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洪梅:“特色精品村”带动乡村美丽“蝶变”
东莞+ 2023-09-11 18:59:35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去年以来,洪梅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新庄村、乌沙村积极创建“特色精品村”,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造,带动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乌沙村:水韵乡村换新颜

乌沙村位于洪梅东南面,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这个地块以前杂草丛生,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我们现在将这个地块建设成公园,为群众打造一个休闲散步的地方。”在乌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映入眼帘的是映江亭、河边凉亭、党建公园、磐石公园、学校前河滩地绿化、洲仔岛大草坪、洲仔岛公园、潭溪桥牌匾等一个个景观小品。该村党总支委员胡万成介绍,自创建特色精品村以来,乌沙村立足村情,突出水乡特色,以一个个特色景观小品绣出水乡村落的秀美。

建村至今超过280年历史,乌沙村发挥建村历史悠久的优势,注重保护和传承物质文化遗产,升级潭溪桥牌匾、升级姜苑广场、重建姜苑风俗文化馆、升级玉皇宫外立面、升级土地庙外立面、在州仔岛过桥广场建设反映村历史文化风俗的日晷标志,唤起全村历史文化底蕴。

夜幕降临,该村沿江碧道逐渐热闹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到江边散散步、吹吹风,不少村民在篮球场上挥洒着汗水。在乌沙,入夜打球健身已成为新风尚。据了解,创建特色精品村以来,乌沙升级了旧篮球场,新建设了足球场、榕树公园、荔枝公园等一大批文体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田园是永远的乡愁,乌沙村对保留的农田进行长远规划,重点围绕洲仔岛、黄屋州、背底围、新洲岛建设美丽田园风光,为发展都市农业特色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项目落地,乌沙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水乡小村迎来华丽转身。” 胡万成告诉记者,乌沙村将继续夯实创建成果,立足洪梅融入水乡功能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持续发力,不断提高村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建设新时代的“水韵乌沙 宜居故里”。

新庄村:“四小园”美化乡村大环境

走进新庄村,放眼望去,一河两岸休闲长廊优美怡然,花园、村楼新颖靓丽,不仅实现绿化美化全覆盖,村容村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座绿色美丽的新家园。在新庄的各个角落,垃圾分类岗亭和垃圾分类投放箱日益完善。

这个位于洪梅西边的水乡小村,近年来,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村庄的独特魅力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呼之欲出。

在新庄村前路,荷花池中,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娇艳竞放、随风摇曳着身姿,清风徐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象。这是村民家门口的“荷塘月色”。

可一年前,这片水面却是另一番模样。“以前几乎没有人从这儿走。” 新庄村党总支委员魏志强回忆道,多年来,随着淤泥沉积,水塘成了一个死角,水体黑臭、环境脏乱差、滋生蚊虫。如此脏乱的环境引发了村民的不满,得到了水利部门和镇村两级的重视。

整治需要治标更要治本,但投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民生无小事,为响应群众期盼,新庄村借助创建特色精品村的契机,对水体清淤清杂,加装管道联通内河涌,解决了水塘黑臭现象。

不仅如此,此前,新庄村村民霸占村集体土地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借力创建特色精品村的契机,辛庄收回不少被霸占的集体土地,改造成四小园,晚上大家都来这边散步或在健身广场健身,如今环境越来越好。” 魏志强欣喜地说,现如今,走在村中,昔日乱搭乱建,如今鸟语花香,房前屋后杂物消失了,生活污水处理妥善,河道沟渠清洁通畅、“厕所革命”顺利实施,闲置土地摇身一变,变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各具特色的“四小园”成为村民生活娱乐的休闲宝地,村庄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规划先行、科学建设。魏志强介绍,自创建特色精品村以来,新庄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提升,增设舟境雕塑、候车亭、华灯雕塑、渔纹花园等具有特色水乡文化底蕴的景观小品,美丽乡村步步都是美景;村委会办公楼、文化舞台、警务室以及周边房屋外立面更新美化,凸显水乡青砖传统格调,展现新庄村独特文化韵味。通过排水沟工程、村南路升级工程、村前河道清淤工程、村道改造工程等建设项目,基础公共设施得到了有效维护。旧楼改造成老人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区域升级改造,成为群众提供文化交流、集中学习、体育健身的好场所。

文字:刘维佳 图片:陈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