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东莞这五年④| 改革“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i东莞 2022-05-05 16:35:20

春潮澎湃处,改革正当时!

过去五年来,东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抓好中央深改委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的部署落实,以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五年来,改革活力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不断变革,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东莞成功迈入万亿GDP、千万人口“双万”城市新赛道,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增强。

改革向纵深推进,破解发展“痛点”“堵点”

东莞从来具有敢为人先,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基因。

面对土地空间、产业转型、人才引育、社会治理等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制约,东莞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2019年7月31日,东莞获批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新机制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跑出“加速度”;打好拓空间主动仗,破解产业用地发展瓶颈;深化“放管服”改革,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东莞以实验区为统揽,改革呈现出蹄疾步稳、竞相开放、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启动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搭建起“四梁八柱”;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已然形成……东莞科技体制改革在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上行稳致远。

新活力不断激发——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2021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东莞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4%,位居全省第二,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排名全国第20位。

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作为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统筹6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构建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体系,实施“标准地”“以资招商”等集成式改革;搭建五大服务平台,强链稳链固链……东莞以新机制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锚定先进制造进阶之路不放松。

新动能不断释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雨后春笋般拔节成长;“百、千、万”亿级的产业梯队你追我赶;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一季度,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手表、电子计算机整机、新能源汽车更是分别增长8.5%、93.9%、177.8%、69.0%。

实施“基础补偿+增值共享”土地收储补偿机制,提升镇村参与土地统筹的积极性;开展“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和城市更新“头雁计划”……破解产业用地“瓶颈”,东莞打响了拓空间主动仗。

拓空间成效明显——2019至2021年,东莞收储土地3.7万亩以上。2021年完成“工改工”整备、拆除10500亩,盘活存量土地12210亩。先进制造业有了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

改革呈多点突破态势,争创发展新优势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五年来,东莞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全面推进、积厚成势。

营商环境形成竞争新优势——东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办企业便利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商改经验两度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开办企业”和“市场监管”两项指标进入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行列。

2021年,东莞推动2333家企业“小升规”,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总数排名全省第二。“数字政府”建设拥抱互联网+浪潮,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行政许可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97.99%全程网办,一批事项实现“秒批”。

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进一步畅通——推进跨境快速通关模式改革,“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成功试运行。实行跨关境安检前置以及海运直达空侧的海空联运,项目降低成本30%,节约运输时间20%。实行“粤贸全国”东莞行动计划,2021年全市外资企业内销额5941.1亿元,同比增长19.4%。

民生实事办理机制不断完善——以“小切口”改革为民办实事。提升12345热线服务效能,建立首派责任制、点对点派发机制、市镇联办机制,实现群众求助快速响应,12345热线群众满意度从90%提升至95%。

创新城市品质提升机制,打造一流综合环境;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化重大民生领域改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五年来,东莞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牵引,加快打造大湾区体制机制新高地。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跑马突围,奋勇争先的态势,全面吹响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面向未来,东莞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成式改革,打造深化改革“一号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变革行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是人才,进莞来”的人才制度体系;打造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改革样板,探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人到半山,唯勇者进。

可以预见的是,东莞体制机制新动能将进一步被激活,改革新气象将不断焕发,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和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动力将更加强劲。

文字:范德全 图片:陈栋 郑志波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