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伴随着主题歌《微光》的唱响,“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项目在东城黄旗南香遇走廊开启,全市各镇街分点同步启动,将东莞城市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点亮了东莞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照亮了东莞工业发展前行的道路。
该项目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承办。项目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坚持“思想引领+文化供给”,持续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项目活动启动后,将持续到12月,通过打造城市潮流艺术空间,打造时尚达人和音乐人的分享平台,定期举办小型、灵活、精致、时尚的音乐活动,全方位启动“火柴盒”东莞城市文化新IP,带市民游客感受青春东莞、潮流东莞的魅力,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活动在全市各镇街的小广场、公共空间、绿地常态化开展,纯公益,零距离,小成本。活动还突出青春、时尚、亲民,让生活在一起东莞的市民时时在身边能听到城市里流淌的音符。特别是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活动在夜晚的室外举办,空气流通,让市民能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做到防疫和追求美好生活两不误。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东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张树坚,东莞广播电视台台长黎树根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创新文化IP“火柴盒”出世
带你发现潮流东莞魅力
4月30日晚,在“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项目启动仪式上,由太阳之子男声重唱组合演唱了“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主题歌《微光》,同时分享并演唱专题主打歌《因为你爱上她》。东莞城市文化新IP“火柴盒”的形象寓意是火种,是光明,是温暖。如同主题歌中的“微光”:虽然小,但可以点亮人们的希望之火,未来之火,光明之火,照亮道路,温暖人心。
从4月30日起,东莞的这些遍布各地的小小“火柴盒”,将承包你下半年的所有音乐热情,带你发现东莞的潮流文化与青春力量,从而“因为你爱上她”,爱上东莞。

从此刻起,潮流东莞等你发现
太阳之子在演唱间隙,对两首歌曲进行了解读: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相逢在东莞,我们都是这座城市的微光,我们也会因为你(彼此)爱上她——东莞。
太阳之子深情演绎之后,李静演唱了歌曲《那片海》《天路》,陈思里演绎了粤语歌曲《人生何处不相逢》等,安可放肆乐队演唱歌曲《我相信》,随后分享并演唱原创歌曲《莞声音》……几位音乐人都分别进行了人物故事分享,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一起聆听城市的声音。南方+、i东莞、知东莞等省市媒体平台对启动仪式进行全程直播。
李静在台上介绍说,自己是2017年从广州来到东莞,原先是做幕后的,来莞后因参加过两次音乐比赛,点燃信心和理想。其中就有2019“同饮一江水”比赛,她为东莞拿到全省冠军。后来还上过央视的《星光大道》。李静表示,是东莞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勇敢地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梦想开花。“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棒,我接到导演邀约后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陈思里是土生土长的石龙人,本科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生活、学习了十年。他表示,走出去又走回来,让他对故乡更多有归属感。陈思里很认同和喜欢“火柴盒”这个名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根火柴,在这里点燃、点亮,而东莞就是一个火柴盒,包容你我每个人,承载我们每个人梦想,二者构成如今的独具魅力的东莞。”

据悉,“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项目启动后,将持续到12月,在全市铺开、全年开展。各镇街(园区)每月或每季度选择多种音乐形式,包括精致小型艺术的流行音乐、民谣说唱、小型交响乐、室内乐、铜管乐、木管乐、阿卡贝拉、流行音乐唱诗班、轻摇滚、爵士乐、民谣说唱、流行新民乐等呈现。全市各镇街(园区)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点,按照 “火柴盒”统一IP形象打造演出空间。
主办方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介绍,该项目活动将用全媒体手段让观众在线上线下同步感受项目的内容和魅力,将音乐活动与各镇街(园区)的东莞标志性人文景点充分结合,采用航拍,图片、视频直播等流行手段,打造优质视频内容,在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平台进行投放宣传,让外界发现东莞的潮流文化和青春力量。用时尚音符打造潮流之都,感受东莞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青春之城”的音乐热情。

创新文化,打造“小而美”新型文旅空间
“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项目在全市打造镇街(园区)“火柴盒”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普惠,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触手可及的文化服务。通过打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塑造城市的文艺气质,突出潮流文化的时尚感,让市民得到精神抚慰、感受城市温暖。
“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活动将在每周六晚7点半在城市的各个点上演,并一直持续到12月。活动期间,将组织市内小型音乐团队参与,定期举办小型、灵活、精致、时尚的音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项目,立足东莞人口、产业结构特点,发挥公共文化资源丰沛优势,在全市各镇街的小广场、公共空间、绿地常态化开展,纯公益,零距离,小成本。该活动突出青春、时尚、亲民,让生活在一起东莞的市民时时在身边能听到城市里流淌的音符。
此外,活动在夜晚的室外举办,空气流通,让市民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做到防疫和追求美好生活两不误。

凝聚温暖,小小“火柴盒”寄托大大东莞梦
东莞火柴业发轫于上世纪30年代。1960年初,石龙火柴厂成为东莞县和惠阳地区唯一的生产火柴专业厂,产品供应全国各地家庭使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石龙火柴厂是广东省较大的火柴生产专业厂之一。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经饱含着东莞人日夜辛勤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并作出贡献的美好回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打火机、液化气渐渐走进日常生活,当初兴旺的火柴厂一家家渐渐隐去,火柴慢慢成了年代和历史的代名词。火柴厂是东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走自主研发、重视质量之路的一个缩影。
活动组织方东莞市文化馆介绍,“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的命名,不仅可以唤起东莞人关于工业发展前行的记忆,更点亮了东莞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火柴盒”的形象寓意是火种,是光明,是温暖,虽然小,但可以点亮人们的希望之火,未来之火,光明之火,照亮道路,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