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大盘需要 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共进
东莞+ 2022-06-23 09:20:11

乌克兰危机、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疫情肆虐和反复、中美发生贸易和科技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如何克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现国内经济“稳增长”是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东莞市委市政府均迅速召开会议加以贯彻落实。

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东莞也站上了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在“稳增长”大局中东莞应该主动作为,承担更大责任。稳住经济大盘,东莞需要增强系统思维,既要从需求侧发力,解决当下经济发展的总量问题,更要从供给侧发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协同共进,推动东莞经济既稳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稳增长要注重扩大内需战略,解决总量问题

需求侧管理注重解决经济总量问题,投资、消费、出口是我们常说的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稳经济增长当然需要从需求侧发力。理论上分析,需求侧管理的理论渊源是凯恩斯理论,其认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不能自动实现平衡,普遍失业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所致,扩大就业需要国家干预,扩大有效需求,政府要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侧政策重在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外需,拉动投资和消费,支持企业发展。不论是国务院稳经济增长6个方面33条政策举措,还是广东省稳经济大盘的6方面131条政策举措,政策的着力点都在于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需求侧管理需要鼓励和促进消费。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时刻,宏观经济、市场主体、就业人群、个人收入和家庭消费都会遭受冲击,由于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消费政策的发力点要落实到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具有最直接效果的个人和家庭。纾困帮扶企业,积极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进而提高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扩大失业保险和最低社会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面,提高消费能力和潜力。适度提高社会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险的给付水平,提高社会保险可得性。对疫情影响较大人群和困难群体减免税费、支付困难补贴。同时,促进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复苏,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等消费业态,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大力开展加博会、服交会等会展活动促进消费。

需求侧管理需要扩大投资消费。扩大有效投资,“重”在精准,“要”在及时,投资方式应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相关领域仍然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方向。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领域方面,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加强社会领域、环保领域、科技领域、数字领域、产业园区、城镇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

稳增长要注重供给侧改革,解决结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要素升级和优化人才、技术、数据、管理、土地等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降低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使得供给与需求相适配,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供给侧政策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强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等,提高企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内生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主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减税降费降成本、简政放权补短板”等展开,要害在企业的供给有效性。稳增长就是稳企业,民间投资活力持续下滑势必拖累经济增长。东莞目前有70万家工业企业、150万户左右市场主体,这是东莞经济的基本盘,企业有活力,市民方能充分就业,几百万的劳动者大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消费就有了基础,有了强劲的消费拉动,企业供给又有了市场基础,消费刺激供给,企业就会不断扩大再生产,经济就走上了正循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又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快车道,但是受制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中低端制造业受到来自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又受到美国、日本等国高端制造业回流的影响。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企业征收高额关税、制裁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供给侧改革,当务之急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大湾区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世界性企业,培育和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聚集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所谓企业家精神,是指通过实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原材料来源的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实现创造性破坏,达到市场新的均衡,进而实现企业的内生增长。东莞市场主体众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还是比较匮乏,亟须实施企业家聚集和培育工程,形成上市公司高管为头雁、规模企业管理者为重点、海量中小微企业主为雁尾的企业家群体,建议成立东莞企业家研修院,分层实施企业家素养培训工程,实施全覆盖,着力提升他们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对接国际规则的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防范国际市场风险挑战能力。鼓励企业家群体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新力,实现企业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稳增长要强化系统思维,实现需求和供给协同共进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指导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方法论上,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住经济大盘就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同时,在当前稳经济增长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系统思维,强化两点论和重点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需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稳增长既要解决总量问题,实现东莞经济总量新的跃升,更要解决结构问题,实现经济内在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新的跃升。供给侧改革,重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扩大制造业内部中高端供给,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与此同时,需求侧管理重在扩大投资、促进消费、鼓励出口等,保持经济总量持续健康发展。在需求侧管理中,也要兼顾供给侧,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比如扩大投资过程中,扩大科技基础设施、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等,为科技创新、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兼顾了当前投资需求和未来供给的关系。比如在帮扶纾困企业过程中,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大新兴产业和新动能企业的招引,为未来的产业供给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东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文字:查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