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莞艺花开①|陈启文报告文学《血脉》:记录粤港血脉历史,为时代楷模塑像
东莞+ 2022-06-13 20:09:41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公示了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东莞市推荐报送的图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广播剧《只要祖国需要》、歌曲《中国就是中国》入围名单。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促进东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展现“文艺莞军”风采,本报即日起推出“文化强市.莞艺花开”系列融媒体报道,深度、立体解读上述入围作品,以及粤剧《使命》、儿童剧《少年袁崇焕》、广播剧《护旗》、歌曲《时光的灶台》、图书《烽火坪石》《岭南读碑记》等近年颇具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

陈启文

202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的光荣团队”,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的影响。

2022年4月,陈启文的报告文学作品《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后简称“《血脉》”)应运而生,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21年5月20日,“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近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公示的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中,《血脉》入围该优秀作品名单。

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楷模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在党中央领导下,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克服重重挑战,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

作品忠实记录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历程,以浓墨重彩讴歌了建设者和守护者们,彰显了他们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作品的出版还对于教育香港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饮水思源、爱国爱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香港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21年4月26日,东莞市区地标建筑亮灯致敬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群体

以“四力”呈现厚重历史与群英形象

东深水利工程恍如穿越时空的漫漫长旅,从1964年开始的首期工程、到以后的三次扩建和一次另辟蹊径的改造,迄今已历经六十年岁月,大致经历了三代。这是一个翻山越岭、使河水逆流而上的巨大工程。为了保护水质不受外界污染,这一工程一直是在严密的、封闭管理状态下运行的,外人一般难以进入。而那些建设和管理者又非常低调,关于他们的事迹也鲜有公开报道。为了更加全面、立体、深入地反映东深供水工程的来龙去脉和三次扩建工程、一次提升改造,记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书写了那些“深藏功与名”的建设者和守望者,作为国内著名报告文学作者,陈启文对东深供水工程的调研十分深入,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与笔力),呈现了一个职业作家的当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图为当年香港市民排队打水的老照片

他通过长期、深入地田野调查,抵达当年一个个施工现场,打量和搜寻那些处于不同时间节点的水利设施,同时追踪采访工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而今第一代建设者和管理者大多已难以寻见,即便是一个当年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现在也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既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对他们的采访几乎是抢救性的采访。陈启文通过深入调研,对东深工程的历史背景、建设的历程,以及工程项目更深远的历史价值,有着很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他将历史的片段、个中的人物与事迹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终于写成这部集史料性与文学性、严肃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纪实文学作品。

翻阅《血脉》一书,共有八个章节,在叙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扩建及改造历史的同时,穿插从建设者群体代表人物视角出发的细节描述,全方位地展现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水质管理、维护监理等各个方面。在确保引用精准数据的同时,本书语言朴实,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谋篇布局合理,具备较强的文学感染力。知名文学评论家潘凯雄表示,《血脉》灌注着作家艰辛的采访心血,这是“脚力”与“眼力”的扎实践行;也展示出他总体结构与精心剪裁的功力,这是“脑力”与“笔力”的用心呈现。

东深供水工程东莞塘厦段的金湖泵站

“《血脉》给我留下‘保全景选场景,挑头羊类群体,重效果兼辐射’的突出感觉。”潘凯雄进一步解释说,所谓“保全景选场景”,说的是既宏观展现工程四个阶段不同的总体特征与完整风貌,又选择每一阶段中最突出或最艰难的一两个局部为重点;所谓“挑头羊类群体”,说的是在工程四个不同的实施周期中,各挑选一两位领军人物予以重点状写,而其他参与者则归类呈现,比如技术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施工建设队伍等;所谓“重效果兼辐射”,则是突出工程每期的直接效果,兼顾工程沿线的连带效应。如此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科学与文学叙事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整体格局,历史感、现场感与当下性兼备的纵深效果。

用示范性作品展现“东深人”的家国情怀

202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的光荣团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次年《血脉》便应运而生,以朴素流畅的文学语言,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历程,以浓墨重彩讴歌了建设者和守护者们,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故事生动感人,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老员工王寿永在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回忆当年的建设场景

“好的报告文学应是材料和审思、头脑和心肠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才能不流于‘报告’而成真正的‘文学’。”中山大学教授、博导、知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血脉》堪称是示范性的作品。陈启文不仅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像一个专家那样研究了这个工程的历史沿革,所有文字都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专业精神,同时还写出了历史中的人,那些平凡人物的人间情,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一点累积起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意志。“他笔下的历史是有肌理和血肉的,他笔下的工程是一铲土一铲土、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这些土和砖就是每一个平凡的工程人每一天的生活和付出,那些长流的汗水、晒黑的皮肤、厚厚的老茧,那些伤和血,那些无法言传的身体的累和亲人分离的苦,陈启文一视同仁,让他们都有机会站出来说话,他们都是东深供水工程共同的缔造者。”

“那条命运相连、无法分割的精神纽带,才是东深供水工程真正的河床。”谢有顺还认为,东深供水工程是广东历史上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跨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也连接了内地和香港两种社会制度,它不仅是解决香港水危机的民生工程,背后也潜藏着难以言说的同胞情。《血脉》中,陈启文不仅抓住了历史的大视野,也抓住了历史的精神核心。他把水放在生命中、把人放在人群中、把工程放在历史中来书写,借由工程写水的文化、人的意志、精神的融合,写出了这种人心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所真实的人心、人性就是广东人民“要为同胞解危难,所以苦干、牺牲、不惜代价,希望尽快供水给香港”的初衷。

2021年4月20日,“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采访在省水利大厦举行。图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部分先进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后合影

“通过作品让读者,尤其香港的读者了解这段历史和这个群体,对于教育香港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饮水思源、爱国爱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香港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谈及《血脉》这部报告文学出版的时代价值,陈启文也如是说。

对此,南方传媒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也表示,“共饮一江水,粤港两地情”,跨越半个多世纪,“给香港送水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工程也历经多次扩建改造,但任凭风吹雨打,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从未改变。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本书的出版能引导广大读者了解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更加深刻领悟“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

【延伸阅读】

东深供水工程

翻开香港的史册,干旱缺水一直长时间困扰着香港,每遇大旱,水荒必至。谁能拯救在大旱与水荒之中备受煎熬的香港同胞?这其实不是天问,而是来自人间的叩问。香港三面环海,一旦与大陆割裂,就是一座海上孤岛。但香港在面朝大海的同时,又一直背靠着祖国大陆,这就是香港最大的靠山。1963年6月,中央政府发出《关于向香港供水谈判问题的批复》,周恩来总理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随后,一个从东江引流入港的工程计划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运作。这一工程,最初命名为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从1964年春天到1965年春天,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以“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意志,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全长83公里的大型跨流域供水工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者之歌。此后,一代代建设者和守护者秉持初心,接力传承,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三次扩建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供水能力提升了三十多倍,迄今已累计对港供水近三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多三峡水库的库容,超过了一个半洞庭湖,满足了香港约百分之八十的淡水需求。其水质之优,流量之大,跨越地域之广,科技运用之新,均属全国首位,堪居世界前列。

东深供水不同于一般的供水工程,这是哺育粤港两地同胞的生命水,更是香港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的一条血脉、血浓于水的一条命脉。202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的光荣团队”。一代一代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肩负着“国之重任,港之命脉”,为这一工程接续奋斗。如今东深供水工程在运营的过程中,还有一代代人全力守护着这一条对港供水的生命线。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是“时代楷模”“光荣团队”。

【作者简介】

陈启文,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及全国纪录片一等奖等。

文字:沈汉炎 图片:陈帆 曹雪琴 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