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举全市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东莞+ 2023-05-06 22:43:56

5月6日,东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全市各级进一步动员起来,举全市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努力开创东莞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东莞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专门部署。省委、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这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对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我们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动起来、干起来,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体现东莞担当。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镇村基层始终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域、村组经济富有活力,镇村经济成为东莞的一大亮点。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短板。无论是从横向对比,还是从自身发展来看,我市镇村推进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照新时代新征程增进民生福祉的新要求,我市城乡环境质量还不够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均衡。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当前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千万工程”。我们要把实施“百千万工程”放在全市现代化大局中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在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当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推动镇村“创先、进位、消薄”齐头并进,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镇村发展新格局,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镇域强,则东莞强;乡村兴,则东莞兴。市直管镇的体制特点,意味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镇村就是主战场主阵地,镇村是必须稳固的底盘,我们必须进一步激活镇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全面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要求镇域做好“提质”文章,对标先进县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全市各镇街(园区)要挑大梁、当主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下好制造立镇、园区活镇、科技强镇、人才兴镇、现代城镇“五步棋”,打出一套新的发展“组合拳”,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大擂台上各展所长、赛龙夺锦。全面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要求村域做好“融入”文章,建设集体经济发达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各村(社区)要在观念上、资源上、环境上主动融入市镇发展全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下苦功夫、出新成效,通过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加快重点帮扶村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双万”东莞,海纳百川,有“融”乃大。新征程上,东莞致力于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千万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要求市域做好“统筹”文章,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要坚持“全域一盘棋”谋划推进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重点抓好市级和区域级的重大基础设施、高品质公服配套设施的谋划布局。要进一步满足千万人口的品质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到常住人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大力营造和激发“东莞是我家”“我与东莞共成长”的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声号响,闻令而动。东莞全面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动员令已经发出,市镇村三级力量要对标对表全市“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跑马勇争先、执行论英雄”的气概和魄力,坚持分类施策,强化改革赋能,加快帮扶发展,坚持大干、快干、苦干、实干,努力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奋力推动东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争先进位,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字:本报评论员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