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丨将父亲一生荣誉献给家乡,陈镜开儿子:望举重精神代代相传
东莞+ 2022-06-24 15:14:12

“我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并凭借永不言败的举重精神,一生10次打破世界纪录。为了将父亲身上永不言败的举重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决定将父亲一生荣誉献给家乡,献给筹建中的中国举重博物馆。”6月23日,陈镜开夫人吴淑贤、儿子陈竞奎带着陈老的珍品,从广州回到家乡石龙进行捐赠。

记者了解到,本次捐赠的珍品,均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一生所获的勋章、奖杯等珍贵物品,共55件(套),包括代表奥林匹克至高荣誉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56年陈镜开挺举世界新纪录创造者奖杯。这些珍品品相完好,具有极高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对中国举重博物馆(筹)传承和发扬举重精神、举重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荣誉饱含无数血汗

陈镜开,1935年12月出生于石龙镇,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一生十破世界纪录,曾任亚洲举重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广东省体委副主任、广东省举重协会主席。

陈镜开的一生获得无数荣誉,奥林匹克银质勋章、国际举重联合会金质奖章和最高荣誉铜质奖牌、国际健美联合会银质勋章和金质勋章、5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举重协会贡献奖金奖……

“凡是回忆,一半高兴、一半眼泪。”2006年石龙举重博物馆开馆时,陈镜开用这句话形容了自己一生的举重生涯。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简陋的条件、艰难的环境,不断挑战身体极限。为了练习举重,陈镜开把祖母的床板改装为简单的卧推凳,还亲自制作石担、石锁;训练时,四五个人共用一个举重台和一副杠铃,杠铃坏了还要自己维修,而帮助身体恢复的营养品只有维生素药片,每天艰苦的训练之余,还要下田劳动;比赛前一个月,大伙都要减体重,过去都采用土方法,最极端的就是不吃不喝,只靠柠檬的酸汁补充水分。

由于当年训练不规范、不科学,长期的超负荷训练,让陈镜开饱受伤病折磨。十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历程中,陈镜开大多是背负严重的伤病下完成的——1957年8月,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莫斯科举行,为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选手的实力,让国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扬眉吐气,陈镜开在腰椎严重错位、双腿抽筋的情况下,凭借“在杠铃下找人”钢铁般的意志,成功打破世界纪录。

当年陈镜开在《中国体育报》发表的《战胜伤痛 献身祖国》文章中提到,长期超负荷训练,导致他的第二、第三节腰椎骨骨裂,躯干神经线几乎暴露在碎骨外面,随时可能因损伤神经线而导致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医生建议陈镜开休息3年进行治疗,但他只治疗了3个月,便恢复训练。

“我是用六亿人民的力量举上去的!”陈镜开当年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表示,“每打破一次世界纪录,我都要想办法再破第二次世界纪录,每一次比赛都要战胜自己。”

珍品伴随身边多年

正因为每项荣誉都来之不易,陈镜开对自己获得的奖杯、勋章都加以保护,并量身定制陈列柜,将一生荣誉放在家中展示,时刻激励自己和家人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保持迎难而上的精气神。

本次捐赠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是由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1987年11月于广州亲自向陈镜开颁发,以表彰陈镜开为发展中国体育运动,特别是举重运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推广。

据悉,奥林匹克勋章是奥林匹克运动至高荣誉,分为金、银、铜三种,其中金质勋章一般只授予为发展体育运动、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领导人、已退休并健在的国际奥委会的领导人;银质授予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建立了功绩的奥林匹克优秀选手、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与体育界的领导人,以及其他知名人士;铜质勋章授予在奥运会或体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运动员或体育工作者。

另外一件珍品——1956年陈镜开挺举世界新纪录创造者奖杯,是新中国首个体育世界纪录的重要见证。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美国运动员温奇保特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为了永远记住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特别订制这尊奖杯授予陈镜开,以做表彰和鼓励。

举重精神永续传承

对于自己获得的勋章、奖杯,当年用过的随身物品,陈镜开不希望永远只放在自己家中的陈列柜展示,更希望这些勋章、奖杯蕴含的力量和精神,可以激励更多人、影响更多人。

2006年,当知道石龙举重博物馆筹建需要征集藏品时,陈镜开第一时间将自己当年用祖母的床板改装而成的卧推凳,比赛使用过的举重衣、举重鞋、皮带,他与父亲的书信,部分勋章、奖杯,比赛和训练的照片等捐给家乡进行展示。

2010年陈镜开因病逝世后,这些放在家中的奖杯、勋章,依然陪伴着他的家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奖杯、勋章成为家人的精神寄托。每一次触碰,都仿佛与陈老进行一次隔世交流。

“虽然很不舍得,但家乡比我更需要,这些珍品在家乡展出更值得。”吴淑贤在捐赠仪式现场说,“希望通过这些藏品传递我先生那种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举重精神,激励我们年轻一辈在新时代干事创业中能够不断突破、奋勇拼搏,同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加入到各项体育竞技赛事中,努力冲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光芒,为国家争取更多荣誉。”

“父亲的一生,都是永不言败的。正因为这样,一生才能获得如此丰硕的成绩。”陈竞奎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很开心可以将这些藏品捐赠给中国举重博物馆,希望以此来支持家乡文化的建设,支持中国举重博物馆的建设,激励后人,接续奋斗。”

文字:陈沛鸿 图片:陈沛鸿 视频:陈沛鸿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