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环保执行力㉓|石龙:“补短板+强科普”,擦亮生态环境“靓名片”
东莞+ 2022-07-20 09:50:19

“石龙生态环境底子比较好,但薄弱环节也非常突出。”近日,石龙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叶惠波在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聚焦“五个工作年”(治污成效巩固年、无废城市创建启动年、管理服务强化年、纪律素质提升年、生态文明实践年)工作目标,围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意识培养”下硬功夫,擦亮生态环境“靓名片”,为石龙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石龙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叶惠波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

补齐短板,巩固治污成效

蓝天,白云,碧水,净土,一个都不少。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源自于石龙多点发力。叶惠波表示,近年来,石龙镇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大家有目共睹。

过去一年,石龙辖区内的石龙南河(国考)、石龙北河(省考)2个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AQI)为92.2%,优于全市下达考核目标。医疗废物、危险废弃物均实现安全处置,辖区未发生重特大环境安全事件等环境违法行为。在2021年度东莞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石龙镇获评“优秀”档次。可以说,石龙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具备良好的生态本底基础和优势。

“石龙地方面积少,工业污染源也不多,这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好做的客观条件。”叶惠波坦言:“我们也有清醒的认识,石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也显而易见。”

一方面,石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力量支撑仍十分薄弱。目前,治水、大气治理工作仍存在“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现象,还没有进入标本兼治阶段。特别是大气应急、水环境治理等环境问题,目前还停留在各自为战阶段,缺乏专业团队问诊把脉。

“还没有形成系统治理规划和可行性方案,条块分割比较明显,这是比较大的短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叶惠波表示,即使蓝天刷屏朋友圈,但石龙的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₃)指标也时有超标,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污染减排总量控制仍有压力。

另一方面,与周边镇街相比,石龙在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周边镇街不断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建设了一批生态示范项目,污染防治设施正逐步补齐短板。“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不足,也激起了我们奋力追赶的勇气。”叶惠波带领团队找到了短板,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当前,石龙正加紧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聘请专业团队为石龙生态本底把脉,修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细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划定“三线一单”生态红线,充实人员和装备配备,实现辖区生态环境网格化精细管理。

此外,聚焦“治污成效巩固年”工作目标,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引导石龙镇黄家山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企业绿色发展,邀请专业团队制定辖区碳排放峰值预测、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巩固治污成效。

强化帮扶,创建无废城市

“水质”“气质”明显提升,固体废物整治提上日程。

“整治固体废物污染,关键在于摸清固体废物底数,构建产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全链条封闭体系。”叶惠波表示,聚焦“无废城市创建启动年”工作目标,石龙双管齐下,一方面厘清固体废物台账,实施动态监管,规范固废日常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强化帮扶,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涉污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现精准环境监督管理。

目前,石龙实施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固废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今年摸清辖区固废产生和处置量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监管。

石龙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督促落实污染防治和疫情防控措施

据介绍,石龙有632家工业固废产生单位、118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48家机动车维修单位、13家涉工业固废再生资源回收站。目前,石龙生态环境分局正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组织各企业对申报登记数据进行校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危险固废进行实时监管。推进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污泥等各类领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建立各类固体废物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提升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固体废物管得住、管得好,关键在于源头管控。”叶惠波透露,石龙积极实施精准环境监督管理,以实现科学管理为目标,推动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涉水、涉气、涉固废等单位进行专项帮扶,提出专业解决方案,落实“一企一策”,实现精准治污。

今年,石龙镇计划建设6个空气监测微站、升级2台颗粒物监测设备,提升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启用石龙镇生态环境监管指挥调度中心,购置必要的涉水、气、固废、噪声等现场环境监测监控设备,持续增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综合能力。建立长效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无牌无证、非法排污的行为,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防止反弹,为创建“无废城市”夯实基础。

科普宣教,提升环保意识

生态兴则后劲足,环境优则居民安。

叶惠波表示,科普宣传与监管执法并行,通过常态化宣教培育,促使生态环境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聚焦“生态文明实践年”工作目标,石龙积极开展常态化环境教育,擦亮生态环境“底色”。利用石龙镇金沙湾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石龙镇水、大气自动监测子站、污水处理厂等现有资源,每年举办30场以上环境教育活动,有效调动市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经过综合整治,石龙中山公园湖涌消除黑臭,重现水清岸美景象

继续优化“环保学堂”“环保辅导员进校园”等品牌项目的教学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积极鼓励环保志愿者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探索成立专业生态文明宣讲团队,全面落实“进机关、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酒店、进工厂、进基地”等八项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全民减碳”深入千家万户,营造人人有识、人人有责、人人行动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媒体、家庭和每位市民共同参与的减碳责任共同体。

石龙还积极通过培养和整合社工团队、环保志愿者、老师和热心市民等人才资源,组建一支“固定+专业”生态文明宣讲团队,配合环境教育基地、学校、村(社区)等公共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推动“降碳减排我先行”成为一种主流意识、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社会风尚,推进石龙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让“天蓝、地绿、水清、人美”成为石龙常态。

文字:周桂清 图片:周桂清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