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有道 东莞道滘|聚焦道滘镇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篇——以产业促振兴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东莞+ 2022-06-24 19:00:36

核心提示:大公洲连片稻田内,成方连片的水稻随风摇曳,谱写着丰收的序曲;小河大鲩涌农业园内,果蔬基地、水果采摘园、垂钓休闲区一应俱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小河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现场,挖掘机、打桩机忙不停……

产业兴则农村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道滘立足镇内实际,加大连片农地统筹力度,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同时鼓励村组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投资,加快产业振兴速度、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奏响乡村产业“振兴曲”。

▲道滘镇

推进连片开发保证农业生产

六月到,正值早稻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在道滘大公洲,邓锐斌抓住天气晴朗有利时机,加强施肥、除草、防虫等田间管护,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去年8月,他承包道滘大公洲、沉洲中天、掌洲三地近900亩的土地,种植水稻。其中大公洲水稻种植面积达700亩。

据了解,今年,道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要求有关社区和农户及早做好备耕工作,积极做好粮食生产财政扶持,提供农业服务。“全镇早稻完成850亩播种,预计7月底前可收割。”道滘农林水务局叶应楷介绍。

另一边,入夏的小河村大鲩涌,周边的葡萄园、草莓园等果园即将迎来采摘。这一片面积为600亩的连片田地,在近几年从散乱农田变成集农业种植、农家乐、观光旅游等多功能合一的现代农田。

“从前由农民自己耕作,耕地零碎分散,抛荒情况常见。现在推进连片开发,统筹后的新农田成了‘香饽饽’,一些企业或者个人纷纷前来承包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果树种植园和农家乐越来越多了。”小河村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道滘在全镇各村推进统筹连片农业用地,鼓励村组携手专业公司等,实行规模化经营、现代化作业,打造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农耕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稻田、农业园。

▲道滘镇大公洲

目前,道滘已完成上级下达的5154.1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济丰农业园、龙洲湾都市农业观光园、绿博农业园、大罗沙采摘园、绿野农场、东华园林种植园的景观提升。沉洲农业园、十字洲农业园正稳步推进园区建设。

农业发展还需久久为功。记者获悉,未来五年,道滘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增加生产投入,稳定粮食供应,推进1000多亩撂荒耕地和6000多亩坑塘水面复耕复垦,到2025年完成9300多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同时大力扶持新型农业发展,培育农家乐、家庭农场,探索将现有农田公园及农业园建设成为综合程度更高的农业综合体,努力打造美丽田园“道滘样板”。

▲道滘大岭丫村新稳智能装备制造项目

改造村级工业园 为发展“腾笼换鸟”

在道滘,村级工业园可谓是工业化发展的起点。改革开放后,遍地开花的村级工业园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企业,也推动道滘实现初步工业化。但因产业分散低端,村级工业园逐渐成为土地利用率低、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河村沥江围工业区就是典型代表。据了解,项目改造前为集体工业、仓储用地,自1993年开始使用,共有企业26家,现状建筑结构以简易厂房、砖混结构为主,现状容积率约0.8,企业以经营泡沫、五金、鞋材为主,年产值约106万元“这与道滘镇打造新兴产业重镇的发展战略不相符。”道滘镇城市更新中心相关负责人直言。

日前,记者从小河村委会了解到,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截止到6月23日,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40%。

像这样的项目,已经成为道滘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扩宽发展空间,实现产业振兴的缩影。近年来,道滘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破解城市发展土地制约,以“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更从源头改变乡村风貌。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道滘持续拓展产业空间,划定工业保护线7.59平方公里,统筹收储土地超2600亩。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小河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道滘目前有大岭丫村新稳“工改工”项目、南丫卫屋工业区改造项目、蔡白第一工业区“工改工”项目、大罗沙村粤晖路传统产业类更新项目等十数宗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

为进一步完善道滘城市更新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今年,道滘根据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计划出台《道滘镇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办法》,明晰城市更新中各类改造模式的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关系,全面形成公平、合理、高效的城市更新机制。

另外,道滘还将严格落实市分配道滘2022年度“工改工”任务,同时结合项目推进情况,编制各项目年度推进计划,确定各项目今年年度目标,实施挂图作战。

接下来,道滘还将大力实施产业空间盘整、连片土地统筹、低效用地处臵三大行动,制定出台镇村土地厂房招商激励政策,落实重点地块及厂房“一地块一对策、一厂房一方案”机制,确保年内统筹收储土地不少于 690 亩,并争取新认定 1 个300 亩以上连片市镇联合招商基地,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道滘镇南丫村掌洲岛

产业项目为乡村带来强劲动能

产业兴、农村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项目落户小村庄的案例在道滘也时时上演。产业项目落地乡村,不仅关乎于乡村集体收入,也关乎于乡村风貌、乡村治理、乡村民生、乡村名片。

记者近日走访道滘镇市属重大项目盛元中天项目总部了解到,目前盛元中天营养棒生产线项目年初已实现了部分投产,沙拉时刻一期项目实现投产,开启沙拉快餐新零售。

据了解,该总部所属公司盛元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健康食品的生物技术企业,公司原总部位于松山湖。“我们企业在松山湖的厂房只有一万多平方米,不符合增资扩产的需求。”盛元中天董事长邱远生介绍,为谋求发展,2018年,公司选在南丫村掌洲岛建设盛元中天健康产业项目总部,落成后公司整体搬迁至道滘。

▲道滘盛元中天

“掌洲岛优美的生态环境,盛元中天高档的写字楼,可以说已经是道滘一张亮丽的名片,我们南丫村也将受益匪浅。”南丫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

盛元中天并不是个例。在蔡白村,和乐电子有限公司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生活硬件总部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和乐电子是道滘本地龙头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全球。另外,该公司是道滘去年年度研发经费投入第一名、进出口总额第三名企业。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31294.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335.65平方米,拟建成集智能产品研发制造、物流仓储系统、居住休闲生活区、地下交通枢纽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产业园。

“项目落成后,将为蔡白村的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入驻,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蔡白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上月,由大岭丫村投资1.6亿元自行改造的新稳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大岭丫村正将旧厂房蝶变新兴产业孵化园,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据大岭丫村党委副书记刘日明介绍,改造项目结合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景观整治,由大岭丫村自行对该园区实行连片改造,建设厂房3栋、办公楼1栋、展示车间1栋以及宿舍楼2栋,总建筑面积79560平方米。完成后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将落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加速优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集聚。

刘日明表示,该项目建成后,不仅优化乡村面貌,提升广深创新科技走廊沿线景观,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助推村组集体产业及经济加速转型、加快发展。

文字:刘维佳 图片:陈帆 刘维佳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