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峰雅韵·潮涌莞邑⑦|“运动之城”刮起“潮流之风”
东莞+ 2022-08-07 21:38:10

明天(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宣传推广新修订的体育法,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各镇街(园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在“全民健身日”前后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方便参与、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展示十年来全民健身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体育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市民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通过举办东莞市民运动会和时尚运动节等品牌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大力推动滑板、攀岩、轮滑、飞盘等小众运动走向大众,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运动需求。

当下,极具青春、动感、活力的滑板、攀岩、轮滑、飞盘等运动,已经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兴起。无论是日出朝阳还是落日余晖,在东莞各大广场、公园,均能看到各种各样新潮动感的运动场景。这些融合了健身、社交、时尚等诸多元素的潮流运动,正成为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也让“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饱满、更具传播力。

东莞体育底蕴深厚

近年,滑板、攀岩、轮滑、飞盘等小众运动之所以在东莞快速发展,离不开东莞深厚的体育底蕴。

东莞位于狮子洋之滨、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据《东莞市体育志》记载,古代,东莞先民多以捕鱼、采珠、盐业、种植谋生,熟习水性。其后,随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防御的需要,渡江、涉海、练武等活动在民间逐渐开展。清朝陈伯陶《东莞县志》载:邑尚技击。各派武术教馆遍及四乡。明朝有名可考的武进士8人、武举人215人,清朝有武进士76人,武举人429人。其中著名者为虎门村头卢廷璋,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武举,甲辰科(1784年)取一甲三名武探花。清代,春节舞狮、舞麒麟,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黄岭(黄旗山)、放纸鹞(放风筝)等活动在莞城及邑内盛行。

清末民初,现代体育传入,东莞学堂设操练等课程,体操(童军操)、田径、篮球、排球等运动在城乡学堂(学校)逐渐兴起。1934年,第五届全县运动会在莞城孟山公园运动场举行,设跑步、跨栏、跳高、投掷、篮球、排球等竞赛项目,盛况空前。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莞的体育事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1956年,东莞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同年6月7日,石龙人陈镜开以133公斤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20世纪60年代,举重运动员叶浩波四破世界纪录、陈满林三破世界纪录;游泳运动员梁桂良、叶欢容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蝶泳冠军,被誉为“东莞双蝶”。

改革开放以后,东莞体育屡屡在世界舞台迎来高光时刻。1982年,叶润成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100米蛙泳冠军,实现中国在亚运会游泳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石龙举重选手曾国强、陈伟强、赖润明为国家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1987年,陈镜开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授予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石龙举重选手叶焕明赢得一枚铜牌。

进入21世纪,东莞篮球厚积薄发,宏远男篮加冕CBA“十一冠王”,新彤盛女篮问鼎WCBA总冠军,东莞选手黄文威、曾冰强、肖海亮为中国队夺得亚运会史上首枚三人篮球金牌,东莞男篮获得省联赛七连冠,东莞女篮四夺省联赛冠军,持续擦亮“篮球城市”金字招牌。

多年来,东莞体育成绩优异、氛围浓厚,获得“全国篮球城市”“举重之乡”“游泳之乡”“龙舟之乡”“龙狮运动之乡”等荣誉,成为全国有名的“运动之城”。也正是东莞人懂体育、爱体育,滑板、攀岩、轮滑、飞盘等小众运动,近年在东莞不断被普及和推广,逐渐成为年轻人运动的首选。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自行车特技表演、滑板极限表演、花式足球、街头篮球、炫酷街舞……2019年7月,首届东莞户外时尚运动节在市商业学校启动,开幕式上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市民的阵阵欢呼。

这项横跨夏秋两季的时尚运动盛会,紧紧围绕“引领时尚运动,共享品质生活”的主题,为东莞市民带来健美健身、花式足球、滑板、瑜伽、五人棒垒球、1V1篮球、电竞、定向越野、航空航天、街舞、无线电测向、啦啦操共12个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市民对滑板、街舞等极具动感和流行气息的运动,有进一步的了解。

目前,东莞时尚运动节已经连续举办3年。这项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的活动,每年都有升级、更新,活动项目更潮、更炫、更酷,如飞盘、赛车、花样滑冰、攀岩等运动,竞相出现在时尚运动节上。

2021东莞时尚运动节,滑板、速度轮滑、飞盘、赛车、健美健身、花样滑冰、攀岩、橄榄球、冰球、自行车、趣味定向的体验官在开幕式上,生动地向市民进行推介。与此同时,多个赛事活动走出常规的体育馆、运动场,基本集中在汇一城·海德广场进行。一方面,让赛事活动更加接地气,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东莞时尚运动节欢乐、动感的氛围;另一方面,让体育文化和都市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建设。

“近年,滑板运动得到市、镇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滑板连续多年成为市时尚运动节的比赛项目,有效推动滑板运动在东莞的发展。”资深滑手黄家伟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自东莞时尚运动节2019年首次举办以来,滑板项目从未缺席时尚运动节。东城体育公园更是借2020年东莞时尚运动节滑板比赛举行之机,对滑板场地进行升级,给广大滑板爱好者带来全新的参赛体验,也更好地满足广大滑板爱好者日常训练需要。

今年,东莞市第五届市民运动会和时尚运动节强强联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继续点燃东莞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潮流运动的热情。按照计划,足球、武术套路、跳绳、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项目在线上进行,滑板、飞盘、棒垒球、城市定向、门球、攀岩、速度轮滑、滑冰、跆舞特技、自行车骑行台竞速等项目则在海德广场、市体育中心、滨江体育公园、龙湾湿地公园与市民见面。

除了积极举办赛事,东莞也通过举办体育公益培训,对飞盘、攀岩等运动进行推广。如今年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千人公益培训”活动,也开设了攀岩、飞盘、平衡车、少儿体适能课程,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这些运动技能。

时尚动感点燃激情

一片草地,一顶帐篷,三五好友分成两队,追逐同一个飞盘,然后喝着咖啡、奶茶围坐谈笑……这是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飞盘运动过去也是小众运动,但如今已成为时尚运动界的“宠儿”。简单来说,飞盘运动就是玩家们通过各种战术方式的跑动、传递飞盘,让队友在得分区接盘,从而得分。由于飞盘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更能够让都市年轻人释放工作、学习压力,在掷盘与接盘之间乐此不疲。

7月9日,2022年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系列主题活动山顶露营专场在东城举行。与其他露营专场不一样的是,东莞市飞盘协会将飞盘运动带到了活动现场。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飞盘运动目前非常流行,尤其在团建活动中,激烈、参与感强,门槛还不高;同时,也非常适合家庭出游。这项运动注重礼仪、团队协作,又讲求竞技运动,结合了篮球、足球、橄榄球等运动特点,能让市民在参与中感受快乐运动;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自律,适应未来的团队合作能力。

不难看出,飞盘运动本身具备的激烈、参与感强,门槛不高的特点,是这项运动越来越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滑板运动也是同理,其充满潮流、活力、个性的“性格”,也使得滑板运动圈粉无数。

“滑板运动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这项运动不仅充满挑战、创意,还结合许多潮流因素,如运动、服饰、音乐等元素都十分潮流。可以说,滑板是最能代表时尚和个性的运动项目之一。” 黄家伟告诉记者。

滑板运动强调自由、无拘束,因此比赛没有过多的规则。简单而言,谁的动作最炫酷,谁就是这片场地“最靓的仔”。这就需要滑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创造新的动作。创造新动作的过程中,难免会跌倒、失败。一个全场最炫酷的动作,往往需要经历千百次的磨炼,这正是滑板运动的魅力所在。

对于许多滑手而言,无论是平地还是坡道,抑或是台阶、扶手,生活中处处都是滑板的舞台。这种迎难而上、敢于冒险的精神,也在无形中鼓舞着年轻人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峭壁上的芭蕾”之称的攀岩,也是因为极具挑战性,而赢得青年群体的喜爱。攀岩运动要求人们在各种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岩壁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甚至跳跃等惊险动作,过程十分刺激。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攀岩运动,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身体灵活程度以及勇敢能力,而孩子也能在攀岩运动中逐渐体会到挑战的刺激性。

小众运动大有可为

《东莞青年发展调研报告》显示,东莞1000多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4岁,18至34岁青年占比高达77%,东莞已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双减”政策深入实施,不少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像滑板、攀岩等这类新潮运动项目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再加上,滑板、攀岩已经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因此,像滑板、攀岩、飞盘这些过去被称为小众运动的项目,毫无疑问将在东莞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黄家伟介绍,近年东莞东城、南城、厚街、万江、虎门等镇街相继出现许多滑板俱乐部,这些俱乐部日常开设针对不同群体的培训课程,从而促使滑板爱好者的人数也快速增长。

“学习滑板的门槛越来越低,滑板装备和培训费用并不高。一般而言,一到两天就可以学会滑板的基本技术。”黄家伟说,“据不完全统计,东莞滑手的年龄从3岁到40岁不等,预计未来几年东莞滑板爱好者一定会越来越多。”

位于凤岗的1985极限公园,是珠三角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聚集地。每逢节假日,都会聚集东莞乃至周边的滑手。1985极限公园主理人曾佳俊对东莞滑板运动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喜欢滑板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项运动也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东莞滑板运动一定会越来越好。”

相对滑板而言,飞盘运动在东莞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近年在东莞市飞盘协会的带动下,飞盘运动已经陆续走进中小学校园。去年5月,东莞市校园飞盘运动教师培训班在东华中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学校的30多位教师参加完培训后,将飞盘运动带回各自学校。

“目前,东莞已经有1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飞盘运动,其中东华高级中学、大岭山新风中学、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常平实验小学、常平第四小学、东莞翰林实验学校开展得比较好。”东莞市飞盘运动协会执行会长湛小姐表示。

湛小姐说,根据教育部今年4月发布的新课标,飞盘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新兴运动的时尚运动项目,校园飞盘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对发展职业飞盘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东莞飞盘运动未来的发展,湛小姐有清晰的目标,“东莞市飞盘协会希望能举办东莞市飞盘联赛、东莞市企业飞盘联赛、东莞市中小学飞盘比赛,成立东莞市飞盘队,代表东莞到外地参赛,不断提升飞盘运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群众认识飞盘运动、参与飞盘运动,通过飞盘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 虞清萍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陈沛鸿

本期图片:郑家雄 陈沛鸿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文字:陈沛鸿 图片:郑家雄 陈沛鸿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