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伟大变革 |塞尔维亚共和国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粤港澳大湾区正崛起为全球新经济先行区
南方日报 2022-08-30 10:37:24

■见证伟大变革——“中国通”睇湾区叹神州

开栏语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一批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的外籍友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热土,从中感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脉动,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大湾区也日益成为“中国通”们观察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从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见证伟大变革——‘中国通’睇湾区叹神州”系列报道,与多名知华友华的资深“中国通”展开深入对话,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大湾区的喜人变迁,感悟中国大地发生的伟大变革,畅谈新时代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敬请垂注。

广州、北京、上海、大连……这些年,每在地图上“解锁”一个点,都让塞尔维亚共和国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对中国的了解更深一步,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更让他欣喜不已。

“每次去粤港澳大湾区,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触动。”在与鲍里斯·塔迪奇的连线中,这位老朋友十分愉快地谈起自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见闻,多次提到这里涌动的新经济浪潮令他印象深刻。

鲍里斯·塔迪奇期待,在新冠疫情过后,能尽早回广州重游故地,“我希望近距离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发生的美丽蝶变,尤其是在新经济方面取得的惊人进步”。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正崛起成为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将跻身引领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之一。

“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给其他国家带来启迪和借鉴。”放眼中国,鲍里斯·塔迪奇注意到,过去十年,中国通过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还以自身发展赋能世界,成为世界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大湾区协同化发展

释放新动能

南方日报:多次参加从都国际论坛,对广东的认识和了解有哪些变化?

鲍里斯·塔迪奇:广东是一片神奇又美丽的土地。这些年来,在与广东朋友的会面中,我深切感受到,粤企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方面拥有深厚积淀和巨大潜能。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广东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创新版图上,广东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广东的常住人口过亿,孕育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广东的年轻一代中很多受过良好教育,视野开阔,善于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广东近年来主动拥抱新技术变革,扎实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成功孵化出了一批新经济领军企业。

目前,包括广东企业在内,有不少中国企业进入塞尔维亚寻找投资机会,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关于塞尔维亚和广东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作可能,我与广东企业界、学术界的朋友探讨过多次。我期待,今后有更多新经济领域的广东企业赴塞尔维亚投资。

南方日报:近五年来,广东携手香港、澳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您的观察来看,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

鲍里斯·塔迪奇:每当身边有朋友和我聊起粤港澳大湾区,我都会建议他们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与大湾区的年轻人当面聊一聊。当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和在线教育等新经济领域,这块区域正焕发出蓬勃生机,而且蕴含着巨大发展后劲。

一直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都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具有先天地域优势和良好基础条件。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珠三角地区与毗邻的香港、澳门更紧密联手,不仅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还在贸易、金融和技术领域进行频繁的深度互动。从内部效应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区域整体协同效应得到增强,激发出更多经济增长动能;从外部效应来看,这块区域正快速崛起为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未来有望孕育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对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故事,我一直满怀好奇。我相信并期待,作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将加快形成引领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并对全球经济和世界发展持续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赋予现代化

新的内涵

南方日报:您曾表示,中国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化。从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来看,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鲍里斯·塔迪奇:过去几年间,我发表了多篇分析中国发展成就和未来潜能的文章。中国如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世界繁荣,这些都是我很感兴趣的课题。在我看来,中国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这既关乎建构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更关乎未来世界的走向。

首先,中国拥有长远目标和科学规划,不仅成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还在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错误和流弊方面,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方案。在这个进程中,技术突破和环境保护是两个关键词。过去,中国也曾为经济增长付出过资源和环境代价。之后特别是近十年,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经过多年摸索,中国在生态环境改善、绿色能源开发、动植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

在通过创新和改革来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一直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以开放的态度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为解决气候变暖、科技伦理等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比如,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兼顾各方利益与关切,其成果正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

南方日报:对最近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观察?

鲍里斯·塔迪奇: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深刻转型的十年。从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加快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中国经济交出的答卷令世界瞩目。

当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方面,中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有些新领域新赛道,中国科技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者。还有一个现象是,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高,这为中国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我们不妨把视野再拉开一些。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告别了近代以来的极度落后与贫穷,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实现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上升,特别是近十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这都为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奠定了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是进行时

南方日报:您怎么看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鲍里斯·塔迪奇:在当今国际环境下,中国向世界发出这一呼吁尤显重要。我坚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未来愿景,而应是进行时。它与如何维系全人类所共有的文明息息相关。

现如今,人类文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正处在一个困难的阶段,面临着多重威胁和挑战。而且,随着新冠病毒出现多次变异,这个阶段比我们预想的要更长。

新冠疫情发生后,一个令人颇感失望的现象是,面对新冠病毒的威胁,个别大国和部分科研机构未能就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有效机制,一些制药公司之间互相指责并开展激烈争斗。这些乱象拖慢了抗疫脚步,对全球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新冠疫情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面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只有世界各国普遍安全,本国才能安全。

纵观人类历史,危机不仅会带来失序,同时会催生变革。新冠疫情大流行既是一场全球性挑战和危机,也是了解如何应对未来人类社会危机的机会。我们应当借此完善促进团结的机制。比如,鼓励跨国制药公司在今后开展更多合作,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怎么看促进“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

鲍里斯·塔迪奇:中国有个成语叫“同舟共济”。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既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应对风险性挑战的必然之举,也是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内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9年。9年来,这一倡议加强了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塞尔维亚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有了一批新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步入后疫情时代,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拓展合作新领域,在“健康丝绸之路”框架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提升疫苗、药物及医疗物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获得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我们看到,在分享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等方面,广东一直表现得很活跃。2020年上半年,多名广东医疗专家远赴塞尔维亚支援抗疫工作。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赢得塞尔维亚同行的认可,也感动了当地民众。我相信,在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具备深厚积淀的广东,今后有条件为国际公共卫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物小传

鲍里斯·塔迪奇生于1958年,2004年7月当选塞尔维亚总统,2008年2月获得连任,2009年8月19日至8月25日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两国发表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推动中塞传统友好关系升级。2012年4月卸任总统职务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塞友好交往走向深入,多次来华开展交流,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特聘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在多个场合为中塞深化多领域合作鼓与呼。鲍里斯·塔迪奇曾于2018年、2021年两次参加从都国际论坛,今年7月,他曾出席由国新办主办的“全球发展:共同使命与行动价值”智库媒体高端论坛,呼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完善全球治理。

支持单位: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文字:龚春辉 实习生 郑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