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面对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东莞顶压前行,以超常规力度稳住了经济大盘,全市经济实现“稳中见韧、韧中见新”。为复盘东莞经济,东莞日报特推出《“韧”“新”东莞,顶压前行——2022东莞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从六个方面全面剖析2022年东莞经济的“韧”“新”密码。
2022年是东莞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东莞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压力之下,东莞强信心、稳增长,以超常规力度稳住了经济大盘。
在近日召开的东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上,东莞官宣——预计2022年全市GDP超1.1万亿元!
这意味着,在这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考”中,东莞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继续稳坐“万亿俱乐部”宝座。这份成绩单也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为东莞经济在今年起好步、开好局打下基础。
观察2022年东莞经济,可以用“稳中见韧,韧中见新”来诠释,尤其是一些新亮点、新做法、新趋势,为东莞经济增添不少亮色。
【基本面】
基本盘稳定,重大项目投资超额完成任务
过去一年,东莞经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韧”。尽管承压前行,东莞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2.2%、1.6%和1.9%,始终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第二个印象就是“新”,经济面有新亮点、政策面有新做法、产业面有新趋势。
——看工业。工业占东莞经济的大头,2022年,全市工业基本盘保持稳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略降0.7%,高技术产业中,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53.4%,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增长12.3%,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1.5%。
——看投资。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2022年,东莞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262.2亿元,同比增长7.8%,超额完成攻坚任务。在重大项目带动下,1-11月全市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3%和8.9%。
——看消费。东莞通过开展“乐购东莞”“莞企莞货”等促消费活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带旺城市的“烟火气”。2022年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从限上单位商品类别看,中西药品类、家电音像类、化妆品类分别增长17.7%、15.9%、13.1%。
——看外贸。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冲击下,东莞外贸承压,然而以市场采购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以及以“一带一路”为主的新兴市场仍然可圈可点。2022年前三季度,东莞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5.3%,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11.8%和7.4%。
此外,东莞的服务业、金融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8.3%;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7.2%、12.7%。
【政策面】
打好政策“组合拳”,以超常规力度稳增长
2022年东莞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一方面得益于东莞以超常规力度稳增长,另一方面与无数东莞企业在困境中及时应变、主动求变的奋斗精神分不开。
2022年11月初,东莞组织4波企业组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参展“抢订单”。“几天内就定下8个订单,意向成交额近百万美元!”随团参展的广东雅思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士芬表示。
2022年2月2日,东莞开通“莞港水运专线”,解决了疫情期间莞港陆路通道受阻后,很多东莞企业“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的难题。开通以来,累计服务企业超2400家,进出口货值超过1000亿元。
这些案例是东莞不遗余力稳企助企的缩影。2022年,东莞市、镇、村三级联动打好稳企助企攻坚战,接连出台“稳岗惠企便民10条”“保链12条”“纾困27条”“稳工业22条”等系列措施,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帮助一大批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生机,留住了“青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2022年12月8日,东莞2022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活动暨动工仪式举行,第四季度全市新开工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高达1400亿元。
过去一年,东莞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的关键性作用,累计举办4次重大项目动工仪式,项目多、投资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回稳向好。
去年8月,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成功召开,东莞拿出最大的信心和决心,推出首批4300亩6个连片产业用地,面向全球龙头企业“挂榜招商”。大会共签约项目72宗,涉及投资总额近1100亿元。千亿资金纷纷选择东莞,再次彰显投资者对投资东莞的信心,东莞仍是一片备受欢迎的投资热土。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强则经济强。过去一年,一大批有远见的东莞企业趁势而上,有的进入新赛道,有的外贸转内销,有的抓住直播风口,有的加强技术创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走进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可以看到智能机器高效运转。“经过数字化及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推进,相比10年前,日产能提升了4倍。”公司信息化负责人尹鉴深说道。
在东莞市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订单增加不断,产能持续提升。“我们启用了新厂区,新增厂房面积350亩,满产情况下产能可翻倍。”公司相关负责人储德根表示。
可以说,正是广东东莞企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的精神,推动了产业升级发展,为东莞经济注入了特有的韧性。
【产业面】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增强
观察东莞经济,不仅要关注量的变化,还要看到质的改变。2022年,东莞经济增量并不大,但它呈现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增强等新趋势,影响更为深远。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东莞实现全年企业上市的完美收官。
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2022年,东莞累计新增12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增至7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达57家,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日前,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有3个涉及东莞的制造业集群,分别是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深佛莞市智能装备集群、佛莞泛家居集群。
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组织形态,有利于企业资源对接、要素整合,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当前,东莞正在加快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崛起,将为东莞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东莞新增了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10家,数量排名全省第三。东莞约有20万工业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东莞大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创新活力。
一年来,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突破,松山湖科学城创新能级稳步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R&D占比排名全省第二。吹响“是人才、进莞来”的号角,人才吸引力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6位。
可以预见,随着东莞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积蓄的新动能快速释放,东莞经济将增添更大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路走来,东莞经济经过了多次“压力测试”,证明具有走上坡路、开顶风船的能力,只要基本盘稳固、压舱石坚实,东莞经济必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总策划:雷石鹏
策划:虞清萍
统筹:殷昌盛 孙本源
文字:王占国 曹丽娟
图片:郑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