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凝聚,乡村蝶变,大美官仓。9月20日,樟木头镇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有道”擂台赛在官仓社区举行,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振兴。
东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杰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达明,樟木头镇党委书记黄淦洪等全镇领导班子,镇属各单位、社区、学校、企业、群众代表等参加活动。
活动中,梁杰钊一行参观了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并共同为客田樱花驿站举行启动仪式。现场还邀请了作家古申元、油画家杨善臣进行访谈。
梁杰钊指出,活动全面展示了樟木头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新风貌。樟木头要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突出镇域特色,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作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要坚决打好拓空间和大招商两场硬仗,全力补短板促提升、创亮点立标杆,走出具有樟木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接下来,樟木头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要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立足产业发展,夯基础育特色,建设宜业乡村;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和美乡村,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时代画卷。
相关链接
樟木头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正当时
据了解,樟木头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品质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落实省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实施之际,樟木头镇举办乡村振兴“振兴有道”擂台赛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在官仓社区客田樱花驿站举行的樟木头镇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有道”擂台赛是该镇第三场擂台赛。
近年来,官仓社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中国作家第一村”项目受到上级部门高度关注,项目成为市“百千万工程”“1279”提升行动示范案例,也是樟木头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示范点。
在人居环境方面,投入1.2亿元,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小品,基本扭转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美丽宜居社区全覆盖,创成“特色精品(示范)村”3个,建成宝山森林公园绿色廊道和官仓河碧道。
在集体经济层面,樟木头镇大力发展荔枝、塑胶和文旅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今年上半年,社区集体经济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各项指标持续增长。
在社会治理层面,樟木头镇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深化社区议事会机制,创新香樟家园“邻”治理模式,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今年,新增省级民主法治社区3个,创建平安小区25个,违法犯罪警情数下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