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如何抓好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东莞文艺领域专家代表如是说
东莞+ 2022-08-27 07:06:41

为扎实做好文化强市建设推进大会筹备工作,制定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系列政策文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8月26日,东莞市文艺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14名东莞本土文艺名家、文艺工作者代表,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思路,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和个人见解,对东莞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培养,完善名家名师引育机制,优化名篇名作创作机制,构建名品名团塑造机制等建言献策。

会议表示,下来将深度融合本次座谈会的研讨成果,将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全力优化完善东莞文化发展整体环境和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工作落实落细,不断开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现场声音

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崔臻和:

在冲击重大奖项项目上,要做好题材规划,仔细论证,至少保证题材三年内不过时,同时提前加强项目宣传,突出特色和亮点,增加项目的成功率。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各镇街要根据自身优势打造新潮、好玩、市场前景明显的产业项目,为吸引文艺人才提供经济基础。在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用,各得其所,通过口碑效应,吸引更多人才来莞。同时发挥好文艺领军人物和文艺名家的带动引领作用,建设科学的人才梯队结构。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

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要加强协会之间的沟通联动,同时整合资源,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定期联动。如与在莞高校、企事业单位,尤其交投集团等巨型经济实体的联动合作,实现产学研创的有效结合,让文艺人才有更多用武之地,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市文联创作部主任、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

东莞文艺要有自己的精神谱系,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首先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东莞文艺题材库,将家底盘清,明晰资源优势和局限所在,加强目标管理,逆向上推,以取得更好成绩。此外,还需建立相对完善的专家人才库,建立相对完善的文艺精品融媒体信息展示库,便于国内外权威机构了解东莞文艺事业发展成就、项目情况、特色人才情况,以获得更多展示和合作机会。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柳冬妩(刘定富):

政府要加强文化引领工作,通过系列系统工程强化文艺创作人才的引育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上,打造具有东莞特色和优势的重点题材项目,如东莞制造、东深供水、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等。文艺人才培养工程上,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和莞邑文艺特色的文艺创作者,如重点培养打工文学、岭南画派等方面的研究者、创作者。新时代文艺评论工程上,启动“东莞文艺十年”“东莞当代文艺市”“东莞文艺发展报告”等大型项目。此外,还有文艺发展工程、文艺平台建设工程等,优化文艺场所,强化文艺阵地。

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

要激活基层文艺人才创作的积极性,给予相应的平台和希望。机制上,强化镇街文艺创作动机,如将成立相关创作部门,将专业艺术创作成绩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机构上,在镇街建立市一级的艺术研究办公室等,服务基层专业艺术创作人员;机会上,如打造东莞艺术节等全市性专业艺术创作品牌赛事活动,为专业创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创作和展示机会。

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润:

文艺创作和文艺人才培养离不开文艺批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首先要尊重并加强文艺批评,尤其专业文艺批评工作,以利于艺术家的成长。其次要提高引进人才的门槛,尤其是专业人才的门槛,让人们对艺术拥有敬畏之心。第三要加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建设。第四要发挥协会的优势,承接政府机关及企事业的项目。

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帅志刚:

东莞一方面要加强文艺创作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提升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同时通过平台搭建和品牌打造为其提供舞台,理论与实践都要加强。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塞壬(黄红艳):

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对文艺创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及时将独具东莞特色的题材、重点创作方向,以及典型的素材、案例等及时反馈给文艺创作人员;要保证文艺作者的创作环境;对重大题材创作者的作品加强造势,尤其在重大奖项主办单位所在地和文艺圈内,为作品宣传造势。

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镇:

文化艺术活动要与东莞城市发展高度和体量相匹配,要多举办一些能为城市加分的精品文艺活动。

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少儿舞蹈委员会副秘书长谢志伟:

文艺创作者要加强自己的精品意识、为民情怀、守正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陈映荷:

要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发挥体制对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文艺创作事业融合创新发展,强化创作项目化以及项目的目标管理机制。

岭南美术馆馆长谢钧:

东莞要重视有实力、有潜力人才的培养,首先名家合作,强化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设计主题性的培训课程。其次与权威机构合作,培育各类文艺人才,如创作、管理、策展、学术、评论人才等等。第三,积极鼓励东莞创作者参与国内外重大赛事,积极将省级、国家级品牌活动落户东莞。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莫华杰:

在人才上,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为东莞留住人才。在鼓励创作上,要设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如我老家广西文学创作的“分蛋糕”机制,每年拨出固定奖励资金,不同级别刊物发表作品有不同的规定的分值,作者通过发表作品获得分数,去分取这笔固定奖励资金,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极大了激励了写作者创作和发表的欲望。

大岭山文广中心主任、大岭山文联专职副主席杨继春:

东莞每个镇街都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镇街要找准自己的“打法”,同时增强对重大题材的敏锐度,敢于创作精品,能创作出精品。

文字:沈汉炎 图片:陈帆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