户探访、科普活动等100多项活动,参与居民群众近万人次。

续写东莞城乡融合新篇章

从缪边社区再到博厦社区,既是个案,也是东莞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上月初,东莞召开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动起来、干起来,推动市“百千万工程”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具体而言,“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东莞实际,以综合环境整治为先手棋,以拓展高品质产业空间为主抓手,以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为推动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为基础保障,统筹开展九大行动,全力推动镇域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东莞乡村美丽蝶变,始于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内涵不断丰富。这正是东莞以“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双向奔赴,597个岭南乡村(社区)与“双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续写城乡融合新篇章。

“从改善村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到如今建设智美缪边,缪边社区将以新的‘蝶变’折射‘百千万工程’的丰富内涵。”缪志超说,缪边社区将坚持“村园互动,健康赋能”的总体思路,按照“融园区、优功能、提水岸、塑形象”举措推进社区整体提升。

缪志超表示,缪边社区将以“筑梦篮图 智美缪边”为主题,结合“以篮汇友”“缪趣邻里”“缪边+社会服务功能”三大块,以篮球文化广场为空间载体,挖掘整合社区周边资源,逐步拓展“篮球+N”社区服务功能,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背景下,以“篮球主题系列活动”为主线,吸引更多当地居民在社区参与运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更多居民投身社区体育,以此带动社区发展,打造“篮球特色精品村”是缪边社区品牌,拥抱多元化发展的乡村社区。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坚守历史文化根脉,找到特色发展路径,才能留住乡愁,实现更好发展。”苏健翔认为,“百千万工程”扎根人民、与时俱进,赢得旺盛生命力,使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源向社区倾斜,向社区聚焦,向社区下沉,让社区的自然环境、生态宜居、乡愁文化等方面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从乡村振兴到“百千万工程”,其各项工作部署能否在基层乡村(社区)真正落地并干出实效,关键在于基层具体执行的人,即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苏健翔表示,社区“两委”班子将不断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合力、团结奋进,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加快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发展资源要素,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全面舒展多彩的和美社区画卷,让宏伟蓝图成为美好现实。

 

文字:记者 刘召 王丽娜 图片:缪边社区、博厦社区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