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东莞加贸:从世界中来,到世界中去
东莞+ 2023-05-14 12:55:46

5月13日上午8时许,临近初夏的东莞迎来一波冷空气,天空下起绵绵细雨。导航显示距离广东现代展览中心还有几百米,马路上已经开始出现塞车。

当天第十三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的公众开放日。这是加博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也是时隔三年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展。人潮涌动的展会现场,超百亿元的意向成交额,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言:加工贸易博览会不仅不会消亡,并且还正朝着更好的方向驶去。

作为国内唯一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全国性展会,加博会从“初试锋芒”到“稳步快跑”,不断刷新大众对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创新发展的认知。拓渠道、提品牌、调结构……从诞生到发展成熟,加博会不仅探索出一条大型展会转型升级路径,更见证和培育了一批加工贸易企业的成长。

记者跟随加博会的步伐采访报道了十几年,从多年的走访发现,东莞的加工贸易转型显现出了新气象:技术向“精”、品牌向“新”、内涵向“深”……东莞的加工制造从世界中来,也在以更丰富的面貌与方式到世界中去。

技术向“精”

加博会的前身是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创办于2009年,于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并更名为“加博会”。自诞生至今,加博会一直长驻东莞,这正是东莞作为全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诞生地的底气。

风雨走过十三届,加博会一直在寻变。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企业展品越来越高科技了。

在粤贸全球专精特新展区内,一款裸眼3D全息显示屏的产品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在摆针高速运转下,丰富多彩的画面投影在墙壁空间,不断变换,给观者带来裸眼3D的视觉体验。那是来自东莞塘厦的乳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因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是全球同行业中领军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黄春发介绍,今年一季度以来,美国客户已经下了几千台的订单,其他国家和区域也在陆续下单。

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稀土永磁钕铁硼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本次展会携带其产品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等参展,该材料是高端5G/3C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家居、智能机器人等重要领域产品的重要功能材料。“目前企业海外市场主要包括三星以及部分电机厂家,下来还将向锂电池方向探索转型。”金坤相关负责人任龙说。

携多款移动复合机器人参展的广东爱吉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本届中国加博会的“最大赢家”之一,今年首次参展便成果颇丰,仅开展两日该公司现场意向成交额就达近4000万元。企业销售总监欧阳于超表示,成立不满三年,爱吉尔已申请了200多项核心专利,填补了国内部分复合机器人的空白。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中国加博会创新产品精品荟萃,展示了1310家企业15大类近万件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精品,其中包含首发首秀产品300余款。代表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成果的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产品,成为展会上的最大亮点之一。不仅展现了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新气象,更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新水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表示,通过观察历年中国加博会的参照企业和展出展品,可以发现中国加工贸易业的重大变化。“最为鲜明的是科技创新含量明显提升,同时,创新创意产品增加了工业设计的内容,这预示着整个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沿着加工贸易价值链两端延伸,一方面向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延伸,一方面向服务贸易的更高水平延伸。”

品牌向“新”

加工贸易业的重大变化,不仅包括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挺进,更包含着从OEM的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发展,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转变。

作为中国加博会的“老朋友”,得利钟表已经连续参加了十三届加博会。此次参展,得利钟表举行了盛大新品发布会,带来了包括航天系列及潮玩IP相关文创产品参展。“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我们也希望通过自主IP的打造,让我们产品更加多元化,实现产品价值的延伸。”得利钟表总经理刘仁说。

不仅是得利钟表,在本届加博会开幕首日,多家知名企业都举行品牌发布会,“东莞制造”细节处写尽了中华传统工艺的匠心。受访企业告诉记者,加博会见证和成就了他们品牌的成长。

“加博会是一个展现东莞加工制造企业最新动向的绝佳平台,同时也利于企业自身品牌的推广。”广东杜尼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元源向记者表示。杜尼母公司雷洋智能曾是一家典型的东莞外贸企业。早年间,企业参展产品从普通音箱升级到智能音箱,而今年展会首次展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不仅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更让企业成为东莞人工智能出海的代表。

事实上,针对参展企业想借加博会推广、打造自有品牌的需求,从2016年开始,加博会组委会特意设立了大型的新品发布区,帮助参展企业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成效显著。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借助加博会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累计注册品牌突破1.3万个。而通过加博会的带动,展品质量也从一开始主要以展示代工产品为主,逐渐演变为自主品牌为主,企业的参展热情一届比一届高。

随着自主品牌参展意愿越来越高,有电商平台嗅到其中商机,打出品牌集结号的旗帜抱团参展。本届展会开幕当日,汇聚近200家东莞品牌企业的“东莞优品”平台在加博会现场正式上线,华为、铭普、徐福记等一批东莞知名品牌集中亮相,数千款优质产品受到海内外专业采购商的热捧。

“东莞优品”创始人、盟大集团董事长李实表示,“东莞优品”平台扎根在“世界工厂”,将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聚焦东莞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电器、文创潮玩等本土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积极赋能“莞企、莞货、莞品”快速发展,扩大“东莞制造”品牌影响力。

从“OEM”(代工)到“ODM”(贴牌)再转型到“OBM”(自主研发),东莞的加工制造从世界中来,也在以更丰富的面貌与方式到世界中去。

内涵向“深”

随着转型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外贸大市东莞身上,“加工贸易”的标签正逐渐弱化,2019年一季度在东莞全市进出口的比重中跌破“老大”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由于传统低端的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性,造成加工贸易的发展客观上存在“先天不足”,如根植性不强,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等问题。因此,通过自主研发、品牌化建设和产品升级走上产业链中上游,成为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发展的普遍选择。

记者在多年的采访中,初步概括出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的思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企业承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做贴牌、代工的同时,尝试创立自主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自救之下,东莞外贸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原来东莞的加工贸易占到整个外贸业的98%,现在则是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各占40%以上,而且加工贸易已经大幅转型,如今的加工贸易不代表落后,而是代表一种贸易方式。得益于此,这几年东莞开放型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下保持平稳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加工贸易带动了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在加工贸易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过程中,加博会的作用尤为明显。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东莞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结构上全面优化了东莞的城市内涵。外界对东莞的印象,也从“三来一补”,转变为“潮流东莞”“智造东莞”。

“东莞是加工贸易推动市场经济转型的最佳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本次展会上表示。

作为全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诞生地,东莞在加工贸易上的样本地位不可替代,这也是为何加博会会长驻东莞的最大原因。

从展会诞生到改名、升格为“国字号”、在疫情期间几度延期,风云变幻,加博会一直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与东莞共同向前的心。

下午2时许,在记者准备离场前,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内,人声鼎沸,交谈声此起彼伏;场馆外,绵绵细雨,车流人流仍然川流不息。一边是市民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一边是市民撑着雨伞排队入场……在这场从春天出发的盛会里,外贸企业更加确信:新的曙光已经来临。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记者 曹雪琴 郑家雄  梁浚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