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东莞答卷|东坑:奋斗作笔绘蓝图 精致发展增魅力
东莞+ 2022-10-11 07:46:28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标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坑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以大地为纸、以奋斗作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十年来,该镇攻坚克难,破浪向前,成功走出一条集约化工业强镇之路,创建为“全国文明镇”,逐步从一个以“精品特色”为主题的小镇成长为“精致魅力新东坑”。

这是东坑不断取得发展成就的十年:GDP接连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GDP十年增长271.3%,增速每年都排在全市前列,诞生了两家百亿级企业。

这是东坑城市面貌发生嬗变的十年:形成广受赞誉的“精细严实”东坑经验,初步构建起以良好的城市品质内涵引人留人、引商强商的良性循环。

这是东坑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的十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写好民生“答卷”。

十年来,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蝶变,都见证了这片热土的日新月异,见证了东坑儿女的辛勤付出。

成绩是昨天的句号,奋进是永恒的主题。

展望下一个十年,东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更加生动的“精致魅力新东坑”故事,为全市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精致魅力新东坑,初步构建起以良好的城市品质内涵引人留人、引商强商的良性循环 记者 程永强 摄

经济建设

GDP接连突破两个百亿大关

9月20日,位于东坑镇的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2022年的第100万台爱玛电动自行车正式下线。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该公司爱玛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就突破百万台。

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也是东坑镇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今年1—8月实现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66%。爱玛于2011年在东坑开始投产,2012年销售电动自行车仅16万台,2022年9月生产量突破百万台。

爱玛是东坑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

东坑人深谙其中道理。十年来,东坑坚持以“工业立镇”,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一方面该镇加速对接深圳,融入松山湖,承接深圳和松山湖的产业外溢,从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不断精准招引来更多优质企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着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全镇产业综合竞争力。

据统计,2011年,东坑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有16家,超10亿元企业仅有4家,没有一家百亿元企业。十年过去,2022年,东坑超亿元企业达71家,超10亿元达11家,百亿元企业达到2家,产业发展呈现“星月同辉”。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是东坑第2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也是世界一流的锂离子电池服务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湾区内的新能源锂电池行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预计公司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充产能,加大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打造智能化工厂,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做世界一流的创新科技公司。

大量优质企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十年来,东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1年,东坑的GDP仅55.6亿元。十年时间,该镇经济飞速发展,GDP接连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2021年,东坑GDP达到206.4亿元。十年时间,该镇GDP足足增长271.3%,年均增长达到14.0%,增速每年都排在全市前列。

2011年,东坑规上工业总产值仅149.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仅28.3亿元。2022年,该镇规上工业总产值高达617.9亿元,比2011年增长314.5%,年均增长15.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9.3亿元,比2011年增长391.5%,年均增长17.3%。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1年,东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1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0.3亿元、进出口总额仅24.5亿元。而到了2021年,该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7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3亿元、进出口总额实现244.6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466.2%、184.1%、898.5%。

这是意义非凡的时代征程,这是逐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过去十年,东坑用一组又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奏响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交出一份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优秀“答卷”,在东坑发展史册上铭刻下不可磨灭的实干印记。

■东坑形成由电子信息制造业单一支柱,转向与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构成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东坑供图

创新发展

“单一支柱”变“双轮驱动”

在东莞市迈思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门,技术人员进行着新产品的试验。这是在东坑成长起来的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数字能源、服务器电源、工业电源、消费电源,设有独立研发中心,拥有专业研发团队,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率达37.38%。

据了解,从深圳迁来东坑后,迈思普电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于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入选东莞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2020年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更进一步,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迈思普电子的成长契合了东坑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路径。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东坑面积较小,仅有23.8平方公里,排在全市倒数第三位。怎样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东坑在“工业立镇”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先进制造业优先,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将土地向发展前景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倾斜,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特别是近年来,该镇布局信息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不仅进一步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而且打造出电气机械及设备产业集群,形成由电子信息制造业单一支柱,转向与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构成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新格局,挺直东坑经济发展的“脊梁”。

在此过程中,东坑瞄准高端产业领域和新兴产业,成功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市级倍增企业,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倍增企业18家。并深挖储备一批在行业技术领先、有知识产权优势、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较好、具有“单打冠军”潜力的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目前该镇共有130家优质企业入库,其中包括70家高新、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5家规上潜力、年产值增速超30%企业。

今年以来,东坑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力推进“立柱”“强链”。

8月2日,东坑普创先进半导体产业园动工。据了解,普莱信半导体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深耕芯片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典范。目前,东坑加快培育“东勤+东建”“新能德+普莱信”“富强+富港+华荣”,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龙头示范,打造成三大高科技产业基地,并实现富强主导的电子设备制造产业、新能德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东勤主导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普莱信主导的半导体产业“立新柱”“立强柱”。重点聚焦5亿-10亿元企业引育,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实施“链式”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的产业项目。

十年来,东坑经济发展不仅有速度、有规模,而且有质量。据统计,该镇以占全市不到1%的辖区面积,创造了近2%的经济贡献。2021年人均GDP达10.96万元/人,全市排名第9;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13.25亿元,全市排名第4;每万元GDP耗电量761千瓦时,按耗电量从低到高排序全市排名第4。

亮眼的产业“成绩单”背后,是东坑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奔跑的生动展现。如今的东坑,正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路径上向纵深挺进。

■东坑以精细化管理“绣”出城镇新面貌 卢满伦 摄

城市品质

“精细严实”东坑经验受赞誉

时下虽然已到秋天,但是行走在东坑大道,仍能看到花团锦簇,感受到浓浓的绿意。

近年来,东坑镇注重细节,对多条主干道的绿化、市政设施、路灯等进行全面升级,沿线种上四季花色和观赏性植物,提升道路景观。

该镇还将部分路段打造成高低起伏的地势,并搭配上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让道路景观不再简单低调,而是富于变化,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城市管理是东坑下的一招“先手棋”。

十年来,东坑布局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了“精细严实”的管理模式,取得明显成效,逐渐形成广受赞誉的“精细严实”东坑经验。

该镇将“亮丽整洁”作为“招牌”,高标准将“精、细、严、实”的精致化管理思维贯穿工作全过程,以“精”的管理模式实现低成本办大事,以“细”的运行方式实现网格化全覆盖,以“严”的管理机制提高环卫工作效率,以“实”的工作作风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在“精细严实”管理模式下,十年来,东坑逐步从一个“精品特色”为主题的小镇,成长为“精致魅力新东坑”。在此过程中,全镇数十万东坑人共同见证了这座小城的成长和变化。每一条新修的道路、每一片新开发的小区、每一个新建的公园……每一天,这座小城都在变亮、变美。

6月13日,东坑镇骏发路(井美段),随着东坑交警大队民警一声指令,等候多时的车辆有序通行。这意味着该道路拓宽工程正式建成通车。东坑交警大队民警表示,骏发路的断面拓宽,解开了十余年来困扰民众出行的一大顽疾,为东坑市民出行创造了一个畅通的环境。

路通,财通。

东坑品质交通千日攻坚成效显著,神山大桥、角社大桥完成重建,莞番高速(东坑段)正在建设,加快迈向“高速地铁时代”,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实现外联内畅,带来出行便捷的同时,也串起城乡发展的巨变,打开了东坑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东坑精细管理“绣”出新面貌。

东坑加速构建“魅力东坑15分钟生活圈”,建设“千景绣东莞”街头小景、农业园万里碧道、水环境修复等30多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成一批“四小园”和“口袋公园”,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洁净城市”等,抓好“六乱”问题和“三线”整治,百顺市场成为全市首批高品质示范标杆市场。

近年来,该镇城市管理考核稳定排在全市前列,东坑精细化管理经验被写入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荣获2019年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初步构建起以良好的城市品质内涵引人留人、引商强商的良性循环。

“对企业来说,愿意在当地留下来,环境因素占全部因素的七成。”富强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富强之所以扎根东坑做大做强,除了政府服务又快又准外,就在于东坑环境足够美。

“企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新能德科技相关负责人说,东坑的人文和环境都非常好,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一个“精致小镇”的魅力,能够吸引众多的人才爱上东坑、定居东坑。

市民郭女士表示,“道路宽了很多,安全性比较高,路边都是花花草草,感觉心情也比较靓,东坑越来越美了。”

■东坑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成为“山水新天地”“打卡新地标” 记者 程永强 摄

乡村振兴

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

近日,东坑月明湖70亩向日葵花海进入盛花期,放眼望去,满目金黄,迎风摇曳,美不胜收,该镇乡村振兴再添新景。

近年来,东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美了乡村、乐了村民,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村庄颜值“靓”起来。

行走在东坑村荔枝公园的小道上,干净整洁的巷道,青石板路,农家烟火,真实又温柔。过去,这里曾是一处困扰居民的绿化死角,长期空置、杂草丛生,是村民废品堆放、家禽饲养的集散地,既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治安等隐患。“整治提升后,现在家门口就有公园,空气很好、环境宜人,我经常带着孙女到这里坐一坐,日子过得很舒服。”家住东坑村的王阿姨竖起大拇指说。

近年来,东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荔枝园整治提升项目是重中之重。该镇首批建设初坑村、井美村等6个“家门口”的荔枝公园,示范带动全镇36个荔枝园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绘出“村强、景美、人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据了解,该镇16个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域通过“美丽宜居村”创建,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荣获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特色发展“连”起来。

9月29日,东坑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基本建成,古祠堂、古戏台、水上栈道、山体公园、鱼寮广场、月明湖畔、月亮雕塑……所过之处,移步换景。这片土地,三年前还是一片杂乱老旧的农房和荒废缺管的鱼塘,现在已经焕然一新,还成为群众出行游玩的“山水新天地”“打卡新地标”。

该项目由丁屋、黄屋、彭屋三条村组成,以“山水新天地”为主题,以东坑地域文化为特色,进行连片开发,串珠成链,打造成为具有东坑独特文化内涵的山水栖居典范,融入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集生态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高品质综合配套的文旅融合新地标。

住在彭屋村的彭阿姨亲眼见证着家乡环境的巨大改变,她高兴地说,“现在环境变好了,空气清新了,设施变多了,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散步、骑行、钓鱼,别提多方便了,我们住在这里很幸福。”

村民口袋“鼓”起来。

东坑推行镇村联合招商模式,通过激活村级闲置土地,破解土地资源紧缺和闲置资产“沉睡”的矛盾,打开了农村发展新空间、新思路,让集体资源“活”起来、“转”起来。近年来,该镇成功推动一批镇村联动项目,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2年,东坑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为174146万元,经营性纯收入22820万元。到2021年,村组集体两级总资产增长至341333万元,经营性纯收入达39672万元。十年间,村组两级总资产增长96%,经营性纯收入增长73.85%。

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

3月8日,中午12点30分,在坑美村核酸采样点,东坑党员志愿者张丽华忙碌了好几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早已打湿,饭都顾不上吃的她还在忙着引导群众填报信息、有序排队等。

那段时间,像张丽华一样的党员志愿者,东坑还有2000多名,他们分赴全镇各个检测点,协助开展登记、维持秩序、疏导群众等工作,与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村(社区)工作人员等一起,确保核酸检测快速有序完成。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近年来,东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铺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二标四实”等工作,打好各类专项整治攻坚战,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日常应急演练,促进全镇和谐善治,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前进。

筑牢防疫网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东坑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扎实做好落地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监测哨点、跨境货运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方位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理,做好应急、医疗等物资储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全面铺开疫情防控宣传,营造浓厚防疫宣传氛围,动员全民一起群防群治,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压实安全防线。

东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紧盯重点领域,摸清安全风险和隐患底数。对发现的隐患,逐项制定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措施,实行定人、定责、定位,全面杜绝隐患苗头,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创新治理举措。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也难在基层。8月16日,东坑16个村(社区)“红色邻里”调解工作室揭牌,建立“1+3+N”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聚力、以案说法、全民普法,实现诉源治理纠纷、就地化解矛盾,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充电区域规范设置,消防设施配套完善,防疫宣传显眼提醒,公共区域干净整洁……这是东坑一间新近挂牌“五星”的出租屋。该镇创新出租屋管理模式,开展出租屋星级评定工作,推进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促进出租屋管理工作提档升级,让出租屋更有“星”,让租客更放心。

“对出租屋进行星级评定,对我们来说,租房子肯定更直观,首选五星级的,肯定各方面都比较好。”邓先生目前租住在东坑塔岗村,他告诉记者,近日他所住的出租屋挂上了“五星”的牌子,牌子上除了有所住房屋的基本情况,还公示了社区警长、辖区网格员、出租屋管理者的信息,“一看牌子,感觉就是责任落实到个人,自己住在里面感觉更安心了。”

东坑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创新方式,动员基层力量,推动志愿者、社会组织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党建引领下,东坑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成效初显,获评市“‘智网工程’优秀镇街”,一批村(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东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如今的东坑随处可见美丽的景致 记者 程永强 摄

民生福祉

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筑牢民生底线,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环境等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

5月11日,东坑镇第三小学与松山湖实验中学进行集团化办学签约,东坑镇和松山湖集团化办学再添新成员,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东坑教育质量,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城市发展的点滴,折射出百姓幸福生活。

东坑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建成东坑中学二期宿舍、东坑中心小学新功能楼等一批教育设施,创新推进公办幼儿园教育集团化办学,东坑中学、东坑第三小学分别纳入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东坑第三小学已进入施工阶段,东坑中心幼儿园分园正式投入使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东坑医院挂牌“二级甲等医院”,建成东坑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经验成为全国典型。东坑社卫中心获评“国家推荐标准”单位、省文明单位。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

东坑连续两届入选“全国文明镇”,建成“1+N”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成篮球馆、文化分馆、工人文化宫、老干部大学分校、旗山书院分院,创建多个“城市阅读驿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4000多场次,受惠群众超百万人次,夺得市级以上奖项的文化体育活动100多项。获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将“卖身节”搬到线上,打造与众不同、充满新意的“云卖身节”,展示东坑传统特色文化魅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过去十年,东坑织密扎牢“保障网”,兜准兜实“民生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普惠于民。该镇历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社会保障、救助及妇女儿童服务水平逐年提高,养老金实现“五连涨”,低保金、残疾人补助足额发放,省五星级示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启用。建成首个村级长者饭堂,实现居家养老大配餐。

过去十年来,东坑建成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和“数字政府”改革深入推进,实现镇村政务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跨镇办、跨级办、一次办、就近办,政务服务更加便民利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东坑加快高质量发展。

清澈美丽的河涌,波光盈盈的河水,绿树、游鱼、水草、白鹭、蓝天形成东坑美丽景致。

十年来,东坑坚持把水污染治理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面上的整体改善。2021年,东坑各大河涌基本稳定达到V类水质以上,实现由“脏”到“净”,再由“净”到“清”,再由“清”到“美”的转变。

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成就,共同汇聚成东坑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展现出全镇百姓越来越美的好日子。

十年掠影

●2011年,东坑获评“广东省通讯电子技术创新专业镇”。

●2013年,东坑农业园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5年,东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首次跨进“100亿俱乐部”。

●2017年,东坑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2019年,东坑在广东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中,综合评价等次为“优秀”。

●2020年,东坑连续两届入选“全国文明镇”,实现国家卫生镇“三连冠”,收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省文明单位等7项全市单打冠军。

●2021年,东坑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200亿俱乐部”,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数说十年

一、2011年,东坑的GDP仅55.6亿元。2021年,东坑GDP达到206.4亿元。十年时间GDP增长271.3%,年均增长达到14.0%,增速每年都排在全市前列。

二、2011年,东坑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有16家,超10亿元企业仅有4家,没有一家百亿元企业。十年过去,2022年,东坑超亿元企业达71家,超10亿元达11家,百亿元企业达2家。

三、2011年,东坑规上工业总产值仅149.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仅28.3亿元。2022年,该镇规上工业总产值高达617.9亿元,比2011年增长314.5%,年均增长15.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9.3亿元,比2011年增长391.5%,年均增长17.3%

四、东坑以占全市不到1%的辖区面积,创造了近2%的经济贡献。2021年人均GDP达10.96万元,全市排名第9;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13.25亿元,全市排名第4;每万元GDP耗电量761千瓦时,按耗电量从低到高排序全市排名第4

五、成功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市级倍增企业,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倍增企业18家。

六、加快培育“东勤+东建”“新能德+普莱信”“富强+富港+华荣”,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龙头示范,打造成三大高科技产业基地。

七、东坑加速构建“魅力东坑15分钟生活圈”,建设“千景绣东莞”街头小景、农业园万里碧道、水环境修复等30多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成一批“四小园”和“口袋公园”。

八、东坑首批建设初坑村、井美村等6个“家门口”的荔枝公园,示范带动全镇36个荔枝园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绘出“村强、景美、人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九、东坑16个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域通过“美丽宜居村”创建,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荣获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十、2012年,东坑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为174146万元,经营性纯收入22820万元。到2021年,村组集体两级总资产增长至341333万元,经营性纯收入达39672万元。十年间,村组两级总资产增长96%,经营性纯收入增长73.85%

十一、东坑连续两届入选“全国文明镇”,建成“1+N”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创建多个“城市阅读驿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4000多场次,受惠群众超百万人次,夺得市级以上奖项的文化体育活动100多项。

十二、2021年,东坑各大河涌基本稳定达到V类水质以上,实现由“脏”到“净”,再由“净”到“清”,再由“清”到“美”的转变。

文字:李健武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