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莞工作|探索“校校企”模式,助力铜仁学子来莞发展
东莞+ 2023-07-24 10:57:36

核心提示:

盛夏7月,既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当很多毕业生为工作奔波时,却有很多从贵州等地来莞读书的职校毕业生,携幸运之星,来莞实读书实习或就业。而这份幸运星的名字叫做“老父亲校长”。“老父亲校长”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政策,行路致远,探索跨省份的“校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学习技能、顺利就业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也因此,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与东莞结下发展之缘。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江学斌了解学生实习进度以及生活工作需求

深度参与莞铜协作,以教育担当为铜仁学生谋发展

“刚刚结束在松桃和沿河的宣讲,接下来我们将迎接贵州沿河、松桃等两个县的数十名学生来莞入读,按照东西部协作的政策和要求,目前我们联合企业开展企业专班,以及通过产业学院等模式,为这些孩子三年后毕业留莞安居乐业做好了准备。”

7月5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江学斌刚从铜仁返回东莞,便开始了着手安排学生分班、住宿、专业课以及实训的事情。

这一举动,源于国家开展东西部协作计划。2021年,为贯彻落实新阶段党中央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东莞市与铜仁市东西部协作工作(以下简称“莞铜协作”),莞铜协作正式启动。根据协作要求,东莞遴选公办职业学校与铜仁职业院校对结,并组织铜仁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到东莞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东莞结对贵州同仁,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对结学校为贵州铜仁市沿河县职业技术学校。

“这既是落实国家政策,也是真正帮助铜仁职校、学生以及很多家庭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服务东莞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江学斌说,真正落实还需要联动莞铜两地的学校以及东莞的企业,涉及的事务有很多,包括专业开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实习计划等事项,需要抓紧时间推动并落实。

协作之初,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将负责沿河180多名职校生来莞实习。作为职校校长的江学斌深知实习需要学生的技能和素养与东莞当地产业相匹配,但是经过调研发现,沿河职校的专业设置与东莞产业匹配度不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东莞企业要求匹配度不高,加上经历了疫情特殊时期,企业用人需求也有所压缩。一时间,180多名学生的实习去向难住了江学斌。

“一定要让孩子们找到对应的实习岗位。”江学斌启用了最传统的办法,一家一家企业去拜访,拜访沟通中从政策到企业的发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与6家企业达成协议接纳铜仁学生实习。

而对于180多名学生的接送、实习工资、具体岗位、实习纪律等问题,江学斌也一逐一和企业进行了详细地沟通,并形成明确的协议条款;在学生上岗后,多次前往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生活需求以心理状态等。这份事无巨细的操心,也感动了180多名学生,他们亲切地称江学斌为“老父亲校长”。

探索“校校企”合作模式,为铜仁学生发展长远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度欠佳的问题,铜仁学生未来靠技术谋发展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彻底地解决,东莞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要如何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江学斌经过深度思考后,决定探索跨东西部的校校企合作的模式。

▲“校校企”模式受到沿河认可,江学斌(左一)陪同沿河县委书记(前排右二)参观东莞“校校企”项目

在江学斌的倡导下,由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联合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端品精密”)为铜仁打造了东西协作“种子计划”,培养铜仁当地模具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种子计划包括“技术的种子”“创业的种子”“产业的种子”“园区的种子”,它承载上述意义的同时,还能助力铜仁的乡村振兴。

“种子计划”专门招收铜仁学生,除国家对这些学生实行免学费外,端品精密还为这些学生解决交通费、生活费等,配备了10年工龄以上的师傅来带学生,公司与学校共同培养两年后,学生进入企业再培养两年,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成才。同时,端品精密还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培养目标:培养6个百万年收入生产总监、6个百万年收入业务总监、12个半百万年收入生产经理、12个半百万收入业务经理,“希望来自铜仁的学生,将来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成就自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种子计划也得到了铜仁的积极响应,鼓励铜仁学生报读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2022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和端品精密以及铜仁职校正式启动“校校企”合作模式,接收了首批来自铜仁的9名学生来莞读书;2023年7月,来自铜仁松桃县和沿河县的46名学生也报名来莞读书。

种子计划启动后,机电工程学校和端品精密联合为学校调整专业,共同育人,学校先后派出多名骨干前往铜仁市开展教育协作工作;端品精密也投入了2000多万元在学校建设了“端品工程中心”,培养模具生产高端人才,首届毕业生入职薪酬最高达8000元。

这一模式的探索深受铜仁市教育部门的认可。今年4月,贵州铜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冉俊华率领铜仁市教育局、区县教育局领导参访团到访交流。在深入了解学校与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东西部协作,共建示范校”开展情况后,冉俊华一行感叹“‘种子计划’给铜仁学子带来无限希望”。

“校校企”模式的初显成效,也为江学斌以“莞铜协作”为背景的探索育人模式增强了信心,“这种模式现在已经不仅仅在端品精密适用了,目前,学校还联动广东日信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校企合作,为融合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图片:记者 覃凤春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