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广东答卷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新就业形态已成稳扩就业重要力量
南方日报 2022-09-02 09:38:03
开栏语

新时代蕴含新机遇,新征程充满新希望。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十年,广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生逢伟大时代,奋斗正当其时,无数追梦人融入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在勇毅笃行中实现个人成长,在平凡坚守中见证历史荣光。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南方会客厅”栏目推出“逐梦新时代新征程——我眼中的十年”系列访谈,围绕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话专家学者、先进模范、各界代表性人士,聚焦他们关心关注的话题,讲述身边的故事,畅谈自己眼中的十年变迁,憧憬美好幸福新生活。敬请垂注。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新时代十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赖德胜对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保持长期研究。在受访中他表示,高质量就业是过去十年就业工作的主线,这不仅体现在总体上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持续提升,也体现为工作生活更加平衡、劳动保障持续加强,而不断涌现的新就业形态也已成为稳扩就业的重要力量。

赖德胜也注意到,广东在推动转型升级的同时,通过深入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助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认为这是适时之举、远见之举、引领之举,不仅成为广东一张靓丽名片,也产生了很强的外溢效应。

人物小传

赖德胜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致力于劳动力市场、就业、收入分配、人力资本等领域研究,是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库成员、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暨劳动力市场分会会长、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理事长。

 

形成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是了不起的成就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从您的分析研究来看,这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有哪些?

赖德胜:新时代十年,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总体上趋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我认为,核心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十年,我们提出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出台一系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其次,我们持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确定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我国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进入新时代,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展,均等化程度得到提高,为缩小收入差距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我们持续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共享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且重视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开发战略,区域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南方日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分关键。怎么看过去十年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接下来如何加快推动实现?

赖德胜:橄榄型是一种比较稳定而且有效的分配结构,这有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4亿多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为低收入人群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加快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增强社会流动性;另一方面要改革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使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

不断提高

南方日报:在对过去十年我国就业市场的观察研究中,有哪些发现?

赖德胜:过去十年,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都经历了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侧均出现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还先后遭遇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就业面临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扩大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将其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大局保持了总体稳定。

这十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2020年、2021年,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不利局面下,我国全年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仍分别控制在5.6%和5.1%,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这其中,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就业占比从2012年的48.9%上升到2021年的62.7%;一二三产的就业占比,分别从2012年的33.5%、30.4%、36.1%转变为2021年的22.9%、29.1%、48.0%,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当然,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质量就业是过去十年就业工作的主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就业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工资收入快速增长、就业稳定性提升等方面,也体现在工作生活更加平衡、劳动保障持续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与公平性不断增强等方面。

令人欣喜的是,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这既体现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说明我国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实际上,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最近几年稳扩就业的重要力量。

南方日报: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如何精准发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赖德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就业大局继续稳定的基本盘。同时,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又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首先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头等大事,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强化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提升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切实提高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

从就业供给来看,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对此,财政货币政策要给予特殊支持。同时,要注重营造更加公平的经营环境,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氛围。

从就业需求来看,要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经线”,农民工的就业是“纬线”,只有织牢“经纬线”,整体就业形势才稳。今后,应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更好更快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在疫情中受冲击比较大的就业人员,要加强兜底性支持,确保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三项工程”

具有强大外溢效应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东扎实部署“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建设。对“三项工程”在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方面的成效与潜力,您有哪些观察和思考?

赖德胜: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是支撑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力量。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一支规模庞大、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队伍。广东作为制造大省和制造强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处于深度转型升级中,深入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可谓是适时之举、远见之举、引领之举,实现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高质量发展部署、促进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三项工程”已成为靓丽的广东名片,具有强大外溢效应。我注意到,广东把“三项工程”导入省际协作,帮助帮扶地区劳动者在当地或广东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南方日报:对进一步推动“三项工程”高水平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赖德胜:建议既要重视“硬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软技能”的培养。也就是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注重培养诚信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要综合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等的作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贴近产业、服务市场”的技能人才高地。

除此之外,在重视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技能人才的使用、评价、激励和发展,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晋升、凭业绩贡献确定薪酬待遇”的激励制度,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畅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

我相信,拥有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的广东,今后一定能在技能富民、技能强省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

文字:龚春辉 实习生 郑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