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久弥新⑤ | 企石清湖村:村民曾躺在树干上吃饭 古树唤醒记忆中的甜
东莞+ 2023-06-28 15:50:25

【编者按】

端午季,荔枝红。东莞荔枝名扬海内外,东莞人则早已实现“吃荔枝自由”;然而,要吃上几颗百年古树荔枝,依然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如今的东莞,有着“双万俱乐部”“新一线城市”诸多新名片,却始终执着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留住那份美好乡愁,荔枝古树群和百年荔枝树依然深藏城中、枝繁叶茂。这些荔枝古树“颜值”如何、背后有哪些动人故事、焕发出了怎样的新生机?东莞日报全媒体推出《“荔”久弥新》系列报道,探访那些树、那些人,寻味那段史、那份情。

“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顽皮,直接上树躺在树干上吃饭。”企石清湖村村民家门口正对着老树,潘大爷回忆道,小时候他身手矫健,一溜烟就爬上15米的大树,藏在上面,大人找都找不到。

而这棵大树只是清湖村荔枝古树群中其中一棵,像这样270年以上已登记的荔枝古树,清湖村就有25株。今年,该荔枝古树群被评选为“东莞最美荔枝古树群”之一,其中,最老的荔枝树有275岁。

挂起“身份证” 打上营养“点滴”

沿着清湖村林间小路走下去,可以看见这些登记在册的古树上都挂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扫码就能看到基本信息,有些古树还打起了营养液“点滴”。

“我们现在就相当于古树医生,每个月都来检查它的情况,有什么疾病马上救治,像看护老人家一样保护这些古树。”企石镇农林水务局莫炳亮与这些古树是“老朋友”了,常常来探望。每年企石镇都拨出专款给古荔枝树施药、施肥、杀虫,乡村振兴、旧城改造等项目看到古树都得“绕着走”,让这些承载了乡村记忆的古树群安然生长。

在这样的保护下,这些树树龄虽大,但依旧树叶婆娑,蓬勃茂密,每逢六月,粉红荔枝挂满枝头,令人眼花缭乱。两指一掰,鲜红的外皮下露出饱满多汁的果肉,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从围背底至旧屋村的这11亩古树群是清湖村最为集中的树群,我们祖辈两百多年前就在村里种荔枝,那时候荔枝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荔枝果可以拿去卖,荔枝木可以用来做家具,是当地村民致富的一大手段。”清湖村党总支副书记潘锦洪介绍道。如今,这些荔枝古树绵延成片,环抱着村落,主要有挂绿、山枝、糯米糍等品种。

树上吃饭摘荔枝 回忆中满是甜蜜

悠然躺在老树树干上,边吃热腾腾的饭菜边欣赏着盎然绿意,吃饱后再顺手摘点荔枝下树,潘大爷描绘了他的甜蜜童年记忆。

几十年过去,他从懵懂活泼的小孩变成年事已高的老人,而门口这棵老树也迎来270岁高龄。岁月的洗礼使得树皮显得凹凸有致,皱纹纵横交错,彰显出它历经无数个季节与风雨的痕迹。从远处看,枝杈撑开如一把巨伞,庇护着村里的人们。

“那个年代好多人都会爬树摘荔枝,我们还会在台风下雨后捡起地上的果子吃,很甜很好吃!”在潘锦洪眼里,这些树是村落的瑰宝。清湖村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这些荔枝古树也安静地陪伴村落两百余年,见证了五六代人的成长,逐渐成为村落的地标和象征,它们提供人们树荫休憩,带来甘甜可口的果实,让村落的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村里尊重并保留了这片荔枝古树群自然的原貌,竹林、龙眼等植物错落其间,呈现出一片原生态而古朴的和谐美景。记者了解到,未来,企石镇将把清湖村荔枝古树群升级改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古荔枝公园”,助力企石镇“文旅名镇、生态美镇”的建设,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整个村乃至整片区域的发展。

文字:罗曼 韦琼 图片:韦琼 视频:罗曼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