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听Ta的⑦|他是“科班出身”,为做好垃圾分类学会了“带娃”
东莞+ 2022-11-08 18:26:41

“小朋友们的参与度很高,因为有比赛,他们就会努力为小组争荣誉,现场一阵阵加油声,气氛很热烈。”说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活动,刘宇明的声音里洋溢着热情。

刘宇明是石碣镇的一名垃圾分类引导员,不同于不少受周围人影响而加入垃圾分类工作行列的从业者,他最初接触到垃圾分类,是在专业学习中。“专业学习中有关于固体废弃物的一门学科,里面是有介绍过垃圾分类的。”

可以说,这位年轻的引导员是“科班出身”。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刘宇明认为垃圾分类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毕业后,他选择了成为一名垃圾分类引导员。

虽然知道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刚开始接触工作时遇到的困难,还是让刘宇明感到非常苦恼。在宣传工作中,他总会遇到一些市民不理解不接受他们的工作,甚至可能进行了口头上的讲解和引导之后也没有太大效果。“这些市民之所以会觉得垃圾分类麻烦,是因为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意识。”

面对人们刚开始接触垃圾分类时的嫌麻烦和不理解,刘宇明最初只会进行宣传引导,但后来他逐渐发现,“知行合一”其实更有效。于是,他从进行口头宣传并不总能见效显著的苦恼中跳脱了出来,鼓励市民们坚持去做垃圾分类这件事,让大家行动起来,并在他们行动的同时辅助性地进行宣传引导,“这样,他们在切身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培养起垃圾分类的意识。”

令刘宇明没想到的是,担任垃圾分类引导员竟然还要掌握“带娃”这项技能。他需要每个月走进学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一遍一遍地耐心向小朋友们讲解。但只要小朋友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他就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日常的宣传工作,刘宇明所在的石碣镇垃圾分类办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兑换礼物的活动,提高人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能看到人们逐渐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刘宇明很欣喜,他也希望,未来这些环保理念能更深入人心,像他描述的自己一样——“在生活中看到垃圾分类桶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什么垃圾应该丢什么桶。”

文字:张雨倩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