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五大赛 | 演讲比赛最后一场海选落幕,有一家三口组团参赛
东莞+ 2022-08-22 17:00:00

时光匆匆,第十二届东莞生活垃圾分类演讲比赛海选步履不停。8月21日下午,第六场海选赛在石碣镇中心小学落下帷幕,也意味着海选的正式结束。活动现场汇集了来自城区片近两百名参赛选手,他们从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对垃圾分类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伴随着一段段精彩演讲,在场评委的掌声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一家三口组团来参赛

走进石碣镇中心小学,“生活垃圾分类放 品质东莞新时尚”“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利用可回收物制作的艺术作品在教室走廊边整齐展示,搭配精致的赛事展板,为比赛营造了浓厚氛围。

▲选手雷丽(右一)和三位同事组团来参赛

选手们一来到现场,就被趣味展板所吸引,纷纷打卡拍照。雷丽是东莞市科技馆的一位讲解员,和三位同事一起前来参加比赛。她表示,早在去年,她就以个人的名义参与进来,并成功晋级决赛。“去年单位知道了我参加比赛后,觉得这个比赛非常好,今年就动员了更多人来参加,她们也都是讲解员,平时也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选手彭宝仪

挎着四色分类垃圾桶组成的背包,彭宝仪在人群当中格外显眼,和她一起来参加比赛的,还有妈妈和姐姐。“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垃圾要回家,大家帮帮他》,希望用一个垃圾王国的故事,来告诉大家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彭宝仪妈妈介绍,和孩子一起参赛,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敢说敢做的榜样,另一方面,希望培养孩子从小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比赛现场,亲子双双参赛的并不少见,还有家长从常平远道而来。家长们纷纷表示,垃圾分类十分有意义,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说我所做”更具优势

垃圾分类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垃圾分类?长达三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里,选手们结合垃圾分类开讲,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热情高亢,时而古灵精怪,不少自信、生动的演讲俘获了在场评委的芳心。

▲选手简冰冰

“来来来,垃圾分类是个啥,我来给你说一说!”打着有节奏的快板,说着朗朗上口的顺口溜,10岁的简冰冰一开口就惊艳众人。她表示,一年前就关注了垃圾分类演讲比赛,但遗憾错过了报名时间。“我从一个半月前就开始准备比赛了,每天都坚持练习这段快板,就是为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选手张雨欣

除了老师和学生,此次海选赛还吸引了众多行业工作人员参与。选手张雨欣是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场,她结合自身体会,讲述了自己日常工作中为市民解答垃圾分类问题的故事,并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成为这项工作的践行者和推广者。

▲为了提升参赛者体验,比赛主办方特意设置了三个比赛室,邀请六位专家评委现场打分

为了提升参赛者体验,比赛主办方特意设置了三个比赛室,邀请六位专家评委现场打分。赛后,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艳表示,垃圾分类的推行,重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垃圾分类演讲比赛则重在主题。“主题一定要鲜活、新颖,演讲最好能够‘说我所做,做我所说’。”

【相关链接】

石碣:用好“红色”力量,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米”

在演讲比赛城区片海选赛现场,除了工作人员,还能看见不少身着绿马甲和黄马甲的志愿者,他们耐心、细心维持着秩序,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这是石碣镇施行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石碣多元化、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为了推动工作覆盖面,石碣积极促进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与垃圾分类有机融合。

在党建引领垃圾分类上,石碣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机制,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精神,保障沟通渠道顺畅,问题处置及时。垃圾分类建设示范片区乃至各村(社区)均自发成立了书记号召、党员响应的属地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带头垃圾分类,重视日常行动。

与此同时,为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石碣也成立了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日常宣导工作,通过融合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社工力量,对不同的产生源开展精准的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目前,该志愿服务队注册队员已达到70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石碣还出台了《石碣镇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方案》,每月对“八类产生源”点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在评选中树立行业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助推垃圾分类全覆盖。

此次比赛地石碣镇中心小学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在镇垃圾分类办的引导下,学校利用校园网、宣传板、LED电子屏幕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并成立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由学生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带给家庭成员,引导更多家长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文字:张雨倩 图片:承办单位、石碣城管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