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头顶上没有闪耀的光环,背上也没有洁白的羽翼,但却被称作白衣天使。
她们是平凡的普通人,身穿一袭白衣,头戴燕尾帽,用暖心的微笑和专业的技能,默默守护每一个患者,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医学护理是何等的重要。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连续两天深入虎门中医院各科室,把镜头对准医院急诊科、麻醉手术科、新生儿科、中医护理门诊等科室的护士们,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倾听他们的心声。

虎门中医院急诊科有17名护士,翁国珠是其中一位。工作中,她总是步履匆匆,讲起话来简洁快速。参与临床工作九年来,急诊科里争分夺秒、神经时刻保持紧绷状态已融入她的日常,并已成为习惯。如果把医疗事业比作是一场战争,医院比作挽救生命的战场,那么急诊科绝对算得上是最前线。翁国珠说,“在许许多多诸如车祸、火灾、爆炸等急救现场,我们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到达,从死神手上抢夺生命。”
3月12日,虎门中医院急诊科接到120通知,称某十字路口发生车祸,需派人前往处置。

包括翁国珠在内的救护小组接到指令,立即出车赶赴现场。救护小组赶到现场见到,车旁躺着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情况十分危急,多一分耽搁就多一分危险。现场医务人员立即评估伤者生命体征、判断意识、测血压、查外伤等,初步判断患者全身多处骨折。翁国珠迅速配合医生给伤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同时,为了避免伤者受到二次伤害,护士配合医生对伤者进行了初步止血包扎固定,然后利用铲式担架将其接回医院。
回院后,立刻对伤者启动绿色通道,先急救后交费,先检查后办手续。直至把患者护送至手术室,翁国珠等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新生儿科病房,护士们穿梭于各个暖箱之间,悉心照顾着每位婴儿。
温宝琳从事护理工作已有6年,谈及这些可爱的小宝宝,她的眼神格外温柔。在这里,温宝琳和她的同事当起了小宝宝的“临时妈妈”。经过多年的摸索,温宝琳已能从小宝宝的哭声、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读懂他们的需求。
作为新生儿科护士,对穿刺的要求极高。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护士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进针角度和固定方法,并练习穿刺技能。

“当家长从我的手中接过康复的宝宝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双手因激动而颤抖,那一刻,我感到十分幸福,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温宝琳说。
她向笔者回忆了前不久救治的一位胎龄34周提早出生、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当时情况紧急,患儿被立即送到辐射台上保暖、清理呼吸道、洗胃、吸取出咖啡色胃内容物。然后再次清理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在气管内缓慢输注肺表面活性物质、正压通气、继续吸氧……
现场紧张的气氛仿佛令空气都凝固了。5分钟后,宝宝的心率、呼吸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氧饱和度大于92%,四肢变暖,皮肤逐渐红润。经过18天的精心治疗,这位早产宝宝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可以出院。

在无影灯下,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是医生、护士、麻醉师默契配合,多部门多环节相互协作的结果。
吴欢和刘华娟已分别从事护理工作4年和6年,就在笔者来采访时,她们刚刚完成了一台手术。在这台手术中,她们分别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
吴欢向记者介绍道,“在手术中,器械护士是手术医生的‘第三只手’,要根据手术的不同步骤,快速准确地准备好各种器械,做好手术配合,缩短手术时间;而巡回护士则是医生的‘第三只眼’,要时刻关注所有仪器的运行情况,患者是否有特殊情况发生。”

作为手术室护士,她们在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状况,特殊手术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和制定预案,做好器械、仪器、耗材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术中要给医生提供快速、安全、有效的配合;术后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对手术室环境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后续手术的安全开展,每一个环节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刘华娟表示,为了让患者在手术中减少伤痛,她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工作。
另外,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护士都是女性。但在麻醉手术科护士团队中,却有例外。麻醉手术科的护士长曹海杰便是一位男护士。
自2007年护理学本科毕业后,从实习生到科室骨干再到护士长,曹海杰一直待在麻醉手术科,不知不觉已有15年。他坦言,作为一名男性护士长,总能得到各种关注的眼光。
但他认为,在护理工作当中,男女护士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护理事业发展。如涉及患者的隐私细节,男女护士的分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手术患者的尴尬和紧张。
今年是喻燕芳当护士的第19个年头,她主要负责中医护理门诊工作,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特色护理、专科疾病康复指导、食疗、健康咨询等服务。
采访当天,她正在为一位患有积食的患儿进行推拿,即用手掌在患儿的腹部轻轻地旋推,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反应。

为了安抚治疗中的患儿,喻燕芳在诊疗室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便于患儿配合治疗。
除了推拿,喻燕芳和她所在的团队还擅长扎针护理,并有小发明。
近年来,她们团队经过潜心钻研,创新推出了虎符铜砭刮痧联合五行火龙罐治疗寒性痛经的技术,其中用到的开孔阻燃垫,是该团队经过一次次修改后才诞生的,以防止在操作五行火疗罐的过程中烫痛患者。

该技术还获得了2021年全市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全省中医护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喻燕芳表示,作为中医护理门诊的一名护士,她今后将坚持守正创新,利用现代化手段改良创新护理技术,造福患者,让古老的中医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