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广东答卷 | 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南方日报 2022-09-01 09:22:28

8月31日,中共广东省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广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肩负起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推动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有关提问。

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请问广东是如何朝着这一目标奋进的?

王伟中: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广东发展的重要关口、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我们把脉定向、掌舵领航。“走在全国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一以贯之的要求。2017年4月,总书记对广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2018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10月,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要“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走在全国前列”,是总书记对我们响鼓重锤、快马加鞭的殷殷嘱托,着眼的是未来的战略全局,瞄准的是世界级的竞争力,目标要求是率先突破、闯出新路、示范引领。

我们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新发展阶段广东工作的强大动力,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坚持从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找方向、找方法,融会贯通转化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政策举措。在实践中,我们提出并不断优化完善“1+1+9”工作部署,这是我省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施工图。第一个“1”,是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这是坚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是关键一招、强大动力。“9”是指9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二是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三是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七是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九是深入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持续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迈上新征程,广东将坚定扛起历史责任,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施工图干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奋力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按照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问广东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接下来还有哪些打算?

张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深刻指出,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科学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国家试点,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把生态保护放在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的优先位置,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研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时,提高一级指标绿色权重。全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体系,做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近五年真金白银投入7500亿元补上历史欠账,以超常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巨大变化。在水污染治理方面,2021年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达2947万吨/日,污水管网长度达7.34万公里,均居全国首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不足20%提高到目前近50%。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原有9个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52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特别是茅洲河、练江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七年全面达标,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3%,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率先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率先构建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在垃圾处理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截至目前,全省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分别达5869万吨/年、957万吨/年。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2020年度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被党中央、国务院评定为优秀等次。

三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7.5%。2021年,全省能耗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单位GDP能耗强度位居全国第三低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大力促进产业链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2021年底城市公交领域电动化率达98%。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70%以上。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四是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压实压紧各地党委政府责任。构筑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十三五”以来制、修订90多件次生态环境地方法规,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截至2021年底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97亿吨。高标准推进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十三五”以来共实施造林和生态修复228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7%。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华南国家植物园获国务院批准并揭牌,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系统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201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至今刚好3年。请问3年来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王伟中: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的发展一直高度关注、寄予厚望,多次亲临视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总书记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了“五大战略定位”,就是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提出了“五个率先”重点任务,要求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我们深刻认识到,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不只是为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更是着眼于全国的大局,要求深圳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不只是要实现经济文化等发展,更要有制度层面的探索贡献,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用深圳的实践和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综合优势和改革开放综合成果,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3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省动员、全域参与,起而行之、特事特办,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全面落实中央意见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推出了一批重要改革事项,涌现了一批先行示范亮点,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居亚洲城市第四位。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6%。二是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深圳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获评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等全国首创性法规,在重点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前列,在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三是现代城市文明焕发生机活力。深圳连续六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志愿者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成为城市招牌,“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四是民生事业取得突出成效。聚焦“民生七有”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2021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三年年均增长6.9%。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0.6万个、新增病床位1.6万张,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9%。五是生态环境品质获得显著提升。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茅洲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茅洲河过去是污染典型,现在是优秀案例,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圳的生动践行。截至今年8月,深圳PM2.5平均浓度降至13.9微克/立方米,AQI达标率95.7%,空气质量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把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践和美好现实。

光明日报记者: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对文化强省建设高度重视。请介绍一下,广东在文化强省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陈建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文化建设高度关心、寄予厚望,要求广东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护好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广东省委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文化强省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持续推动落实,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主旋律弘扬、文明质量提升、高品质文化供给、岭南文化“双创”、对外传播等六大工程,着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呈现新气象,文化自信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一是坚持高举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强化理论研究和宣传宣讲,积极构建“中心+基地”研究体系,打造“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夯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坚持内宣外宣一体推进、网上网下同向发力,围绕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隆重开展庆祝活动和主题宣传,有效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尽锐出战做好战疫报道,让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成为最强音。面对广东地处“两个前沿”的特殊地位,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

二是坚持以文化人,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形成的伟大精神,普查认定全省红色革命遗址4000余处,出台保护条例,改扩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新建团一大纪念馆,上线广东红色地图、网上红色展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选树宣传钟南山、黄旭华等先进模范,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日益浓厚。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76万个,精心打造一批“岭南书院”,做强“志愿广东”品牌,全省志愿者人数达2163万人,位居全国前列,“红马甲”成为最美风景线。出台《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建成珠三角地区全国文明城市群,精神文明的大厦和有形的高楼大厦同时在广东大地巍然耸立。

三是坚持以文惠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打造高水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体系,启动扶持计划,设立扶持资金,带动全省文艺生产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有418项(次)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国际性奖项,涌现《中国桥》《沙湾往事》《中国医生》《白蛇传·情》等多部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建成广州国家版本馆、广东画院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强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岁修”制度,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65项,广州永庆坊、潮州广济桥和牌坊街、汕头小公园等文化遗珍重焕光彩、成为网红“打卡地”。

四是坚持文化赋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59%,占全国总量的13.8%,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文化新业态全国领先,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若干个千亿级文化新业态集群。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会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文化贸易持续增长,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约占全国2/5,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我们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携手港澳共建人文湾区,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媒体峰会等一系列活动,文化交融和产业合作越来越深入。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诚挚欢迎大家常来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一流湾区的文明之光和文化魅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凤凰卫视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引起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请问广东如何担当好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协同港澳高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王伟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在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五大战略定位”,就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习近平总书记用“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指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广东担当好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坚决服从服务“一国两制”大局,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携手港澳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一是聚焦协同创新,携手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我们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体系布局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鹏城云脑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港澳共建20家联合实验室,推动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港澳开放,累计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3亿多元。同时,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探索形成“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港澳服务”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二是聚焦软硬联通,携手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机制衔接。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我们强化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等相继开通,“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通关”等模式广泛推行,“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创新举措落地实施,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1万多家港澳企业通过便利途径实现登记备案,31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三是聚焦示范引领,携手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横琴合作区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特别是紧扣琴澳一体化推进高水平开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在这方面赋予合作区很多开创性、引领性政策,包括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跨境金融管理等。《总体方案》赋予横琴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双15%”等优惠政策,力度非常大,特别是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将受益群体由境外高端紧缺人才拓展到境内外高端紧缺人才,对合作区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海合作区主要是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超过港澳税负部分等支持政策,含金量非常高,省里正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澳门商报记者: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数字化发展。广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请问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在全面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中有什么打算?

张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发展,强调要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改革,聚焦优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流程再造,建机制、打基础、推应用,全面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一网通办”优服务。我省先后打造出“粤省事”“粤商通”“粤智助”等“粤系列”政务服务品牌,利企便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其中粤省事主要为群众服务,集成各地各部门2400余项高频事项,实名注册用户超1.7亿人,日均访问量2.9亿次、业务量1.3亿次。将“粤康码”与海关出入境健康申报集成,实现粤澳健康码互转互认,保障两地居民正常往来。粤商通已上线涉企高频服务1800余项,市场主体注册超1250万,整合上线全省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对企业诉求实现全流程闭环办理。企业申领财政补贴资金和融资贷款在平台“一键直达”。粤智助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百米。目前“网上办”占比99.57%,“一次办”占比99.91%,“掌上办”占比95.14%,全省超9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200项高频政务服务泛珠九省区“跨省通办”,56项广东政务服务在港澳地区实现“跨境通办”。

二是“一网统管”增效能。实施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基础平台“粤治慧”,构建全省一网统管治理体系。组织省级部门在经济运行、基层治理、生态环境、水利、住建、自然资源、应急、消防等领域和8个地市、5个县区开展试点,并全部取得标志性成果。创新建设“一网统管”经济形势研判专区,打造宏观经济运行治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高经济调节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三是“一网协同”提效率。实现全省政务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利用和集成共享,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的“一片云、一张网”。建设统一的粤政易移动协同办公平台,省市两级超过3900个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日活跃用户超160万,打造了公职人员移动协同办公总门户,为全省公职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综合服务。

四是“一网共享”促改革。统一建设“一中心多节点”的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提供实时数据共享服务,目前超过70%的数据需求实现“秒享”,为政务应用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2021年以来,广东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制定公共数据管理办法,首创首席数据官制度,签发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推动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强化数据和网络安全保护,建立整体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了数字政府网络和数据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在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建设数字机关、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探索数字政府建设广东路径。

人民日报记者:创新是第一动力。请问广东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王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了“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制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12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才、投入、环境、产业等各环节全面衔接、相互支撑。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提出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广东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从2017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0亿元、翻了一番多。比如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每年的市级科研资金不低于30%投向基础研究,已经实施了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明确提出,省级财政把1/3以上的科技经费投向基础研究,目的就是要完善长期稳定持续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向基础研究的合力。基础研究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需要耐得住性子。

二是强化技术攻关,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行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我们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现代工程技术九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9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5G、超高清视频、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打破了一批技术瓶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新“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引领攻关突破。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速度在全国领先,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强,目前我省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我们将发挥政产学研资融合优势,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更好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四是强化科技金融,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目前广东有3000多家风投机构、管理基金规模约2万亿元,全省A股上市企业八成以上是高新技术企业,我省科技、产业、金融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加强科技信贷资金、风险投资供给,为企业创新插上“金融翅膀”。

五是强化人才支撑,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广东一直是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磁场”。去年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我们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使命任务,我们正深入实施战略人才锻造、人才培养强基、人才引进提质、人才体制改革、人才生态优化“五大工程”,聚焦“高精尖缺”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引育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国改革创新发展作出广东贡献。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过去十年,广东在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进展?

张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办好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东民生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大投入。我省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民生领域稳定投入机制。十年来,全省民生支出累计达9.33万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由2012年的66%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70.3%。

二是稳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打造“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金字招牌,4年来累计培训849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75万人次。十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00万人,年度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截至2021年,广东全省就业人数7072万人、约占全国1/10,农民工总量4219万人,其中本省籍农民工1919万人,外省籍农民工2300万人、占全国跨省流动就业的32.3%。全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广东,截至今年上半年,外省脱贫人口在粤务工规模达408.5万人,占东部8省市吸纳脱贫人口务工数45%。健全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854元、22306元,比2012年增长81.5%、111.6%。

三是强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21年全省地方教育总投入达6018亿元,是2012年的2.7倍。大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12年以来,全省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97.71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高校达到8所,有146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全力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2012年以来累计培养700多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现技师学院地市全覆盖,在校生规模全国最大,共63.4万人,约占全国1/7,连续三届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10.0年增加到2020年的10.92年。

四是优医疗。着力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加快构建“顶天立地”卫生大格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将人口大县的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和规范化建设1万间村卫生站。实施“登峰计划”,全面构建高水平医院发展体系,分批支持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建设5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省市域内住院率、县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95%、8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全面提升精神卫生、老年健康、妇幼健康、康复医疗等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十年来广东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增加2.82岁、达79.31岁,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兜底线。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累计参保1.58亿人次,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和人群“两个全覆盖”,企业职工养老金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90元/月,医保报销比例稳步提高。率先建立底线民生保障机制,选取6大类兜底民生事项形成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000亿元。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保障水平,持续居全国前列。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将全省符合条件的44.98万户、9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此同时,我省住房保障、老龄服务以及文旅等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新社记者: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长期困扰广东的突出短板。请问这些年,广东是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伟中: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我们久久为功、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广东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既有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广东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对此高度重视,付出大量心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研究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在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谋划推进粤东城际铁路、广汕汕高铁、广湛高铁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赣深高铁、梅汕高铁、湛江吴川机场、韶关丹霞机场,有效改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条件。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1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0万标箱,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基本实现2小时通达。

二是着力强化重大项目布局。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珠三角核心区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支持沿海经济带打造绿色石化、绿色钢铁、海工装备等临海产业集群,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近五年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东西两翼密集落地。比如总投资超过100亿欧元的湛江巴斯夫项目,目前已经通过巴斯夫公司最终投资决策,很快将全面开工,计划今年投资超过100亿元。

三是着力优化公共服务配置。统筹超600亿元全面完成县、镇、村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升级,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建设18家高水平医院、3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新建8所高校,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从人才、教育等方面强化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的支撑条件。

四是着力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全面开展产业共建、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帮扶等合作。在此基础上,省里进一步推动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与湛江、汕头两个省域副中心建立“双核+双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支持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积极探索“托管制”、收益共享等新型合作模式,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探索完善区域合作新模式,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支持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对这项工作作了安排。“政府推动”,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建设,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强化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为企业到粤东粤西粤北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主体”,就是充分发挥省属国企、珠三角市属国企、大型民企、各类外企和相关商协会的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投资、往哪里投资、向哪些领域投资。“市场运作”,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短期有效果、长期可持续和企业可盈利。“合作共赢”,就是既要有利于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实力,也要为广大企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实现双赢。

我们相信,只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定能绘就新时代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壮美画卷。

文字:吴哲 李凤祥 王佳欣 骆骁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