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洪梅镇奋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消薄示范样板
东莞+ 2023-09-05 19:47:01

9月4日上午,东莞市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大会,提出将洪梅镇打造后进镇赶超发展样板,力争2025年GDP超150亿元,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城镇。

近年来,洪梅镇增长势头较好,2022年GDP为122亿元,GDP增速、固投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发展后劲足,现有52个市重大项目,其中有7个项目突破10亿元;面貌提升快,辖区内多个连片整备单元,土地、交通综合整治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规划安排,接下来,洪梅将锚定“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消薄示范镇”这一目标,重点攻坚经济发展板块、规划统筹板块、城市更新板块等六大板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消薄示范”经验做法,为东莞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贡献洪梅力量。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近期,洪梅召开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公布上半年的“成绩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及完成总量等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前列,这背后,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建设拉力明显。

7月21日,东莞市现代化产业园区和“工改工”项目动工仪式(水乡分会场)在洪梅举行,水乡河西现代化产业园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建设现场一片火热,一批高品质空间加速释放。不到一个月后,河西一、二期项目在水乡产业创新中心举行产业招商集中签约仪式,8家来自湾区各地的省级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等优质企业正式与项目签订入驻协议。

这片洪梅早期最繁华的工业园区已焕然一新,正以一往无前的姿态跑出改造“加速度”。

洪梅提出,将全速攻坚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建设,年内完成一期、二期项目首期厂房主体结构搭建,加快呈现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发挥国企平台启洪公司资源优势,深度链接全国各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招商资源,助力产业布局、投资模式再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两大产业发展形成规模。

同时,洪梅将加快洋兴氢蓝时代、加中生物、中塑新材料等三大智造总部项目建成投产、提高效益,力争把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打造为全市乃至全省连片“工改工”的标杆示范。

挖掘增量的同时,洪梅还将全力稳住工业大盘,充分释放理文、富之源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中铁五局华南公司、东莞广建公司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建筑行业,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经济发展质效实现“双提升”,企业增量存量实现“双突破”。

工业发展空间不足且难以争取到新的工业用地的困境,倒逼洪梅向内挖潜,尽一切可能在“沉睡”的存量资源中寻找新的增量。

除河西工改项目外,洪梅还提出大力开展闲置及低效用地整治行动,保障村集体以更高质量的土地空间承载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推动城乡环境品质提升

夜幕降临,洪梅梅沙大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桥上装饰的灯带,在黑夜中绚丽绽放,成为这座小镇欣欣向荣的一抹风景。

这座于6月20日试通车的桥梁连接起洪梅河西片区和东莞西站核心区,不仅解决了水乡大道的交通压力,完善了水乡新城的交通布局,提升了水乡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近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洪梅大桥整体拆除重建工程招标公告,洪梅镇将投资2.9亿元对洪梅大桥整体拆除重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洪梅大桥的启用将再度缓解水乡大道交通承载压力,完善水乡新城交通路网布局,更极大地方便了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

不只是逐渐完善的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眼下,在洪梅,优质配套加快建设,宜居指数持续攀升。

漫步在洪屋涡水道两岸,只见河水清澈,岸上绿树成荫,步道干净整洁。提到家门口的变化,当地村民赞不绝口。“现在河岸边环境特别好,我们经常早上下午过来散步,很舒适。”

据了解,洪梅充分利用滨水优势规划建设碧道系统60多公里,根据不同区位,碧道分为城镇型、乡野型,自然生态型三种等级,其中高水平打造洪屋涡一河两岸生态碧道示范带,成为该镇“一城一区一带”发展战略中主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洪梅各村(社区)的人居环境也明显提升。目前,新庄村和乌沙村创建特色精品村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精神文明生活丰富多彩。

从新洪梅中学开工建设,水乡未来学校签约落地,翰林高级中学、洪屋涡幼儿园开办招生,洪梅医院争创五星级护理院、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百年国漫陈列馆、图书馆、文化驿站开放运营……在洪梅,高品质公共配套日趋完善。

锚定未来,洪梅提出,还将加快建成高水平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效串联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千亩稻田、党史学习教育中心、百年国漫陈列馆等文旅节点,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示范带。

文字:记者 刘维佳 图片:镇街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