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我的家在东莞植物园,这里是我们荔枝家族的“总部”。2007年以来,以原有的一片荔枝林为基础,历经十多年打造与沉淀,我们家已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荔枝特色专类园和优质荔枝示范园,被赞誉为东莞“荔枝王国”。
跟《名侦探柯南》里的阿笠博士一样,我热衷于科学实验,算是一个“天才发明家”啦。我一边探索荔枝成熟期的延长工作,一边征集并保存好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如今有322份荔枝种质资源在家团聚。所以,我给自己取名:阿荔博士,大家觉得怎么样。
从早熟的桂母,到最晚熟的马贵荔,在我家的322份种质资源里,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荔枝品种。
我的家在东莞植物园的优质荔枝示范园,既然叫“阿荔博士”,我的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不仅将荔枝成熟期拉长至4月开始到8月结束,还努力“备份”好全国各地的荔枝种质资源,助“荔”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研的道路很艰辛,但我依然选择不断前行,只为了研究出更多更优的荔枝种质资源,为世人献上更多美味。
拉长荔枝“家族”成熟期
我的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自然景色十分优美,通过区域绿道等城市绿脉相连,组成了东莞市核心区的生态绿肺。
十几年前,东莞植物园内保留了板岭园艺场种植的一片荔枝林,因这片荔枝林品质较好,园方没铲平这片荔枝林,而是就地规划成了东莞植物园特色专类园之一,着力打造以荔枝为特色的专类园,我从此便走到了台前。
来到我家,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全国各品种荔枝汇聚的大观园,在余金昌等科研人员的精心栽培下,越来越多的荔枝种质在东莞扎根。
除了常见的糯米糍、桂味、妃子笑,在我家还有丁香、鹅蛋荔、冰荔、红绣球、岭丰糯、仙进奉、海垦二号、井岗红糯等等, 在我家,还有最早熟的荔枝品种桂母,当别的荔枝还在开花结果时,桂母就已经大熟可食用了,也有马贵荔,当别的荔枝已经下架,它才刚刚长熟走上人们的餐桌。
一些体型最大的能“砸死牛”,几个就能凑成1斤,含可溶性固形物(糖分)较高的观音绿味道不是一般的甜,吃起来像果冻一样的冰荔有着“荔枝界宾利”之称。
荔枝成熟期大多为5月中下旬至6月底,时间跨度极短,加之荔枝不易保存,加快荔枝成熟或延长荔枝成熟期,是促进荔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在,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加快荔枝成熟,另一方面延长荔枝成熟期,从品种选育等方面入手,努力把荔枝的成熟期拉长至4月开始到8月结束,实现同区域半年内均有荔枝挂果,助“荔”高质量发展。
比如,我这里有一种荔枝叫“桂早荔”,可以在每年的5月中旬成熟,比大家所熟知的妃子笑还要早熟。
300多位“家族成员”大聚会
农业现代化,种质资源是基础,可以说,种质资源是荔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
除了开展延长荔枝成熟期的研究工作,我还承担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备份”好全国各地的荔枝种质资源。
2008年,我开始在全国征集并保存各类种质资源,同时开展种质鉴评和良种选育等相关工作。
截至目前,我这里已经成为拥有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荔枝种质资源322份,“有名有姓”的品种至少就有260种。
别小看“备份”种质资源的作用,一旦有某个荔枝品种因种种原因消失,我这里只要保存了种质资源,就可以让这个品种延续下去。
在322份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我还在培育新品种。
进入种质资源圃,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一棵从东莞自然变异树种上引种的新苗正茁壮成长。
从这颗新苗的母株来看,这是一种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挂果形状和口感都很好,可谓稳产质优品种。
经研究发现,这颗新苗的种质资源与园内现存的322份种质资源都不同,现在,我们正在按新品种审定要求进行相关试验、测试。
如果试验、测试结果符合新品种审定的要求,那我们就可以申请新品种啦。
道阻且长,行将则至。我将继续不忘初心,潜心研究,力争为东莞乃至全国荔枝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