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一台接一台的光学检测设备在工人的操作下窸窣运转着,这是伯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为智能)工厂中的一幕。
据了解,伯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玻璃、芯片表面瑕疵的检测设备,主要是为世界手机厂商和玻璃盖板制造商提供有品质、标准规范的外观缺陷的智能检测软件和设备。
一块透明的玻璃为什么需要不停检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松山湖正润数字港的伯为智能,去了解他们和“玻璃”的故事,也去感受他们在东莞的成长历程。
在东莞安营扎寨,松山湖是一张“名片”
要了解伯为智能,就不得不了解该公司的CEO许迪,对于他来说,创办伯为智能也算是多次思考后的选择。
许迪2011年回到深圳,选择了太阳能光热发电赛道,既是符合自己专业所学,又是将个人追求创新的理念延伸回国。
“我的硕士毕业设计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当时拿到了牛津大学博士录取的offer,不过我想还是将自己所学带回国家,希望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许迪对记者说道。
拿摄像头盖板表面瑕疵检测设备为例,伯为智能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现在的正在研发第三代,而第三代设备也将达到检测手机摄像头盖板表面瑕疵、3C行业手机摄像头盖板全自动标准,这会是目前检测要求最高,工艺最复杂的设备之一。与此同时,伯为智能也在逐步往半导体行业倾斜,即包括生产研发瑕疵检测、关键尺寸测量设备等。
“松山湖是一张名片,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许迪说道。对于松山湖来说,不仅有着良好的招商政策,还有周全的生活配套,这也是众多智能化的企业选择落户这里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于众多数字智能企业来说,选择落地东莞都是一个不后悔的选择。
进军华为、OPPO、vivo,东莞是“强后盾”
所有软件都是自主研发,这是多年磨练积累下的经验和成果。对于伯为智能来说,核心技术可拓展方向包括:OLED、医药包装、汽车、新能源、半导体、3C电子。实际上,就是以表面瑕疵检测相关技术为基础,以触摸屏玻璃行业、半导体行业为依托,研发、生产、销售相关设备,提供智能品质管控服务。
也正是在不断经营与创新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三星供应链体系,而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收入也更是远超预期。
为什么说要打通智能产线最后一环?“许多工厂的流水线自动化程度很高,但在最后的检测环节所依靠的都是人工,而我们的设备则是全角度检测,通过机器代替人工,从而降本增效,这就是打通智能产线最后一环的意义。”许迪对记者表示。
打通智能产线最后一环,亦有相关政策的支持。松山湖正润数字港招商经理何振家介绍道:“园区对于入驻企业有30%的租金补贴,并且有免租金政策,免租期最长时间可以到6个月。”据许迪介绍,企业发展初期经营成本较大,但园区会用实际行动帮忙搭建投资平台,从而也相应助力了公司的运营。
东莞作为一座包容性的城市,希望有愈来愈多的企业能够来莞投资和发展,当然也有更多好的政策和配套。东莞是一个制造强市,更是一个“智”造强市。“在东莞,我感受到了企业有着盎然的生机,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许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