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开学有点慌?这份“收心指南”专治“开学综合征”
东莞+ 2023-09-02 15:48:05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孩子如果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拖延完成作业等问题,有可能是“开学综合征”的表现。家长们不必慌,收好这份专治“开学综合征”的“收心指南”吧。

“开学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开学综合征”是指在假期结束之后到开学之始,大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情绪表现,主要在生理、心理、行为等三方面有所表现。

生理: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疲倦、恶心、腹痛、食欲不振、小便频密等;

心理:心理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紧张、情绪低落、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行为:行为上多表现为无故发脾气、顶撞父母、作息紊乱、心神不宁、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子产品藕断丝连等。

对此,东莞市康复医院心理康复科专家钟欣表示,新学期即将开始,青少年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开学综合征”,这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学生:让身体适应开学,内心迎接开学

超长假期收官在即,如何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开学模式”呢?钟欣介绍,作为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式调节身心。

1.调整作息,回归常态:回归常态从调节生物钟开始,从“假期模式”调整为“学习模式”,可以制定一份与学校学习生活节奏类似的“时间表”,给自己一个提前适应期,尽快回归到上学作息;

2.接纳情绪,勇于倾诉: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或“开学综合征”时,可以告诉自己: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是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先暂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然后可以尝试用一些工具进行调节,并勇于向家长和老师倾诉。

此外,还可以尝试“STOP暂停四步法”操作,这是一个短小有效力的练习,它帮助我们稍微停顿,走出情绪风暴。具体如下:

Stop—停止:停止你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舒适的姿势,站着、坐着或者躺着,让身体停下来,安顿下来,甚至也可以闭上眼睛一会儿。

Take a breaths—呼吸:做几次深呼吸,随着每一次的呼气,感受身体开始放松。你也许发现脑子里的想法还在涌动,心里面的情绪还在奔腾,允许这些想法和情绪存在的同时,将觉知带到呼吸。

Observe—觉察:觉察自己的身体,将注意力从呼吸带到身体的感觉,尝试着用一种温和的、开放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身体,这能帮助你从当下的“我焦虑了”转到“我的身体正在经历生理上的紧张”的状态。安于当下,觉察此刻身体、精神、情绪的各种体验。

Proceed—继续:最后一步是采取有效行动。问问自己,“此刻我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了得到我想要的,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想到了之后,采取行动,放手去做。

家长:为孩子提供收心环境和心理支持

开学前,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和准备一日三餐,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钟欣提醒,家长需要及时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暂时接纳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寻找解决办法。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同时给予疏解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

医生提醒:

莫过度紧张和担心,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钟欣提醒,对于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对症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缓解,请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文字:冯静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