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378名新教师在东莞参加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
新教师们有着怎样的教育情怀?他们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从教梦想?又将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承载市民群众对于东莞教育的期待?即日起,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日报推出“欢迎来莞当老师”系列报道,专访东莞新入职教师,一起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新老师韩思思的教育理想和愿景。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的她,即将入职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成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初识东莞教育,好感爆棚
韩思思的家乡在河南驻马店,在北京读书,两个城市看似和东莞没有任何联系,却又在年初有了关联。今年初,东莞市教育局分赴北京、南京、广州、武汉、西安、长沙、南昌等城市招聘优秀毕业生,韩思思与东莞教育的缘分便从那时开始了。韩思思回忆说:“东莞市教育局和市属各大高中来到我们学校宣讲,在宣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东莞教育局的用心,我便对东莞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对到东莞做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有了很大的兴趣。”
在投简历的过程中,韩思思发现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校长黎灼辉带领着学校行政班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都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为前来面试的学子答疑解惑。校长以及老师们的到来,让包括韩思思在内的求职学子心生好感。她表示,“虽然工作是招聘方和应聘方相互挑选的过程,但很多时候应聘者并非能够窥见招聘方的全貌。而工作中的同事、主任领导乃至校长都是决定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的关键所在。”通过与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校长、老师们的充分交流后,韩思思发现他们对于教育事业有着自己的理想见解,彼此的教育理念也契合,因此她便满怀信心地报了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岗位,最终也如愿被录取。
受益匪浅,规培让她的教育工具包满满当当
古人云,一叶落知天下秋。韩思思虽然不是东莞本地人,但通过教师规培,她了解到东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发展潜能巨大的城市。
对于此次教师规培,韩思思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她表示,从本次教师规培的日程安排、课程衔接、住宿环境以及领导们对学员反馈内容的处理速度,得以窥见东莞教育“立足‘双万’城市,跑出教育加速度”的执行力。她非常期待未来能够有幸见证东莞以及东莞教育的腾飞。
“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整个规培项目运作非常成熟,环节衔接非常科学,足以可见东莞教育局对新教师用心的栽培和不遗余力的支持,在课程安排上,既有国家政策,也有东莞教育发展历史,还有非常实用的日常教学技能包。学到最后,我的教育工具包已经满满当当。”韩思思说道。
培训期间,令韩思思感触最深刻的时刻是7月18日晚的欢声笑语,在片段教学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班委们组织了鲜花、蛋糕以及将写满A3纸的感谢内容裱成相框,送给了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吴卫国老师及王衬娣老师。“也是在那一天晚上,我们的身份悄然发生变化,从刚刚毕业的学生身份转变为一名新手教师。也许在很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这一时刻。”韩思思动情地回忆说。
保持初心,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
今年9月,韩思思将正式走上教师岗位。在她看来,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的容错率非常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教育对象。身为新手教师必须时时自省,时刻谨慎,终身学习,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为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
未来,韩思思将保持初心,坚持备好每一堂课,根据学生特点调整上课节奏,语言风格以及课程传授方式,努力站稳讲台。遇事多请教前辈,认真总结经验,多听优质课堂,模仿优质教师的授课风格,逐步形成自我风格。遇到挫折困难,允许以合适的方式宣泄情绪但也要爬起来总结经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