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莞村书记说》⑤丨横沥隔坑村:产业“强筋健骨” 环境“美丽动人”
东莞+ 2022-06-22 16:54:00

金龙路沿路店铺林立,商业氛围正浓;昔日机器轰鸣的旧厂房变为书声琅琅的校园;原来的百货超市被改造为创业园区,一批本地村民带着创业梦“大展拳脚”;

高大宏伟的党群服务中心、别具一格的池塘景观、精致美观的边角花园、平整宽敞的柏油路,现在生活在如此优美的环境,每个村民的笑容里充满了对好日子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隔坑村的发展轨迹悄然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强筋健骨”集体物业,畅通村民致富路,还实现了乡村环境的颜值大提升。“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美好愿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脉动照进了现实。

提档升级

回购厂房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叮叮……”下课铃声响起,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聚集了不少学生,有的踢球,有的跑步,有的你追我赶……他们身后漂亮的教学楼则显得格外壮观且神圣。

“其实,学校原本是一家鞋厂。”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的一席话,让记者十分吃惊。原来,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前身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瑞帮鞋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鞋业作为低端制造业经历一次大洗牌,瑞帮鞋厂未幸免于难。

而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吴进芬告诉记者,2018年隔坑村以3650万元从瑞帮鞋厂手上回购了厂房,原本设想改造升级引进优质企业,但经过全村表决,一致认为改造成学校更利于未来发展,此举为村集体每年带来668万元的增收。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隔坑村党委逐渐认识到,单一且落后的工业结构矛盾已成发展瓶颈,靠老厂房出租发展工业只能维持,却难以提质增效。对此,隔坑村在产业提升上动作频频,先后完成了累计16万平方米的厂房回购,回购金额达7000万元,回购后由村集体统筹改造,并引进了富士多等优质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这些,都是隔坑通过“腾笼换鸟”推动空间形态、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缩影,吴进芬生动地比喻为试水“二次创业”。他表示,未来村属物业将瞄准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造文创园区,激发产业新活力。

近些年,隔坑村的发展轨迹悄然发生了改变,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物业收入,隔坑村党委制定了“一三联动,二产提升”的产业发展策略。这个策略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田地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联动“水岸人家”文化品牌打造以及“旧村建筑群”活化,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再者,通过改造基础配套设施,更好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看着西环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沙盘,村民吴晓斌感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该项目总投资85亿元,改造后将贡献生态修复绿地约9万平方米,并配建商业及公共服务配套,成为生态宜居宜商的区域性综合标杆,重塑横沥镇门户形象。

流水十年间,日异月殊,富民强村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吴进芬介绍,去年顶着疫情压力,村组集体经营总收入6971万元,同比增长12.05%;纯收入5487万元,同比增长16.92%,预计今年总收入将突破7000万元大关。

美丽环境

投入三千万元推动人居环境提升

“店长,来一杯咖啡。”“好嘞!”在隔坑公园旁,一幢幢老旧小矮房中间,楼高一层的灰色小屋显得特别“另类”。这间小屋外面是灰色墙体、红瓦屋顶,内部则是时尚吊灯、抛光地砖,这就是“益企啡吧”隔坑店。每当夜幕降临,村民约上三五知己坐在露天茶座上,欣赏着“村前塘”的美景,好不惬意。

“隔坑村近几年环境变化很大,大家愿意回到村里,喝喝咖啡,享受一种慢节奏生活。”“益企啡吧”隔坑店店长林春秀指了指对面的隔坑公园,说起了在村里面开咖啡店的缘由。

林春秀所指的地方,一年前还是荒废的鱼塘和闲置地。2019年起,隔坑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废弃鱼塘变成了环境优雅的隔坑公园。崭新栏杆、休闲小径、优美鱼塘、别致凉亭成了这里的标配,当地的村民和来往的行人来到“益企啡吧”点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喝进去的是浓浓的乡愁味。

无论是“益企啡吧”,还是隔坑公园,隔坑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开花结果”。而美丽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近几年,隔坑村先后投入超三千万元推进乡村振兴,大刀阔斧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惊喜变化。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超40个,先后完成了红粉路、中心路等道路硬化累计达1万平方米;建成8个公园,15个口袋花园;对辖区内5个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村前塘”周边6500平方米的环境进行整治,并提升14600平方米的水质。

谈及隔坑村蝶变的“钥匙”,不得不说该村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协同治理优势逐步显现。吴进芬介绍,隔坑村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治理短板多、难题多。换而言之,在环境卫生、村庄设施布局、乡村治理等存在许多弱点。为了让这些难点变成闪光点,于是该村在2019年成立共治协会,搭建同台议事平台,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协会人员构成具有广泛性,由监事会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

小到邻里闹小矛盾,大到信访维稳;小到每家每户卫生,大到改善村容村貌……如今村民们早已形成共识——有难处,找共治协会。隔坑村也实现了从“和平共处”渐到“共治共享”,党员干部的烦心事变少了,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干群关系也日趋和谐。

眼下,隔坑村的环境短板日渐减少,共享项目丰富起来,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高大宏伟的党群服务中心、别具一格的池塘景观、精致美观的边角花园、平整宽敞的柏油路……2021年,隔坑村入选东莞第二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美丽乡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吴进芬感叹道:“咱们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一切付出都值得。”

【对话】

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

党建引领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东莞日报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东莞也站上“双万”新起点,隔坑人有何新期盼?

吴进芬:隔坑村的发展轨迹悄然发生了改变,不仅“强筋健骨”集体物业,更畅通了村民致富门路。归根结底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局谋划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把广大党员以及群众智慧经验凝聚成改革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而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东莞顺利进入“双万”新赛道上,隔坑村党委全面实施“一三联动,二产提升”产业发展策略,带领全村上下聚力攻坚、担当实干,奋进新征程,加快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特写】

村道“重生”带动周边商业活跃

刘阿姨万万没想到,她的一个商铺租金涨了不少。然而就在两年多以前,村委会向村民征求把厂房改造为学校意见时,她是充满忧虑的。“工厂会带来人流,有人流商铺才能租得好价钱,改造成实验学校的经济效益在哪?”刘阿姨说。

不过,在学校的辐射带动下,刘阿姨的商铺成了“抢手货”,经再三考量,她决定租给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租金由原来2000元涨至3000元。如今,村民的私人物业时常引来一群群租客。“以前还得打出租广告,现在租客都主动找上门了。”村民吴大爷喜上眉梢。

与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一路之隔,一字排开的商铺内坐满了客人,这是隔坑村为扶持本地村民就业创业而改造的园区。去年12月,村民黄凤雯通过抽签拿到了一间47平方商铺的经营权。初次创业的她决定开一家咖啡店,并取名“蕉早咖啡”。黄凤雯欣喜地说道,在家门口创业,这和在外面打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既能赚钱还能和一家人在一起,这是稳稳的幸福。

据介绍,这些商铺属于隔坑村集体所有,原来是租给一家大型百货超市,考虑到租期已满,村委会决定收回来改造成村民创业园区。同时,为减轻村民创业负担,每间商铺租金均低于周边水平,实实在在惠及本地村民。

文字:袁健斌 图片:袁健斌 通讯员 黄柏容 视频:黄锦鑫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