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峰雅韵·潮涌莞邑⑧|观鸟觅虫 融入自然山水,亲水逐绿 写就大地诗行
东莞+ 2022-08-14 21:36:12

这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每到秋冬之时,候鸟从天空划过,晴空里传来鸟的声息,蔚蓝的天空留下了诗意的主角。在这座城市里,就有一些人开始追逐天空的翅膀。在候鸟必经的路上,观察记录,为之欣喜,为之惦念。

这是一个隐秘的世界。每当夏虫呢喃,萤火点点,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在这座城市里,就有一些人开始寻觅夏虫的踪影。听它的鸣叫,看它蜕变的身影,追随那小小灯笼,在草野间写下的浪漫。

这些人,就是东莞观鸟人、寻虫者。

都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到户外,融入自然,观察鸟类和虫类,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他可能是普通人,可能是自然观察者,可能是专业人员,可能是相关的机构或部门工作人员;也可能是孩子,是妈妈。身份不同,他们做的有一件事是共通的:那就是融入野地,回归自然。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用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也用它对自然、对万物充满敬意的表达,召唤着美好的心灵,回归自然山水。

NO.1 观鸟者

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

他是一个孤独的观鸟者。这个在网络上用“陈大叔”作为名字的人,每日清晨就会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刚拍到的鸟儿的身影。

荷叶间,一只池鹭刚捕到一条鱼。荷叶上闪动着晶莹的水珠,池鹭就站在荷叶上开始美餐。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只池鹭的一只脚趾有病变。“它经过生活的鞭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陈大叔悠悠地说。

一只黑水鸡优哉游哉,仰头看残荷垂下的一滴露水,“弱水三千,只取一滴”。陈大叔留言:只为一人饮尽悲欢,早安自然。

陈大叔是自然观察者,也是记录者,他把自己的记录所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他日日所走的足迹,就是东莞这座城市的绿色地图、观鸟线路。同沙生态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也有身边的社区公园,比如草塘。他说,东莞自然环境好,是生态多样性,让鸟类找到了家园。

他说,观鸟,不仅仅是对鸟类的观察欣赏,它的意义更在于,都市的人们可以走向户外,走进大自然,参与体验生态环境。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是观鸟所得。发现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也是观鸟所得。

东莞像“陈大叔”这样的观鸟者很多,他们独自沉浸在美妙的世界里。

在观鸟中学会尊重自然

在东莞还有一些自然观察者,他们更多的是以自然观察导师的身份出现,活跃在自然观察的各种活动中,引导孩子、家长和更多的市民,去关心鸟类,关注大自然,从而影响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这是去年底的一次观鸟活动。一场“寻找黄胸鹀”的观鸟活动吸引了东莞不少市民家庭参与。

秋冬季节正是东莞观鸟的好时节,许多冬季迁徙的鸟儿会飞跃东莞上空,或者在东莞辗转,中途栖息。

在万江街道小享一片宽绰的稻田附近,早起的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当天参与活动的家长、孩子拿着观鸟镜寻找天空鸟儿的踪影。高压电线上的红隼、池塘里忽然跃动的池鹭、像音符一样的金腰燕,忽然开始在天空中飞翔,孩子们用望远镜去追寻金腰燕腰身上的那一抹红色。

活动请来了广州的观鸟专家。在观鸟的过程中讲授了观鸟常识,各种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形态,同时把研学自然的理念输入到孩子心中。

小享稻田基地生态环境好,视野开阔,稻田正在收割,有稻茬裸露在田野里,同时有不少水塘,水鸟聚集。那天大家观察到十种以上的鸟类,孩子的观察记录写着:黑领椋鸟、白鹡鸰、八哥、棕背伯劳、黑翅鸢、麻雀、斑纹鸟、白鹭、池鹭等等。孩子们还观察到鸟儿在打架,相互驱赶的场景。

当天观鸟活动主题是“寻找黄胸鹀”,黄胸鹀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禾花雀,曾经数量丰富的黄胸鹀已经被捕食成濒危物种。遗憾的是,当天的活动时间里,没有看到黄胸鹀的踪迹。

组织那次观鸟活动的是东莞“言行自然”的老师车高华。他是东莞自然观察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者,也是知名的东莞观鸟专家。他说,观鸟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很好的短途出游体验,不仅能够学到鸟类的知识,体会鸟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自然观察中学会尊重自然,了解自然,爱护鸟类。

NO.2 寻虫记

寻找夜间精灵

仲夏夜里的一场“荧光舞会”悄然上演。

黄旗山城市公园来了一群城市夜间探访者。他们是自然观察老师任凤霞组织的一次夜观活动,去发现丛林里的虫虫的世界。

“金蝉为什么会脱壳?” 在晚上寻找观察生活在这里的昆虫和动物。老师和小朋友们借着手电筒的光,在树上、草丛里、水塘边仔细地寻找着。“希望他们都能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看到大自然的另一面。”果然,就看见树干上正在蜕皮的蝉。在地下蛰伏3至5年甚至17年的蝉,历时2小时在树干上完成羽化,展示金蝉脱壳的全过程,通透的碧绿色翅膀就像精工雕琢的美玉。一点一点,从蝉壳中,一只碧绿的蝉躬身退出。那一刻美极了,一个生命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蜕变。

还有更迷人的夜间精灵——萤火虫。

月光洒落在公园绿道边的深幽密林里,孩子们提着小灯笼,在任凤霞带领下,去探访虫虫的世界。丛林中闪动着荧绿的“小星星”,一场仲夏夜里的“荧光舞会”正在上演。20只萤火虫同时在月光森林里飞舞,浪漫无比。

观察活动全程在月光下进行,风静悄悄的,夜色温柔,只有点点萤火照亮着孩子们的眼睛。你们知道吗,人类的荧光棒应用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你们知道吗,萤火虫“点灯笼”,其实就是为了“谈情说爱”。

就在月光下,一场有趣的科普活动悄然进行:萤火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水源要干净、不受污染;周围还要没有灯光污染,城市灯光太亮的夜晚让它们无法找到配偶,不能繁殖了。如果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它们就躲了起来,有的地方甚至销声匿迹了。 

传递一种力量

在东莞除了有观鸟协会,还有不少开展自然观察的机构和基地。它们也是推动东莞开展自然观察活动,观鸟、观虫的积极倡导者。不少市民从中受惠,因此走上观察自然的道路。

薇薇安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经常参与自然观察组织开展的观鸟、观虫活动,也成了户外观察活动的拥趸,在自己主办的“小飞鸟儿童家庭读书会”,一个夏季就连续举行4场夜间观蝉活动,受到孩子和家长的追捧。

她说:“自然观察是一种生态文化,是对纯自然状态下自由自在的野生鸟类、虫子的观察、欣赏。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学习。这项活动可以帮助我们领悟自然生态环境和个人生命健康的关系,学会思索环境、心态和生活方式。都说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走进自然,你才可以深刻感受到自然观察是生态文化,也是健康文化。”

“在城市公园里可以看到萤火虫非常难得,说明东莞的自然环境为萤火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有原生态丰富的植被、湿润的土壤,还有市民对萤火虫的友好。通过夜观,我们也传达出一份爱自然的理念,孩子从此知道:观赏不喧哗,不惊扰小精灵,就算是再喜欢,也不捕捉萤火虫。 相信这样的传递是有力量的。” 

挂满了蝉蜕

NO.3 自然观察者

最好的状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鸟”和“虫”这两个切口看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东莞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对野生鸟类的友好,同时,也不难看出,爱鸟环境的日益美好,是越来越多观鸟爱鸟的人在背后的推动,这也日益成为东莞这座生态之城的时尚生活态度和流行趋势。

无论是观鸟,还是寻虫,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人群是高度重叠的,他们既是观鸟者,也是观虫者,他们其实是自然观察者,他们关注每一株树、每一次花开花落,观察每一次落叶时的物候,每一次候鸟迁徙的信息。

他们说,最重要的是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来观鸟,甚至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要求。

他们说,虫鸣鸟叫是大自然最美妙的馈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远远观望、互不打扰,以科学的方式和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长长久久地和平相处。

他们说,鸟类的活动状况指示着一个地方的气候、生存环境、食物和繁殖条件以及安全要素。浅水生活的鸟类自由快乐,就意味着湿地的生活环境良好;鸟儿能在你这里繁殖筑巢,就意味着有食物,且较少人为干扰。

他们说,观鸟的本质是看自然,而看自然的本质是看人类自己,看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方式和人的文明程度。观鸟人越多,对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了解得越多,人类懂鸟了,爱鸟了,自然也会善待大自然。

于是,我们看到,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里的鸟岛,成为“白鹭天堂”,日日白鹭与落霞齐飞,它们停下来筑巢哺鸟,不再走了。

于是,我们看到,东莞已经形成一条长长的观鸟地图:同沙生态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东城周屋稻田、水濂山森林公园、谢岗银山湿地公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滨海湾新区湿地……

于是,我们看到,东莞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东莞的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于是我们看到一组数字:截至2021年6月,全市森林覆盖率37.4%,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5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小镇11个,这些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东莞官方普查和民间观察记录到的鸟类种类数量278种。去年10月,东莞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NO.4 户外科普教育

探究神秘的自然世界成为常态

事实上,在东莞,观鸟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周末活动之一,东莞市民常常可以参与到各种与观鸟有关的活动中。 环保教育机构表示,观鸟已经成为东莞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

-----2020年11月,在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期间,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和大屏嶂森林公园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森林观察家”自然教育活动,有图片展、户外观察、室内讲解等。尤其是户外部分,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者认真观察,把周围多色多样的树根、树叶、花朵、果实、昆虫等一一记录下来。

大屏嶂森林公园的 “寻蝶之旅”,在自然观察导师带领下,走进森林,去发现玉带凤蝶、报喜斑粉蝶、幻紫斑蛱蝶、姜弄蝶、毛眼灰蝶、宽边黄粉蝶等数十种蝴蝶;在畅游森林途中,发现昆虫的卵与蛹,去偶遇翠鸟、蜻蜓、螳螂、蜘蛛……许多意外都带来惊喜,天蛾产卵、福寿螺产卵、蚂蚁吃白蚁等有趣生物现象。

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里,东莞图书馆户外莞芽故事会:《渡渡鸟》

——东莞科学馆观植观虫活动 ,通过开展对大自然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活动,掌握观察的技巧和常见的知识,让学生体验自然的神奇和美好,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与平衡,在活动中认识自然,感受自然。

——东莞植物园曾举行“自然嘉年华”活动,东莞各大自然机构、自然爱好者一起展示东莞生态魅力。自然导师在现场“练摊”,昆虫上手体验、自然课堂、生态视频展播等活动上演。参与者可以看到以蝴蝶、萤火虫、竹节虫为主题的互动体验课。

——谢岗镇银山湿地公园,举行第二届观鸟交流赛,20支来自全市中小学的观鸟队,共100多名学生和家长在银山湿地公园成群结伴,了解湿地公园常见留鸟、候鸟的相关知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南城分局联合东莞植物园,开展植物园观鸟科普活动。专业观鸟导师带队在植物园内进行观鸟科普活动。

——松山湖科学技术协会推出的“科学趣味探索——探访夜行生物”活动,在自然导师的专业带领下,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去探访黑夜里的小精灵们。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热心的自然观察导师、相关部门、热心的市民,一起组成了东莞观鸟观察自然的链条,并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趋势。

最后的话: 

爱鸟一直在路上

2018年1月,《鸟颜色》新书发布,成为东莞爱鸟人士不会忘记的事件。

这本书收录了百余张鸟类与东莞和谐共生的本土摄影佳作,有动植物学家、资深观鸟人、拍鸟人、爱鸟人等近百人与鸟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中有为了拯救一只受伤的鸟,跳进湖水中为鸟解开缠绕网线的观鸟人,有一群精心呵护被台风刮落、刚孵化出壳的小鹭鸟的中学生,还有退休后仍孜孜不倦传播爱鸟护鸟理念的大学教授……

这本书,成为记录东莞生态文明的一个注脚,每个人都能通过它触摸到东莞城市生态文明的质地。

此外,东莞市中小学生观鸟大赛启动,迅速成为东莞校园观鸟文化的助推器;东莞市观鸟协会的成立,对倡导市民保护野生鸟类,提高市民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谢岗银山湿地公园和银瓶山森林公园纷纷建起了鸟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光临;银瓶山森林公园在今年开设了自然教育学校,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观鸟文化……

当绿色多了,池塘泛起涟漪,鹭鸟就飞来了。最近市民段女士常常可以看见小区周边的社区公园里,有鹭鸟飞来觅食。蹁跹身影,惊鸿一瞥,每每心旷神怡。

其实,这是东莞这几年景观升级,城市生态重塑的回报。城市绿化布局更加充分考虑了生物多样性,多种植物争奇斗艳,自然成了候鸟的家园。

樟树、红花洋蹄甲、无患子、朴树、风铃木、玉兰,还有杜英、金合欢、栾树、双荚决明、火焰木、鸡蛋花、蓝花楹等。绿地因景造势,种植设计别具匠心。景观水系结合自然入水的草坡,以自然式栽植为主,乔灌木或丛植或片植,局部采用孤植点景,疏朗宜人。 街头小景、社区公园不仅成了鸟的栖息地,也成了公共文化交流和科普基地,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和旅客的素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中的第一句就是对鸟的描写。人类对鸟的辨识、命名古已有之,人们爱鸟其实是刻在基因里的。如今,摄影市场的发达,观鸟望远镜的普及,识鸟、识花的APP软件的便捷,都为自然观察爱好者提供了条件。

自然爱好者渔夫说:“我坚守拍摄东莞野生鸟类10年,按下数万次快门,记录下170种鸟的身影,那是因为:鸟儿,叫声百转千回,羽翼绚丽多彩,它们是大自然里的可爱精灵,更是人类的朋友。”

当你看到法布尔关于昆虫的优美文字:在一个有雾的早晨,这粘性的线上排了许多小小的露珠。

当你看到鲁迅的百草园: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当你看到汪曾祺笔下生动有趣的记录:蝉大别有三类。一种是“海溜”,最大、最黑,叫声洪亮。这是蝉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强。

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和躲藏在其中的小小昆虫成为作者童年的玩伴,后来又成为他们不竭的文学创作源头。

当你看到那些昆虫的名字,你会非常欣慰,在东莞这座城市,你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斑凤蝶幼虫、枯叶蛾幼虫、螽斯、蝉、竹节虫、纺织娘、螳螂、黑眶蟾蜍、花狭口蛙……还有小白鹭、大白鹭、苍鹭、夜鹭、牛背鹭,以及乌鸫、棕背伯劳、鸬鹚、暗绿秀眼鸟、叉尾太阳鸟、灰背鸫、纯色山鹪莺、蓝矶鸫、红胁蓝尾鸲、赤麻鸭……甚至可以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你庆幸,生活在一个可以和鸟,和虫和谐相处的城市,这座城市为美好的记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友善;你庆幸,在你的生活体验中,也有与虫与鸟相遇的闪光的日子。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 虞清萍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王红林

本期图片:王红林 陈荣均 薇薇安 梁丽珍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文字:王红林 图片:王红林 陈荣均 薇薇安 梁丽珍 提供 编辑:郭小斌 见习编辑 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