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要实现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统一,还要让城市具有高辨识度和认同度、强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文化强市的基本表现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风尚良好,人文气息浓郁,文化事业兴盛,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并形成城市强大凝聚力。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院长田根胜表示,东莞要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就要摸清城市自身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加大对发展文化强市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那些可以代表城市发展水平,具有很强辐射力的产业、品牌的投入,加大对那些有利于城市产业转型和市民综合素质提高领域的投资力度,形成与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院长、教授田根胜
文化代表简介
田根胜,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院长、教授,东莞市知联会副会长,东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城市文化评论》主编。研究专长为城市文化、文学、戏剧等,有《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近现代东莞学人群体研究》等学术专著,主持“近现代报刊与戏剧转型研究”“近代都市与近代戏剧转型研究”“珠三角制造业产品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研究”等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
大力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
东莞是千年古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里一座重要的节点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流动频密,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莞已经成长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制造名城。
田根胜表示,东莞一直重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文化价值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创造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为改善市民社会文化生活建立了良好基础。
如今,东莞更是一座GDP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站在新的城市发展起点上,要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离不开良好的城市综合环境作支撑,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软实力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东莞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田根胜表示,目前,东莞存在城市发展的文化视野相对狭窄、城市文化的发展主题不够明晰、城市发展的文化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东莞政府去面对和解决。
“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要形成与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顶层设计与体系化经营是二位一体的。”田根胜建议,东莞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立足传统,深挖区域特色,如鸦片战争、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莞邑文化;二是着眼当下的城市精神、文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提炼东莞文化发展的亮点;三是面向未来的新兴文化业态、产业发展标杆、制造业文化名城,激发持续发展潜能。力争把东莞打造成人文文化高地、历史文化富地、特色文化标地、休闲旅游胜地、国际制造业文化阵地,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打造制造业城市发展的文化硬实力
田根胜认为,文化软实力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快速且有质量的经济发展,就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文化话语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主题,东莞的创意设计、数字文化、时尚文化等优势产业均可作为城市核心文化产业,发挥它们在优化东莞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的作用。其具体路径有:
一是“制造+设计”,推进东莞“设计之都”建设。要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设计中心,聚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促进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以东莞八大支柱产业为基础,对接世界知名行业协会,举办双年展会,演绎跨领域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融合新趋势,树立“东莞制造”“东莞智造”的品牌。
二是“文化+科技”,跨界培育引领型新兴业态。在空间生产方面,推动城市文化空间改造与升级,全面改造城市物理空间,以文化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物理空间进行改造。在文化生产方面,推动城市文化资产建设,以IP、内容或数据注入城市空间,以具有典型地方IP特征的文化符号作为空间再生的主题。在产品生产方面,城市特色产业或生态布局,将城市空间和内容凝练为产品,并形成可以品牌化、商业模式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文化市场的价值,同时建构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关系生产方面,推进地方认同感运营。发挥数字文化经济的“社交”属性,将空间、文化、产品生产带入多元场景,并通过互联网络链接产消群体,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是“工匠+品牌”,着力推进城市“新制造业品牌计划”。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培育工匠文化,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以国际制造业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举办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凸显城市文化魅力。
建立健全“文化强市”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对一个城市软实力实施情况的一种监控系统,是构建城市未来瞭望塔的核心。通过完善的评估体系,将文化强市的维度和路径容纳其中,并通过具体、详实、科学的数据,丰富、经典的案例,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研究,为制定战略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田根胜认为,文化强市建设作为东莞城市发展软实力的重大战略,要增强对发展城市软实力重要意义的认识,摸清城市自身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要主动出击,把城市纳入到参与全球竞争的循环体系,努力使自己的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尤其是明确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承担的历史责任,做好功能城市的定位,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服务经济)去赢得未来核心竞争地位。要加大对发展文化强市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那些可以代表城市发展水平,具有很强辐射力的产业、品牌的投入,加大对那些有利于城市产业转型和市民综合素质提高领域的投资力度,使之始终保持与城市的发展、地位相适应。
“城市竞争力与优势不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品质的优劣,即产品性质、人力素质、生活品质、环境特质。”田根胜还表示,经济社会转型本质上是文化转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列成章。而随着风格社会的成长,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味、美感与体验。因此,城市发展中美学经济、设计思维等已然成为关键词。这方面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锻造优质产品,形成魅力经济;二是促进社区更新,构建风格社会;三是倡导绿色理念,培育美感生活。“城市品质是文化强市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设文化强市,东莞还要注重城市品质提升。”田根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