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环保执行力④|黄江:挂图作战巩固治污成果,列明整改清单改善环境
东莞+ 2022-07-07 10:04:56

“沿着河岸逐一排查污染源,实施挂图作战,巩固治污成果。”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吴柏南日前在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五个工作年”(治污成效巩固年、无废城市创建启动年、管理服务强化年、纪律素质提升年、生态文明实践年)是巩固治污成果的重要抓手。针对涉污企业,黄江生态环境部门将列明整改清单,督促企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黄江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吴柏南接受东莞日报采访

查清污染源底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治理,至关重要。只有污染源干净了、管住了,生态环境才能持续改善。

“巩固治污成效,关键在于查清污染源底数。”吴柏南说,黄江辖区内工商业发达、污染源多、分布广,厘清污染源底数至关重要。为此,黄江创新工作方式,针对涉水涉气企业,专门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一方面沿着河涌两岸逐一排查污染源,特别是对与深圳交界区域的三条河涌,为每家涉水企业建档立案,设置专门的台账,列明企业的主要生产设施和工艺工序,实施挂图作战,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从源头堵住企业直排废水污水的漏洞。

与此同时,为每个排水企业增设水表,即使间隙式开工,也可以基本掌握企业用水和排水量,从而倒逼企业规范排水、实现达标排放。“这样一来,即使出现偷排、超标排放废水行为,也可以精准溯源。”吴柏南如是说。

另一方面,深入涉气企业内部,查看车间流水线、核实生产设施,并一一拍照留存,建立企业管理档案。专班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不仅摸清了污染源的底数,摸清各类污染源的主要原辅料使用、生产工艺、治污设施运行等基本情况,还要掌握其结构、分布和污染物产生、排放等情况,为精准治理污染夯实基础;也与企业家打成一片,及时掌握企业需求,规避“底数不清决心大,方向不明办法多”的治污怪圈。

黄江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督促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目前,黄江产生废水、废气、工业固废企业超过5000家,涉水企业约300家。其中,涉金属表面处理行业37家、有废水处理设施64家、零散废水企业256家。全面、详实的污染源状况数据信息,为黄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也坚定黄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

今年,黄江将巩固“剿黑消劣”成果。做好河涌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按照“一河一策”方案,量体定制河涌的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方案。同时,结合碧道建设,美化亮化一河两岸的环境,通过强化“河长制”考核,做好河涌养护,以水景灵动城市,让治水成果转化为市民切身的感受。

列明清单促整改

罚款不是目的,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才能让市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2021年,黄江共查处326家环境违法企业。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东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疫情影响较为集中领域,迅即出台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黄江生态环境分局积极创新监管执法模式,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列明整改清单,让企业防治污染少走弯路;给予整改时间,让企业经营不受影响。”

吴柏南告诉记者:“销号式整治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在不耽搁生产的同时,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比如,针对涉气企业,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发现隐患,会列明整改清单,给予一定的期限,督促企业按时整改。整改之后,执法人员还会深入车间生产现场和废气排口,逐一查看涉VOCs工序、工位,对照整改清单一一核查。

吴柏南认为,黄江工业企业基数大、分布广、排放量大,企业整改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VOCs整治也需要一个过程。对VOCs重点监管企业实施销号式整治管理,事实上是一次帮扶执法。疫情期间,只要企业配合整治、用心整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是要给予整改期限,给予企业纠错的机会,督促企业切实负起生态环境主体责任。

黄江积极开展执法帮扶服务,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今年,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将聚焦治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治统筹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和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其中,完成市下达的2022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2%,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2.4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46.7微克/立方米以下。

全面落实在建工地扬尘防治清单台账更新、压实各方扬尘防控责任;提高辖区内各级道路保洁水平,加大道路清扫、冲洗及洒水频次;严格泥头车密闭运输管理,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抛洒遗漏污染行为。加强大气污染监测监控能力,强化对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和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的运维,持续监测大气环境质量。落实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建立并定期更新污染天气应对管控清单,依法依规落实停限产措施。更好地帮助企业主动融入整治行列,用实际行动回应周边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

强化固废大整治

2022年是东莞立足“双万”城市新征程的起点之年,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夺取“双胜利”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将以落实“五个工作年”为契机,盯紧“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强化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全面统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低碳化、建筑垃圾处置系统化、危险废物处置规范化、农业固体废物处置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置精细化等工作。

吴柏南表示,黄江根据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有关工作部署,成立镇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和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摸清辖区内各类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明确管理部门权责边界,推出一套“组合拳”,集中开展各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链条管理,打造危险废物风险管控体系,提升建筑垃圾管控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促进农业绿色产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

黄江镇一般工业固废企业约2600家,其中600多家企业产生危险废物。整治固废污染,需要多管齐下。

一方面通过固废申报登记,摸清工业固体废物底数。针对企业对固废信息平台操作不熟练、企业主动填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黄江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开展“面对面”“一对一”活动,向企业讲解固废申报登记操作流程,并协助企业登陆省固废信息平台进行固废申报登记,同时向企业宣讲涉固废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固体废物管理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通过环境管理评估,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与风险防控。此外,通过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切实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行为,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文字:周桂清 图片:周桂清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