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②答记者问|创建“无废城市”,建设美丽东莞
东莞+ 2022-06-01 12:57:22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6月1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度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就社会各界关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创建“无废城市”、公众参与环境建设等焦点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东莞将以创建“无废城市”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八进”生态文明实践,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的美丽东莞。

关键词1 投资逾700亿治水

一大批河涌重现水清岸美

记者:东莞在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有哪些亮点措施?取得的成果如何?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对林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对林近年来,东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市治污攻坚的重中之重,遵循“系统、科学、精准”治水理念,大手笔投入资金、大兵团奋力作战、大力度突破瓶颈,取得了水污染攻坚战阶段性胜利,一大批河涌重新焕发“水清岸美”景象。

总的来说,亮点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

坚持全市域一盘棋统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以上率下;建立完善市级-流域-镇级指挥体系,制订实施水污染治理1+N政策体系,全盘谋划,建立全市治水“一系统、一张网”管理格局。

坚持全流域大兵团攻坚。成立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东江下游片区等四大流域现场指挥部,一线办公,就近指挥,集中力量以大兵团作战方式推进4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坚持全方位水环境改善。从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工程、污水能力建设、系统工程完善、生态修复工程等五个方面集中攻坚,全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总概算超过700亿元,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坚持全社会促共治共享创新成立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执行力督导工作组,强化干部执行力保障;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出台新的有奖举报制度,引导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

过去五年多,东莞投入资金超700亿元,累计建成截污次网约1.4万公里,建成污水处理项目61项,分散式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50座,总处理规模431.4万吨/日)。全市治水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污水处理效能的提升助推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近5年来全市国考断面逐年向好改善。

关键词2 创建“无废城市”

聚焦难点攻坚,2025年完成创建任务

记者:东莞正在创建“无废城市”,在25项必选指标中,有7项指标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等,完成难度相对较大,主要难点在哪里?将如何解决?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黄柱梁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黄柱梁:东莞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东莞拟定了《东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东莞发展特点设定了56个量化指标,其中25个是必选指标,根据东莞现状并综合未来几年固体废物增长、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研判,必选指标中的7项相对其它指标完成难度较大。

以一般工业固废为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25年的目标是从78.8%提升到84.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目标是减少7.9%,两个指标一升一降,其实难度不小。一是东莞产废企业量大面广,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强度高于珠三角及国内同类型城市;二是企业固废源头减量困难;三是综合利用途径单一(大宗固废主要用于建材利用);四是缺乏完善的收运、处置体系。东莞将通过开展全链条收运处置体系研究及试点、推广先进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开展利用能力建设等27项工作任务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水平。

东莞将按照先易后难、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以“产生减量、利用增加、处置安全、填埋趋零”为目标,综合设置9大类48项工作任务34项建设项目协同促进指标的顺利达成。针对完成难度较大指标制定符合东莞实际的政策制度,确保指标完成,稳步推动东莞“无废城市”建设。通过各部门、各镇街(园区)齐心协力,落实有力措施,相信2025年全部指标可以达到标准。

关键词3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聚焦源头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记者近年来,东莞“水质”“气质”明显好转,下一步东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什么挑战?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对林:东莞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家有目共睹。最近几年,我们看到蓝天白天更多了,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清新了。“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东莞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实施了两个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2020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目标值(25微克/立方米),远优于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2021年PM2.5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相比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前的2017年(34微克/立方米)改善了35.3%,“东莞蓝”已成为常态。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东莞大气环境质量稳步向好,但下一步要推进持续改善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臭氧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已取代PM2.5成为东莞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控制的效果不稳固、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动真碰硬,啃“硬骨头”。“十三五”期间,东莞基本完成燃煤、燃生物质工业锅炉以及黄标车的淘汰工作,对工业固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整治行动,接下来将更加侧重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产品绿色升级、深化车船机械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

管理能力还存在不足东莞大气污染源涉及行业多、数量大、分布散乱,机动车超过360万辆,管理难度和压力非常大。同时,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成因机理复杂,只有符合科学规律的减排路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今年5月13日,东莞召开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动员会,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东莞生态环境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各镇街(园区)组织实施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措施,推动东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关键词4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积极推进“八进”生态文明实践

记者东莞着力创建“无废城市”,如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东莞市环委办执行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柯粤

东莞市环委办执行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柯粤无废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

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形成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专业策划优势和新闻敏感度,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开设“无废城市”宣传专栏,开展专题宣传和集中报道,及时公布“无废城市”建设推动情况,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开展新媒体宣传,以制作科普漫画、原创视频、电子海报及线上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参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深入开展“无废城市”主题宣传活动把“无废城市”的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中,利用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穿插“无废城市”的思想观念,把握维持宣传热度,加深公众的印象,提升宣传的长效性:如世界环境日前后,开展“无废城市”主题生态文明大讲堂,邀请专家、企业及市民代表作客电台“畅聊”无废城市话题等。全年常态化开展进机关、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酒店、进工厂、进基地“八进”生态文明实践,强化“全民减碳”的公民意识,使无废城市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建立“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基地,大力培育“无废文化”。结合公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将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纳入有关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建立重点固废产废企业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无废细胞”创建,培育“无废文化”,制定“无废城市细胞”标准,创建示范点,打造典型性强的“无废工厂”、“无废酒店”、“无废基地”等精品细胞,以示范带动周边,促进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转变传统观念,最大限度消除废物末端处理的环境影响,有效化解“邻避效应”,引导形成“邻利效应”,推动“无废城市”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文字:周桂清 图片:赵浛锐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