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上,有营销人员宣传参与抽奖即免费赠送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是“馅饼”还是“陷阱”呢?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以案说法”,了解“中奖好事”背后暗藏的套路。
“手气爆棚中奖”的背后
一日,林先生路过东莞市长安镇一家招牌为“荣耀手机店”的商店,看到店面正在宣传可以免费抽奖,便参加了抽奖活动,没想到“手气爆棚”抽中一台5G手机。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自己手气爆棚,随便一抽就抽中一台5G手机!”说完,林先生兴高采烈地进店兑奖。
兑奖时,“荣耀手机店”的店员向林先生索要身份证称用于登记发放奖品。于是,林先生一边捧着“奖品”——一部5G手机,一边等候身份证返还。这时,店里另一名工作人员前来推荐名为“惠为购商城”的微信网店,向林先生展示微信网店里已上架的部分商品,包括手提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并宣称在该微信线上商城注册充值后会获得等值积分,可随时使用积分购买等值商品,今后也会上架更多更丰富的商品。没有过多思考,林先生就按照指引,通过“扫一扫”这名工作人员提供的支付宝收款二维码,使用支付宝花呗向该微信线上商城充值了4000元,并选择分12期归还花呗,产生利息300元,同时获得该微信线上商城会员4300积分。
随后,林先生通过“惠为购生活馆”微信线上商城添加了“惠为购客服”。一开始,该商城还能正常使用,客服也还会礼貌回复林先生的疑问,但没过多久,林先生就发现“惠为购生活馆”微信线上商城小程序无法进入,充值的等值积分无法兑换商品,联系微信客服也无任何回复。幡然醒悟的林先生再次去往长安镇“荣耀手机店”的经营地址,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东莞第一法院受理此案后,多方联动调查,最终锁定某白鲨公司及其股东梁某为被告。被告某白鲨公司在林先生充值消费时,并未如实告知充值的金额不可以或不完全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导致林先生线上充值的金额无法正常使用,被告某白鲨公司的这种交易方式属于极不诚信的强制交易行为。据此,东莞第一法院认定被告某白鲨公司应向林先生返还款项4000元并赔偿占用资金的利息损失。其股东梁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官提醒:“抽奖促销”套路深
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遇到过类似的“抽奖促销”情形,“中奖”奖品也多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每次“中奖”后,商家都会要求消费者预存大额话费、购物金等,再通过提高兑奖门槛或附加对消费者不利的限制性条件,部分商家甚至诱导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花呗分期或其他小额贷款进行分期付款消费。充值后,消费者往往会发现线上商城的商品少、价格高、不适用,等到重回现场要求退款时,商家大多已经“跑路”。
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东莞第一法院松山湖法庭法官唐珺珺提醒广大消费者:“抽奖促销”套路深,对于免费领取礼品或扫码抽奖的“好事”要谨慎,自己的手机也不要轻易交由他人操作,避免被套路,造成钱财损失。同时提倡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切勿贪图小便宜,消费过程中不要“头脑发热”轻信具有诱惑力的广告宣传,注意鉴别商家以“分期付款”为幌子诱导开通信用卡、网络贷款,可能会带来高额利息、影响个人征信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