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一流研究生都来东莞了!所为何事?
东莞日报
2023-08-10 22:07:22

就在明天

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院校的

1800名师生齐聚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

 

这么大阵仗?

东莞有啥大事发生?

原来

 一场高规格的国家级赛事 

 即将在东莞拉开帷幕 

 

 

8月11日,备受瞩目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将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

 

图片

 

本次赛事为期三天,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策划开展具有东莞特色的人才招引、合作洽谈等数十场专项赛事活动,共探东莞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路径。

图片

 

 

图片

 

 

这项“国赛”

到底有多牛

 

1

影响力,广!

 

“研电赛”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具有广泛影响力。


竞赛自1996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已成功举办十七届。

 

图片

 

2

参赛者,强!

 

历时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524支队伍从全国8个赛区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届时共约1800名师生将齐聚松山湖科学城。

 

这些参赛队伍来自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东莞理工学院等。

竞赛期间主要活动安排

总决赛开幕式

时间:8月11日8:30-10:0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礼堂

主要内容:竞赛组委会秘书长介绍本届比赛组织情况;参赛评委、选手代表宣誓;大赛启动仪式。

 

工程硕博士培养交流大会暨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

时间:8月11日 10:30-16:30

地点:松山湖迎宾里酒店三楼国际会议厅

主要内容:与相关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颁发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聘书,3-4名高校专家代表就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主题报告。

青春创想——创新创业早餐会(项目交流会)

时间:8月12日8:30-12:0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学生中心

主要内容:邀请市内部分投资企业与获奖团队进行交流,并由创投专家进行点评指导,推动部分项目在东莞落地。

 

中国电子信息青年创新论坛——东莞推介会

时间:8月12日 9:00-11:2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礼堂

主要内容:邀请有关部门介绍东莞市发展情况与优惠政策宣介,引才政策推介;邀请东莞市电子信息领域的知名企业、知名创投机构进行主旨演讲。

 

同心相聚——人才项目对接会

时间:8月12日 14:00-16:3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体育馆

主要内容: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招聘会,企业技术需求揭榜挂帅对接会。

 

东莞市高新企业及科研机构参观

时间:8月12日14:00-18:00

主要内容:安排部分评审专家和带队老师等分组到东莞市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学城展览馆等企事业单位参观交流。

 

“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东莞之夜”草坪音乐会

时间:8月12日 19:00-21:0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运动场(礼堂)

主要内容:以“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音乐会的形式,选取代表东莞本土文化特色及潮流的演艺团体、歌手、乐手参演。以东莞市推介为活动主题,通过宣传片、主题演讲、特色文艺表演、特色礼品等方式立体展示东莞市在城市风貌、历史积淀、人文特色、经济发展、产业腾飞等方面风采,在轻松的氛围中营造东莞市良好形象,吸引优秀人才留莞就业创业。

 

研电之星挑战赛

时间:8月13日 8:00-10:4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礼堂

主要内容:由研电赛总决赛排名前十的队伍进行公开竞演,每支队伍十分钟演讲,嘉宾、评委、参赛师生等数万人参与线上线下投票,现场统计票数,得票数最高的三支队伍获得“研电之星”荣誉称号。

 

总决赛闭幕式

时间:8月13日 10:40-12:00

地点:东莞理工学院礼堂

主要内容: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为总决赛获奖队伍颁奖。

 

图片

 

 

 

国家级赛事

为何落地东莞?

 

 

东莞,一座从“三来一补”起家,以“世界工厂”扬名的城市。

 

过去提及东莞,总会想起工厂、流水线、打工仔…但东莞在变,产业更新、人口更灵、城市更活……世界工厂,正在被重新定义。

 

图片

 

 

1

“世界工厂”的成就和逆袭

 

1978年,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虎门正式投产。“三来一补”,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用和利用外资的序幕,东莞,从农业县摇身一变,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诞生记

 

图片

 

然而,世界工厂的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至。东莞遭受了浪尖上的冲击,浪头之下,东莞人开始反省自己的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外向依赖度太高;没有自主品牌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微利经营……老路走不下去了怎么办?改!

 

东莞的自我救赎首先从产业升级入手。转型低端产业,盘活存量;引进大批新兴产业,引入增量……10年间,智能手机成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龙头。OPPO、vivo、华为等智能手机企业带领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万亿级“巨无霸”。2018年前后,全球每四部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

 

图片

 

老路翻新,但也要开辟新路。锚定“第二增长曲线”,储能产业率先成为东莞新一轮产业升级突围的“新能源”。

 

虽然没有龙头整车厂商,但东莞有一条锂链、一块储电。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上游设备材料生产、中游加工组装制造、下游应用等全链条,东莞有;储能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东莞也有,东莞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茁壮成长。

 

图片

 

 

2

技术人才,要!科技人才,也要!

 

上世纪9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在东莞拍摄,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标签”。外来妹、外来哥聚集的“世界工厂”,生产出了占全球1/3的“潮玩”、1/4的手机、1/5的羊毛衫、1/10的运动鞋。

 

而随着东莞产、城、人的变化,曾经仿若一座大型工业园的东莞,正在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智汇,越来越潮!

 

图片

 

2018年,东莞开始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帮助外来工持续提升技能、学历。2022年,全市技能人才达到129万,占就业人员总数24%,“技能人才之都”迈进2.0版。

 

对比六普、七普数据,东莞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数量,由7103人上升为13241人,翻了近一番。2022年,东莞人才总量达282.9万,其中高层次人才达20.5万。

 

工程师、研发人员与技能人才一道,成为东莞企业的中坚力量。

 

图片

 

甚至,创新的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最强大脑”。

 

在松山湖科学城,常年有超50位院士专家和2000多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松山湖溪流背坡村是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2万名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在风景如画的“欧洲小镇”工作……

 

城与人的变化,从来就很难说得清楚是谁改变了谁,但不论如何,东莞在变,东莞人在变。

 

图片

(大湾区大学“湾”建筑效果图)

 

 

研电赛总决赛

选择在东莞举办

从中可以看出

东莞已有足够的实力

聚集在此竞技

 

东莞真的不一样了

也必须不一样

他向世界递出了新名片:

东莞,创造精彩之城!

 

来源 | 文/全媒体记者 张理萌 南方+ ,图/陈栋 通讯员 王敬新 占有兵 受访者供图等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