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378名新教师在东莞参加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
新教师们有着怎样的教育情怀?他们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从教梦想?又将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承载市民群众对于东莞教育的期待?即日起,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日报推出《欢迎来莞当教师》系列报道,专访东莞新入职教师,听听朝气蓬勃年轻教师的“心里话”。


7月19日,结束完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来自湖南衡阳,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学系植物学专业的周晓杭即将奔赴人生新起点——东莞中学初中部。
十天的培训时间,与东莞教育的初次同行路,周晓杭切身感受到东莞这座城市魅力所在,感受到东莞教育的追求与积淀,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初来东莞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与东莞“结缘”,还得从一场招聘会说起。2022年,即将硕士毕业的周晓杭和众多同学一样,挑选着心仪的岗位。在看到东莞市教育局发布的教师招聘公告后,周晓杭抱着锻炼能力的心态,应聘了东莞中学初中部的生物教师岗位。彼时,新冠疫情肆虐,11月在武汉场报名后,周晓杭根据安排进行线上面试并成功拿到Offer。
“其实我在东莞并没有什么亲人朋友,因此在就业时,东莞并不是我的首选地。”周晓杭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妹子,尽管在硕士就读于中山大学,但她却从未来过东莞。“在没有来东莞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大多来自网络,这里是‘世界工厂’,是‘制造业之城’。”原以为,自己即将去到的是一个机器轰鸣之地,但当周晓杭今年4月真正踏上东莞这片热土后,她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城市。“东莞是一座包容性非常强的城市,比如在街上走几步就能遇见一个湖南人,当我思乡时拐进一个湘菜馆,随时随地能品尝地道的家乡味道。”虽身处陌生城市,但周晓杭并不觉得孤单。
江上龙舟夺锦、村头篮球争鸣、公园随处可见……短短两个多月,周晓杭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所打动。

新教师规培 收获了知识和友谊
“充实,暖心。”对于此次新教师规培,周晓杭如是评价。名师们传经送宝,年轻教师们受益匪浅。“东莞对新教师们十分关心,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难免水土不服,培训期间,饭堂特意安排错峰吃饭,为我们丰富伙食。”周晓杭入住的宿舍,有和她一样的生物老师,休息时间,她们会经常分享学生和教学的趣事,这十天收获了满满的友谊。周晓杭说,生物老师们在第一天“破冰”之旅的时候还建立了一个生物博物群,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爱好,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为此,她非常感谢此次规培为新教师们搭建的交流平台。
培训期间,聆听名师们分享他们从教以来的经验,她感触颇深,“每天课后我都会写今日思考和总结,每天都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周晓杭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分享了她的变化和感受,“18日晚上我们有个教学片段展示,以前的我可能只是注重于知识点的梳理和讲解,眼睛只能盯着课本,而在培训后,接受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新课标中的育人价值’等观点,我开始关注到课本以外更加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利用你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听课、知识联系生活等。在做完课件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培训对我的影响。作为新教师,我们应该多向各位名师学习,在备课时融入更多的思考。”

期待未来 与东莞教育并肩同行
也正是在规培期间,周晓杭对于东莞教育和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东莞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每年对新入职校招生的教师规范化培训,请来诸多名师开设讲座,让新教师有底气快速站稳讲台。‘品质课堂’比赛邀请各个年龄层、不同经验的教师同台教学比武,促进教师素养提升。新老师入职后学校也会配备教学和管班经验扎实的资深教师手把手带。”周晓杭还表示,东莞十分重视教育创新改革。以其所教授的生物学科为例,东莞市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走在全省前列,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理化生实验操作列入中考。这也大力响应了新课标中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些强有力的举措令她对未来的教学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在东莞实习期间,周晓杭第一次站上讲台,从学生到教师,面对身份的转变,她责任感与焦虑并存。
“坐在下面当学生时,还能允许自己有片刻走神,但是当老师就不行,面对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你,面露出对知识的渴求。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同时还要储备充足的知识。责任感驱动着你备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焦虑情绪同样存在,会害怕自己课上得不好、学生不喜欢自己、学生学不进去等。”周晓杭认为,初为人师,首先要在日常教学中稳扎稳打,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多听科组其他优秀老师的课,同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利用好公开课和研讨课去提升自身,不断反思进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党员,周晓杭很自豪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格健全、学识渊博的人,希望学生能在我的教育下成为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周晓杭希望,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教学的旅程中共成长,让学生不慌不忙成为最优秀的自己,静待花开。
对于未来,她也充满了期待。希望在比赛中成长,实现专业进阶。“在教学基本功扎实后,我会督促自己积极参加比赛,如东莞的品质课堂、广东省概念教学、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同时收集教学中的问题和难题,申请相关课题,进行教学研究。”
策划:李照东 张朝霞
执行:张理萌
出品:东莞日报社行业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