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网上红色展馆上新:走近这支鏖战华南的抗日劲旅
南方+ 2023-09-03 14:16:21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牺牲、死难者高达3500万人。

回望烽火岁月,有一支鏖战华南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一万多兵力的劲旅,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今天,广东网上红色展馆上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一起云游展馆,了解抗战英烈们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云游展馆>>

军队序列独特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于2005年9月3日建成开放。

馆区背靠大岭山脉,紧邻东江纵队革命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占地面积53319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3989平方米,内设基本陈列展厅、临时展厅、报告厅、贵宾室等。

基本陈列“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分为9个部分24个单元,展出东江纵队革命文物450多件(套),展示历史图照800多张,油画、国画、版画30多幅,雕塑50多件,浮雕4面,场景6个,通过使用雕塑、瓷板画、艺术景箱、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先进陈列手段,客观、全面展示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斗争,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史实。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战场的主力部队之一。这支抗日武装不仅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政权建设、游击战术、统一战线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

东江纵队是纵队建制,但一直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

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第二日,中共中央即电令中共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要求在东江日占区开辟游击区。同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曾生任总队长,郑天保任副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队员100多人。1938年12月下旬,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这两支部队是东江纵队的前身和基础。

1940年9月,两支部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1942年下旬,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彬在宝安县龙华乡白石龙村主持召开干部会议,决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

为适应斗争需要,遵照中共中央指示,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在惠阳坪山成立。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政治委员,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东江纵队成立后,发表了《东江纵队成立宣言》,宣告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队伍。东江纵队成立时下辖1个主力大队、5个地方大队和1个护航大队,共3000余人。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

游击战术灵活

东江纵队所处地域孤悬敌后,又没有较大的后方,长期在日伪顽的夹击下战斗,面临环境复杂、生存条件恶劣的巨大困难。与八路军、新四军是从红军直接发展而来不同,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日伪和国民党顽军两面夹击中逐步发展起来。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有2500余名东江纵队战士为国捐躯,涌现出“小鬼班以一当百光荣殉国”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其间,东江纵队还把游击战推进到城市、海上。为应对日寇入侵香港,东江纵队成立港九独立大队,吸收青年知识分子、香港原居民投身到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的战斗中,在港九地区开展城市游击战。另外,东江纵队组建了两支海上游击队,在大鹏湾、大亚湾破坏日寇海上运输线,取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海战的范例”——马鞭岛海上战斗等诸多胜利。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航拍图。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航拍图。

想了解东江纵队更多故事?足不出户,就可云游展馆。

广东网上红色展馆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日报、南方+承办,是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红色展馆线上展示平台。在这里,市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VR视角“云游”众多广东红色景点。

阅读 “云游”操作指南,开启一段“云端”红色之旅:

1.选择目标展馆,“点击前往”;

2.开启“云游”模式——

点击“云游展馆”,进入多场景VR观展通道,高清实景、流畅切换!

点击“党史精读”,链接图文、视频,细品展馆“前世今生”!

点击“预约参观”,领取详细预约指南,或可直接跳转至该馆网上预约界面。

云游红途粤印,就上广东网上红色展馆。

【策划】徐林 曹斯 麦淼

【统筹】卢轶 陈仕相 马立敏 刘梦超

【记者】马立敏

【运营】王佳欣 余嘉敏 龚春辉 邓婧辉

【海报设计】邹炜

【技术】邓志强 林志雄 黄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