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东莞答卷|东莞市科技局:科技赋能新发展 创新引领新未来
东莞+ 2022-10-11 08:56:13

十年芳华,创新蝶变,东莞以创新为橇,穿山越壑,解锁发展密码。

十年前的东莞,工人忙忙碌碌,机器轰隆作响;十年后的东莞,精密机械勇闯“无人区”,科技新材你追我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坚持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并成功通过验收,研发投入从2008年的占地区生产总值0.54%大幅提升到2020年的3.54%,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标志着源头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东莞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展望未来十年,东莞将继续突破现有科技创新瓶颈,坚持内生技术进步,构建产业链技术新优势,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拥有超过3800个注册用户,已完成用户实验课题800多项。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 记者 张村城 摄

东莞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今年1月,东莞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消息传遍业界。这标志着多年来东莞从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转变,成为东莞城市发展逻辑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依靠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终于跑出了创新驱动加速度,为高质量发展再打下坚实一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一直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多年来,东莞以协同创新作开路先锋,以源头创新作基础后备,面向短板求补,面向桎梏求变,面向未来求新,面向全球求贤,创新实力和科技能力扩张提质、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完善优化,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艰苦转变,实现了全球制造基地向全球创新节点的华丽转身。

一组数据,彰显东莞近年来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

2021年,东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34.45亿元,比2012年增加351.43亿元,增长4.2倍;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比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拥有32家新型研发机构、90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集聚发展,有设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77家,比2012年增加6256家,增长19.5倍,覆盖率52.4%;东莞培育出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专精特新企业、110家“小巨人”企业……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的结果显示,东莞排名第19位,挺进全国20强,比2020年排名上升3位,比2019年排名上升9位,位列广东省第三名。

回望东莞走过的路,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从专利产出到企业培育,东莞在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都迈上新高度。

今年8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再次送上政策大礼包,发布的《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简称《意见》),为东莞指明了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发展方向,并赋予东莞打造前沿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意见》赋予东莞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则是省委、省政府为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打开了“绿灯”,不仅支持东莞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还将对东莞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加强用地、用林等要素支撑。

《意见》的出台,是对东莞科技创新和制造实力的认可,也是省委、省政府对东莞寄予的厚望。有了省级政策的加持,东莞必将全面提升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顺应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东莞企业不断坚持科技创新,朝着先进制造方向迈进。图为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记者 郑志波 摄

从投入到产出,东莞创新全链发展

东莞以制造立市,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创新链前端环节的缺失成为了东莞产业转型、跃迁的桎梏。

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东莞早谋划下对先手棋,2007年,中科院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向国家申请在莞建设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和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2011年在东莞开工建设,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行。世界第四台、中国第一台散裂中子源成功落地东莞,打破了东莞缺乏源头基础创新的局面。

截至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拥有超过3800个注册用户,已完成用户实验课题800多项,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依托散裂中子源,东莞加快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推动大科学装置与前沿技术平台的链式协同,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而围绕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大湾区大学等重大科研平台、重大基础设施和高等院校相继落户松山湖,东莞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正逐渐成型。

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首个国家战略落地,东莞科技创新跃升为国家队,东莞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

基础研究成果是知识的蓄水池,重塑东莞科技创新的生态。让科技创新更好驱动和服务经济发展,还要把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转化为实际产出,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让科技能够转化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

目前东莞的创新链有源头创新、有技术创新、有成果转化、有企业培育,还有科技金融的支撑,形成全新的创新格局。

作为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2018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实验室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为搭建全链条创新链条布局了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共四大核心板块,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两条腿走路。

东莞大力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创新样板工厂建设,打造科技成果进行小试、中试孵化的物理载体和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实验室的产业技术研究与产业转化,培育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

截至2022年8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分4批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25个优质项目,项目团队发起成立产业化公司39家,注册资本3.15亿,申请专利697项,已授权193项。2021年,产业化公司销售合同额突破2亿,比2020年翻两番;融资额为2.2亿。

发明专利是创新产出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东莞这些年对创新投入的增加,东莞产出的发明专利规模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20年东莞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发明专利授权占比分别达到8.316件/万人、11.73%,其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2008-2020年这12年间年复合平均增长率高达39.5%。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技术交易、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上半年东莞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全省第三,同比增长66.52%,映射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色,折射出东莞以技术研发赋能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能量与底气。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凯格精机公司生产车间 记者 郑志波 摄

从技术到价值,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创新成色愈发显眼,科技产业对转型升级的支撑显著增强。创新实力的跃升带来了产业的变革。

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超1.1万家。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47.9%、37.2%提高至2020年的50.9%、37.9%。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效果越来越明显,科技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今年,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格精机”)正式登陆创业板。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自动化精密装备供应商,该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并凭借良好的研发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进入富士康、华为、伟创力(Flex)等国内外大型公司的供应体系。

但其实过去的凯格精机,仅仅只是一家集成商,设备和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凯格精机董事长邱国良早早意识到问题。

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凯格精机坚持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工艺精密性和性能稳定性。凯格精机的产品精度已达到头发丝的1/5到1/8,其锡膏印刷设备的对准精度、印刷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已接近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

从原来的小微企业变身如今的“小巨人”企业,凯格精机仅仅是东莞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过往十年,东莞企业不断坚持科技创新,朝着先进制造方向迈进。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

在东莞,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成为东莞发力科技创新,培育创新雨林的最大基础。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掀起汹涌澎湃的创新浪潮。东莞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通过高企“育苗造林”“树标提质”等行动计划,创新型企业培育办法、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等系列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

2021年,东莞有设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77家,比2012年增加6256家,增长19.5倍,覆盖率52.4%,比2012年提高了45.3个百分点;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90家,比2012年增加4983家,增长8.2倍,覆盖率44.5%,比2012年提高了31.1个百分点。

高技术型创新企业的快速增长加速聚集了创新要素。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出更多更优高新技术产品,为东莞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根据东莞市高企火炬统计年报,2020年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192925人,同比增长8.7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898.94亿元,同比增长17.05%;获得专利授权38170件,比2019年的28622件增长33.36%;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1263.83亿元,同比增加9.61%。

在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下,科技创新逐步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引领东莞产业变革,经济模式向更高端更高价值方向转变。

东莞大力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创新样板工厂建设。图为工作人员在材料实验室忙碌 记者 郑家雄 摄

群贤毕至,东莞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

迈入“双万”新起点的东莞,已驶上科技创新发展快车道,创新举措更有力,创新氛围更浓厚,创新势头更迅猛。

“十三五”时期,东莞已形成了以松山湖为创新核、创新强镇为节点、其他镇街为支点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松山湖创新核综合实力加速提升,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21位;创新强镇节点作用稳步增强,围绕人才建设、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方面在南城、东城、塘厦、清溪、寮步等10个镇街开展创新强镇建设,成为支撑东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其他镇街支点基础逐步夯实,据2019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东莞共有15个镇街上榜全国百强榜,28个镇上榜千强镇,充分显示了东莞发达的镇域经济实力。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为发挥企业用才、引才的主体地位,东莞通过研究需求和项目转化引进领军科学家,搭建平台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构筑了全方位的引才聚才体系,高端创新人才资源加速汇聚东莞。

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契机,依托重大科研平台,东莞加快引进高层次源头创新人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和组建前沿科研团队22个,科研人员总计485人;散裂中子源已引进人才272人,目前有400余人常驻东莞工作;东莞理工学院建设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引进和组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1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后)等900余人;广东医科大学建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8个,各类市厅级科研平台27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后)等160余人;东莞市人民医院建设各类市级以上科研平台8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后)等98人。

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有各类人才平台1321个,包括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116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903个,集聚基础研究人才近万人,其中高端人才1187人,包括国家级143人,省级223人。

柯海波2019年5月份来莞,是松山湖材料实验非晶材料课题组的负责人,主要从事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基础研究。非晶材料具有高弹性、高强度、耐磨、耐腐蚀、软磁、磁蓄冷、热塑性成型等优异性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场景,契合了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目前,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不仅技术上实现突破,非晶合金的应用领域也被大大拓展。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还成功入选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柯海波表示,希望通过新技术突破材料结构性应用上的瓶颈问题,同时希望研究成果能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尤其是松山湖的发展变化很快,人才加速聚集,看着每天上下班有那么多的车和人,就能从侧面反映东莞人才聚集效应明显。”柯海波说。

为何选择来东莞从事科研工作?柯海波表示,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向往更大的舞台和更好的平台,东莞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东莞有更开放更自由的科研、创新环境,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对人才吸引力十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多项科研发展扶持政策,社会各界科研氛围日益浓厚,东莞的人才“磁力场”的吸引效应正持续显现,研发队伍不断壮大。

2021年,东莞全社会R&D人员18.8万人,比2012年增加13万人,增长2.3倍;2021年,全社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133636人/年,比2012年增加87436人/年,增长1.9倍。

体制创新“解绑”科技创新,未来,东莞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继续沿用“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这一全链条创新体系经验,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科技赋能重塑“双万之城”。

文字: 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