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卖家?选定了产品以后,卖家迟迟不发货,申请退款也无人理会?东莞罗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购买商品后一个月未见发货,一气之下将对方告上法庭。
【案件回顾】
罗女士在一个号称“全球奢侈品服务平台”的知名奢侈品购物APP上,花一万多元购买了一双鞋和一个手袋,没想到电商平台迟迟不发货,罗女士申请退款,对方又采用“拖字诀”,不是机器人自动回复一堆话术,就是声称退款在审核,一等就是好几个月。又生气又无奈的罗女士遂将经营奢侈品APP的商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退款。
说起场不愉快的网购经历还要从去年10月份说起,2022年10月2日和2022年10月5日,罗女士通过某库奢侈品APP购买了一双鞋和一个手袋,合计10900多元。没想到等了一个多月,网购的奢侈品仍不见踪影。
▲不发货的奢侈品
作为罗女士的丈夫,同时也是罗女士诉讼代理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某库奢侈品APP迟迟不发货也不退款,他就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这才发现全国各地有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
记者在网络搜索引擎以案涉奢侈品APP的名字,加上“不发货”“不退款”等关键字进行搜索,《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新华社、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案涉奢侈品APP被消费者投诉的相关新闻。
据相关媒体报道,北京市昌平区多个部门成立了联合专班调查处理案涉奢侈品APP的问题,但不少消费者表示一直没有退款到账。有消费者质疑,案涉奢侈品APP平台涉嫌欺诈。李先生也说,他反复拨打过专班电话,案涉奢侈品APP客服每次都是在敷衍,一涉及退款问题就完全没有下文,无奈之下,只能将经营案涉奢侈品APP的商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款。
对于这宗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作为被告的商贸公司经法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院依法进行了缺席审理。
庭审中,李先生表示,案涉奢侈品APP购物并不是像一般网络购物平台,将货款打入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是直接支付给某库公司旗下的一个收付公司。他们原本想把这家收付公司列为第二被告,但收付公司不断更改地址后不见踪影,只好撤销了对收付公司的起诉。
据了解,庭审结束后,案涉商贸公司退还了罗女士大部分货款,只剩300元没有退还,法院依法判令案涉商贸公司退还剩余货款并支付案涉货款利息。因为该案适用的是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
【法官说法】
如何判定奢侈品APP是否涉嫌诈骗?
法官金晓谦表示,在本案中,当事人是按照买卖合同法律关系来追讨她的损失,而非通过侵权法律关系追偿,那在这个追偿思路上来说,当事人并没有预设自己受到了欺诈。如果我们假设,这个APP平台实际并没有货源,仅仅是通过图片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达到骗取货款的目的,那么到达一定数额就是构成诈骗。所以说是否构成诈骗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看侵权人的行为动机及数额才能确定。
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事儿,应该怎么维权才好呢?
金晓谦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消费者可以联系当地的工商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在无法协调的情况下再进行民事诉讼,诉讼维权需要的时间周期是比行政部门直接干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要长的。在与商家沟通过程中,消费者尽量做好证据方面的保全,会有利于消费者维权。比如与商家沟通尽量以书面对话形式,沟通的内容尽量明确一下货品及价值等。
消费者怎样才能避免本案中所存在的购物风险?
金晓谦表示,网络购物过程中,选择购物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存在一个靠谱的第三方平台,一来存在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有利于保存证据,第三方也会参与协商调解网络购物产生的问题;其次,把消费款交给第三方平台相当于在购买过程中有个中间方帮你保管消费款,在商家违约不发货的情况下,由第三方先退款,可以避免自己直接与商家进行扯皮的风险。本案中,消费者直接与奢侈品商家交易,明显少了一个缓冲平台,购物风险就只能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