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春观澜②|“美丽经济”迎春天 “诗与远方”在此间
东莞+ 2023-02-10 10:28:43

“在东莞横沥镇的村头村有一大片的葵花园,近段时间也成为附近市民的热门打卡点。行走在村头村的葵园里,处处皆是风景。”2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广东东莞:金色葵花汇成海 春光浪漫暖意浓》为题,对横沥镇村头村葵香园作了深入报道,让全国观众领略了村头村“葵花之海”景色,感受了生态横沥、宜居横沥之美。

无独有偶,当晚的央视《新闻联播》又以《花开中国 生机盎然》为题作跟踪报道。报道称,在东莞,横沥村头村的向日葵正迎春绽放,村里把耕地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种植向日葵,既能发展乡村旅游,还能通过轮耕轮种实现土壤改良。

春日葵花盛开,一片金灿灿,向阳而生,充满春的希望和力量,更给人以信心鼓舞。作为横沥镇的一个精品文旅景点,葵香园能登上央视新闻,这是国家级平台对横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肯定。在如此高规格的权威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充分展现横沥的特色乡村新亮点、乡村振兴工作新路径,也有利于提升横沥的城市形象,扩大横沥影响力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消费,并顺道领略更多的横沥美景美色、人文风情、特色美食等。如此口口相传,无疑能使横沥成为更多游客心中的乡村旅游“打卡地”,从而以文旅发展、美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近些年,横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特别是倾力打造乡村振兴“斗牛大会”,以人居环境、和谐善治、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产业等主题,各村居同台竞演,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比如其中的“斗环境”,总投入4亿多元实施各类项目300多个,推动全域创建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斗“治理”,评选出十大最美“四小园”,“边角花园”案例在全市会议作经验推广,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又如斗“文化”,挖掘打造一村一品牌,推广形象标识系统,以视觉设计理念增强传统乡村文化的识别度和推广度;斗“人才”,挖掘树立了模具师傅、中菜师傅、农民致富带头人等社会人才代表;斗民生,社区服务、一元就医、敬老爱老等典型案例深入人心……

通过举办“斗牛大会”,评选最美“四小园”等系列活动,横沥将乡村振兴变成“全民参与、全域创建”,让乡村环境美起来,乡情风韵显出来,乡风文明升上来,民智民心聚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横沥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铺开“一村一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文旅品牌,串联各景点景观,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为乡村振兴插上“文旅翅膀”。推动发展美丽经济,成功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形成了村头村的“葵香园”、山厦村的“彩虹村”、新四村的“678艺时代”、张坑村“相牛故里”等形象标识及文旅品牌项目,成为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此次登上央视新闻的村头村“葵香园”文旅品牌是横沥首个向日葵大型主题园林公园,园内建设有古井水塔小景、榕树头休息区、荔枝园休闲区、莞香园水塘小景等特色乡村景观。作为网红打卡点,春节期间百亩葵园每天有不少于两万人过来参观,不但带动了当地人的就业创业热情,也刺激了消费潜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美丽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媒介宣传是旅游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村头村葵香园“向阳绽放”央视《新闻联播》,对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意义远大于新闻本身,这也给如何做好城市形象推广、展示城市之美、发展美丽经济以有益的启迪。好酒也怕巷子深,好景也须多吆喝。

比如高度凝练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等元素的旅游品牌标识和旅游宣传口号,努力打造好并广泛传播。结合本地特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等,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多样化文旅IP,发挥社会平台作用最大化,做好各种宣传推广,让节会等平台成为吸“金”法宝,等等。

网络时代,新媒体已成为旅游宣传的重要助推器。应当积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策划,做好旅游品牌包装,发动市民人人都当家乡旅游信息宣传员。用好网络媒体蹭热度、旺人气、兴旅游。利用公众人物、网络大咖等的影响力,邀请他们当旅游形象代言人,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三产融合”发展中,文旅产业为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拓宽了现实路径。相关部门要多维度、多渠道加强对横沥旅游形象、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发掘利用好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景点、文旅精品线路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消费,让乡村也可以成为“诗和远方”。

文字:袁健斌 图片:袁健斌 横沥宣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