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博物馆诠释莞邑文脉源远流长
东莞+-莞城周刊 2022-07-18 10:21:05

可园博物馆

7月,东莞市内尽是此起彼伏的青绿,盛夏的果实尤其眷顾着东江河畔的可园。走进可园,犹如走进了一帘幽深的旧梦。

可园的主人不会想到,他因归乡而建的三亩小园,会成为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可园的主人不会想到,与他一同吟诗作画的幕僚,会成为岭南画派的开山之祖,连带这方小园一并成为岭南画派的策源地;可园的主人更不会想到,他的小园,日后会成为东莞的城市文化地标,在时光流转中,诠释莞邑文脉的源远流长。

张敬修塑像

时光倒流之地

可园的主人是张敬修,他一生戎马,以武将之姿起家,又以文人之风行世。身为莞城博厦人的他,买下了原来的冒氏宅园,于道光三十年(1850)开始修建可园。咸丰十一年(1861)到同治三年(1864),可园陆续建成,之后成为张氏的住宅。

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在三亩多的土地上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

可轩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地方。这里的门罩透雕、地砖均被雕刻成桂花形,精细非常。可轩隔壁的小房有一个鼓风机用于鼓风,鼓风时放入陈年的桂花香料,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凉风就从地下的铜管口徐徐冒出,可轩便也有了“桂花厅”之誉。宾主在这里高谈阔论,惬意十足。

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

走出可轩,沿着环碧廊一直走向尽头,能看到一座小亭。这里绿叶吻檐,浓荫交加,称为“擘红小榭”。“擘”是 “掰”的意思,“红”是借代荔枝。小榭前的庭院种植了几株荔枝、龙眼等岭南果木,旁边有口用麻石砌成的小井。

约17.5米高的邀山阁

每当人们走入可园,时光倒流之感扑面而来,难怪莞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先生认为——可园有“四最”:古建筑楼层最高,水景交融最妙,古色古香最浓,文化底蕴最深。

可园张氏是当时东莞的大家族,许多宿儒名士与之交游,并在可园雅集,这为可园平添了不少文墨之气。与张敬修关系最为密切的,还要数番禺画家居巢、居廉二人。张敬修爱惜“二居”的才能,将他们纳为幕僚,为他们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又与他们一同诗赋唱和、切磋画艺。“二居”寓居在可园,细致观察这一花鸟世界,积累了丰富的作画素材,并留下了大量画作诗篇。

可园内景观

可园博物馆的完美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可园收归国有,1961年开始着手修复,196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可园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馆由莫伯治先生设计而成,体现了“新其而新,旧其而旧”的设计理念。

在老一辈莞人记忆中,可园后面本是大片的池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湖中间的几个鱼塘与可湖被打通,组成一片“大湖”。莫伯治先生设计新馆时,在保留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可湖桥的基础上,利用这座小桥将新旧可园有机衔接起来。

这一弯小桥,不仅是连接新旧可园的纽带,更是新旧可园之设计者莫伯治与张敬修互相交流的时空通道。张敬修返乡建三亩小园,为东莞留下宝贵的园林实体,可谓岭南建筑文化的实现者;莫伯治晚年设计可园博物馆新馆,完美传承岭南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在可园,张敬修与莫伯治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乡贤,各自完成了对故乡最大的礼赞。

新馆与可园隔湖相对,并与可园相融合,成为可园的延伸,形成了“大可园”的格局。新馆以岭南广府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又与可园相协调,同可园构成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走进这座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园林风格博物馆,能真切感受到莫伯治先生“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的设计境界。

如今,可园博物馆已成为一个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岭南古典园林建筑,居廉、居巢及岭南画派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

可园博物馆内陈设

可园博物馆内常设“可园主人张敬修”“居巢、居廉与可园 ”“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四大陈列展览,以张敬修为中心,集中展示其以报国立功、以诗赋立言、以书画立品、以扶掖“二居”立德、以可园立名的一生,对张敬修所处的时代之艺术文化和后人对这一文脉的传承与发扬进行了深入展示,积聚了东莞的文化气质。

文字: 韦琼 通讯员 李琰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