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每日除了为碎银几两、柴米油盐奔忙外,最让我们关心,也容易让我们慌张的往往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俗话说,三岁看大。如何趁孩子还年幼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广泛的兴趣爱好、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乃至积极正向的生活态度和“三观”,也常常是我们这些初为人父母最关注、关心的事情。
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关心则乱,各种陪读、作业辅导、鸡汤灌输、兴趣培训班,毫无章法地“围剿”着我们的孩子,也“围剿”着我们自己。
其实,最便捷,最低成本,也最为之有效的方法便是“亲子共读”,这也是目前社会上、家庭中颇为流行和广受欢迎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各大图书馆、学校,以及家庭都在提倡和推广。

好在,我所在的城市东莞,在亲子共读的推广上走得比较早,成效也有目共睹。尤其近几年,许多家庭已经形成了家庭亲子共读的氛围和习惯,这不仅有效推进书香东莞建设,也促进了家庭亲子感情的培养,让家庭更和谐。
作为推广全民阅读的主角,东莞图书馆早在2017年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绘本专题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分馆、社区、学校、企业等合作共建绘本馆,将儿童阅读、亲子阅读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为百姓带去“家门口的服务”。
截至2022年4月,东莞全市已建立28家绘本馆及44个绘本阅读服务点,其中15家分馆绘本馆、5家社区绘本馆、5家学校绘本馆、2家民间绘本馆、1家儿童医院绘本馆。在部分镇街已完成了村(社区)绘本阅读服务全覆盖,形成了较为深入、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外溢效果明显,社会关注度高,建立至今,到馆118万余人次,绘本外借100万余册,开展活动3521场,活动参与25万余人次。

体系按照“统筹管理、统一运作、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运行模式推进,每年围绕“绘本共读季、绘本创作季、绘本巡展季、绘本分享季”策划四次联动活动,以总馆为中心,各绘本馆为主阵地,向镇街(园区)、村(社区)、学校延伸。重视文献开发与研究,收藏各国优秀绘本及相关数字资源30万件以上,编纂出版了《心灵成长图画书导读》《经典图画书导读》《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以及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绘本专题类书目大全《绘本文献总览》(已出版3套31册)等文献。
东莞绘本馆阅读服务体系是东莞图书馆打造城市阅读,推广全民阅读,尤其是亲子阅读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推进建设,为全市少年儿童打造高品质的“精神家园”,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智慧之基。

人生逆旅,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而孩子的成长时不我待。因此,对于父母,尤其新手爸妈而言,每一次家庭亲子共读时光,都是你我最美的诗书年华。从近年来,东莞图书馆绘本馆的建设、绘本借阅数量、亲子阅读活动数量,参与人群次数的不断递增等现象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以及“书香东莞”的建设,阅读尤其是家庭亲子共读越来越受重视。但笔者在多年的观察、采访过程中也发现,虽然家庭亲子共读越来越受重视,但其间,父亲的角色依旧相对缺席。不管是家庭中的共读,还是外出参与各种机构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中,基本是妈妈的居多。
笔者也采访过许多教育专家、阅读推广人、作家,他们普遍认为,在家庭共读中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甚至比妈妈还重要。因为在一般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父亲在眼界、学识、情商上都相对母亲较优,孩子更容易崇拜父亲,阅读引导效果更容易体现。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因为新一代的女性在许多方面的素养与男性的距离越来越小。但我们不可否认,目前因一些客观原因,妈妈们,尤其是职场妈妈或二胎妈妈,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应对家庭共读,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也容易放弃。但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很难用几个客观的数据来直观地体现效果,因此妈妈们容易着急,甚至以孩子读过多少本书、认识多少字、对学习成绩有没有帮助等来衡量阅读效果,容易把家庭共读功利化。所以,我们也呼吁,在家庭亲子共读中,不管在忙碌,父亲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来,有计划地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和成长中来,不要错失孩子的成长。这也是为妈妈分担压力,有助于家庭和谐。而作为妈妈,也应当将陪孩子共读的时光当作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减少急躁和功力,以享受亲子关系的心态去陪孩子走进书籍中那瑰丽、辽阔、美好的世界。

此外,虽然东莞许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但如何跟孩子进行共读,部分家庭还没有掌握好技巧。其实与孩子共读需要注意三个细节,即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要做读书前的“热身”;共读时要注意与孩子的互动,找到书中的一个点,将它细节化,让孩子参与进来。期间还可以通过做、画、演三种形式把阅读“玩”起来,因为对儿童而言,游戏与学习本来就是一体的。这是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这本书并有所收获的重要基础。
当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在长期实践中,也会积累出自己的心得来,而且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东莞经过多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民阅读推广、亲子阅读推广等,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已经把宝库和打开宝库的钥匙都交到我们手里了,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这一切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去丰富孩子的童年,培养和谐的亲子情感,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