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莞城街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连日来,莞城农林水务局、莞城团工委、各社区等部门单位根据莞城实际情况,努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为莞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引导青年认识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
7月中旬,在莞城团工委的指导下,来自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市莞城文旅品牌创建实践团的学生们通过对莞城的深入调研,以莞城的特色建筑、人文环境等为创作元素,结合博厦社区的特色场景,为社区绘制了主题为“青春自带光芒,凝聚振兴力量”的一幅总长达30米的墙画,墙绘色彩鲜艳亮丽,图案设计青春阳光,得到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点赞好评。
墙绘期间,同学们克服暴雨侵袭、高温持续、晚上作业缺乏照明等天气因素和现实困难,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墙绘,在短短一周内,高效完成墙绘工作。
今年4月,根据广东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安排,莞城团工委发布了“东莞记忆”和“行走老莞城”2个项目需求,共收到超过10个高校团队的实施方案,最终分别与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科技学院的学生团队结对,重点围绕设计莞城文旅打卡地图和系列文创产品,为项目宣传推广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本次博厦社区墙绘活动,正是“行走老莞城”项目团队的成果之一。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莞城团工委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探访慰问、直播助农等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青年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动员青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此外,莞城团工委还积极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展翅计划、圆梦计划、青创交流和“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吸引更多莞籍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生活,让青年人回到莞城,留在莞城,为莞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慈善爱心事业助力社区人居环境提升
据了解,本次博厦社区的墙绘项目得到了来自莞城爱心企业的定向捐赠资金的支持,而这笔捐助正是来自于此前开展的2023年莞城街道“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募捐活动,这场活动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聚焦增强市内镇村和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今年‘6·30’定向捐赠活动,除了博厦社区墙绘项目外,莞城的爱心企业还定向捐赠了东正社区功能室及活动场所修缮项目、兴塘社区乡村振兴墙绘项目,以及博厦社区宣传栏项目,共计定向捐赠额10万元,这笔善款促进了社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莞城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
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社区综合活动中心缺少相关配套的功能性活动室的问题,东正社区将增添社区内闲置的五个功能室的设备及相关物品,使其成为妇女之家、多功能室、创艺坊(舞蹈、粤韵)、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心灵驿站,并将原旧阁楼间改为母婴室,添置相应物品。通过功能室及活动场所修缮项目,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区文化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力求打造“乡村文化基地”品牌。
莞城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之余,接下来莞城街道将根据“百千万工程”任务要求,主要围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社区)人居环境、深化农村体制综合改革,落实东西部协作及省内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等四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支持粮仓片区、戴屋庄、圳头城市更新单元等涉及农村集体经济重大项目的推进,加快推进集体厂房改造提升和老旧物业提档升级,持续壮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圳头村、横坣村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将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三江六岸碧道建设、博厦特色精品村、市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一条具有城乡融合特色、集聚效应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