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荔乡好风景”2023年大朗镇荔枝丰收月正式启动
东莞+-大朗周刊 2023-06-14 09:35:23

■“美荔东莞给荔中国”第九届中国(东莞)互联网荔枝节启动仪式大朗供图

6月12日,“美荔东莞给荔中国”第九届中国(东莞)互联网荔枝节暨“正是荔乡好风景”2023年大朗镇荔枝丰收月启动仪式在帝豪花园举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郑宏宣,东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美良,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乐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华益,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邱业千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大朗镇和其他有关单位相关负责同志、荔枝采购商代表、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莞荔出口联盟签约仪式、银协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荔枝品牌孵化签约仪式,并从新政策、新业态、新动能等方面进行了推介分享,助力莞荔开拓更广大的市场,推动莞荔产业继续做强做大。

本次活动以荔枝产业为抓手,以“莞荔+文化”为主线,延伸莞荔全产业链条,紧紧围绕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打造莞荔天团IP,全方位提升东莞荔枝的品牌影响力,擦亮东莞高端荔枝产区的金字招牌。活动以“荔”为媒,以“荔”招商,向全国人民展现东莞悠久的荔枝文化,丰富的种类,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的荔枝产业新业态,促进荔枝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郑宏宣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广东荔枝产业要以调结构、扩规模、抓龙头、创品牌、全链条、增效益为主攻方向,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荔枝产业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产业数字化,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贡献。

吴美良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东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围绕荔枝这项特色农产业,进一步擦亮莞荔高端佳果等“莞品”金字招牌,完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推进农、文、旅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郭怀晋致欢迎辞。在致辞中,郭怀晋介绍了大朗镇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和荔枝文化,并表示大朗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荔枝的产业牌、市场牌、科技牌,文化牌,做优做强荔枝产业,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富民兴农,乡村振兴。

活动扫描

推动“莞荔”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启动会上,相关企业现场进行了“莞荔保鲜一路领鲜”专题分享,并颁发了“莞荔达人国际推荐官”,推动“莞荔”走出中国,走向国际。“荔乡公社”项目负责人、问道农业董事长钟绍强进行“荔乡公社互联网文旅项目”的专题分享。他谈到以“荔乡公社”APP为平台,以文塑荔,以荔促旅,把互联网+荔枝+文旅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化旅游更丰富,突破信息壁垒,引领了新潮流。

钟绍强说:“今年我们在荔枝推广方面做了三大创新,一是我们是往荔枝文化方面深度延伸。二是推出了莞荔‘走出去’的推介活动。三是跟广大荔农一起把东莞的八大产区的荔枝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整合销售,扩大拓宽大朗荔枝甚至整个东莞荔枝的销售渠道。”钟绍强表示:“通过我们互联网平台的拓展,尤其是京东东莞馆,还有京东助农馆这两大平台都是我们市相关的主管部门授权的销售平台,可以帮助我们荔农卖得更多、卖得更好。”

相关新闻

大朗糯米糍、桂味成熟上市

本地荔枝“抢鲜”上市价格适中受青睐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连日来,在大朗的各大荔枝园里,连绵的荔枝林海一片火红,一筐筐堆放整齐的荔枝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大朗开启了今年荔枝采收热潮。在市场上,记者了解到,最热门的糯米糍、桂味等价格卖到15元/斤左右,甚至更低,价格适中受到广大荔枝“吃货”青睐。

线上销售让大朗荔枝走遍全国

在荔香湿地公园的荔枝果园里,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荔枝挂满绿枝,沉甸甸的果实把枝丫压弯,形成酷夏独特的风景线。果农杨叔告诉记者,他一大早就开始忙着采摘荔枝,采摘下来的荔枝,还要进行分拣和装筐打包,打包完成后,荔枝收购商便把这清甜可口的荔枝发往全国各地。

荔枝果农杨叔说,一般一天能采摘800斤到1000斤左右荔枝,有专人上门收购,一筐一筐地发往香港、深圳、河源等地。“好了,快走快走!”拍照发给客户后,荔枝采购商周宗利对司机催促道。随着后备箱盖落下,东莞大朗第一批采摘的新鲜糯米糍荔枝坐上快车,被运往百公里外的香港。6月,荔枝收获季来临,大朗的果农与商家忙碌起来,通过日益便利的物流网络,将一筐筐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岭南佳果销往全国各地,为荔枝爱好者送上最地道的“东莞风味”。

一年一度采荔忙

近日,大朗各个荔枝园中,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品种陆续上市,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为了保证第一批大朗糯米糍荔枝快速出货,周宗利一大早就来到了荔农钟建球经营的果园。

紧张的打包工作接近尾声,周宗利抓起一把荔枝叶用水浸湿,盖到一个个堆成“山”的荔枝篮上……保湿、封袋、称重、装车,他熟练地操作着,“今天天气没那么热,放一把湿的叶子在上面就可以给荔枝降温保湿了。”

钟建球经营的果园占地近百亩,主要种植有糯米糍、桂味等东莞特色品种荔枝。受天气影响,今年产值预计在4万斤左右,果实总体个头偏大。“今天摘了差不多1000斤,4个小时下来全身都湿透了。”钟建球笑着说,作为大朗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已经种了40多年荔枝。

6月中上旬,东莞糯米糍荔枝将集中上市。为了尽早采摘成熟果实卖出好价钱,6月7日凌晨5时,钟建球全家出动,早早开始了今年的荔枝采摘工作。为了提高效率,采摘第一天,钟建球特意雇了两名采摘工人来帮忙。他们背着篮筐,在果林里不断穿梭来回。挂好果篮,一步、两步、三步……一转眼,穿着绿色上衣的工人就已经爬了上去,在一次次的攀折中,果篮逐渐被填满。接下来的一个月,随着荔枝大量成熟,这样的景象在大朗将成为常态,各个农场甚至会催生出短暂的“用工潮”。以钟建球的农场为例,最繁忙的时候需要雇用十几名工人帮忙采摘。

文字: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叶惠涛 王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